header
师资
  • 全部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上一篇:庄忠正
下一篇:Alexandre Reichart

Aï Ito

Aï ITO是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管理学方面的研究型教师。她拥有兰斯大学的职业环境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以及NEOMA商学院的管理学博士学位(获AACSB认证)。来华之前,她曾在法国多所高校任教,如NEOMA商学院和诺曼底管理学院。她的主要研究主题有领导力、追随力、自我开放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情感与性别作用。她经常参加管理学以及职业环境社会心理学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并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部分著作或学术论文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s


Ito, A. & Harrison, J. A., (2023/2024). Opening the lines: Leader self-disclosure, followers’ charismatic attributions, and trust. [Soumis].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Ito, A. & Roland-Lévy, C. (2023/2024) Leader self-disclosure of a traumatic experience: Charismatic leadership, trust, and gratitude. [Soumis]. European Review of Applied Psychology.

Ito, A. (2021). L’ouverture de soi d’un leader sur une expérience traumatique – “Ouvrez votrekimono et je vous suivrai ». Bulletin de Psychologie, 574(4), 321-325. https://www.cairn.info/revue-bulletin-de-psychologie-2021-4-page-321.htm?contenu=resume

Ito, A., & Bligh, M. C. (2016). Feeling vulnerable? Disclosure of vulnerability in the charismaticleadership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Leadership Studies, 10(3), 66-70.

https://doi.org/10.1002/jls.21492


Other Article


Ito, A. (2019). Self-disclosure as a tool for gender equality promotion. Applied Psychology Aroundthe World, 1(2), 22-28, ISSN: 2639-6521. Retrieved on February 08, 2020, fromhttps://iaapsy.org/site/assets/files/1082/applied_psychology_around_the_world_v1i2_final.pdf


Peer-Reviewed Book Chapters


Ito, A. & Bligh, M. C. (2024).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 and systems that affect women in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S. R. Madse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gender and leadership (2nd. ed., pp. 292-311). Edward Elgar.

https://www.e-elgar.com/shop/usd/handbook-of-research-on-gender-and-leadership-9781035306886.html

Ito, A., Harrison, J. A., Bligh, M. C., & Roland-Lévy, C. (2020). A follower-centric perspective oncharismatic leadership: An integrative review and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 In J. P.Zúquete (Ed.),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charisma (pp. 324-336). Routledge.

https://www.routledge.com/Routledge-International-Handbook-of-charisma/Zuquete/p/book/9780367207441

Bligh, M. C., & Ito, A. (2017).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 and systems that affect women in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S. R. Madse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gender and leadership (pp. 287-303). Edward Elgar. http://doi.org/10.4337/9781785363863


Peer-Reviewed Conference Proceedings

Ito, A., Harrison, J. A., & Blich, M. C. (2023). Opening up: New theory on the role of self-disclosure in organizations. August 4-8. Presenter symposiu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OM, Boston, USA.

Ito, A. (2022, October 1-2). Invited Keyno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mance of Leadership and self-efficacy. Early Career Marathon: Integrat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24 hours of Applied Psychology from around the world. Online.

https://iaapsy.org/meetings/early-career-marathon-integrating-research-and-practice/ Retrieved on May 05, 2023, from https://youtu.be/ZPqep5Os360

Ito, A. (2022, September 25). Invited Keynote: L’impact de l’âgisme genré sur le leadership organisationnel des femmes – Une approche intersectionnelle entre âge, genre et lookism. Journée d’études, Le vieillissement de la population : Études croisées et interdisciplinaires d’une évolution transfrontalière. Suzhou, China. Retrieved on May 05, 2023, from https://youtu.be/50_RLGSszMo

Ito, A., & Roland-Lévy, C. (2021, October 16-17). Invited Keynote: Positive effects of a leader self-disclosure of a traumatic experience. Early Career Marathon: Integrat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24 hours of Applied Psychology from around the world. Online. https://iaapsy.org/meetings/early-career-marathon-integrating-research-and-practice/

Ito, A., & Roland-Lévy, C. (2021, June 8). Invited Keynote: Gagner ou perdre la face ? L’effet de l’ouverture de soi sur une expérience traumatique. Journée d’Études, Suzhou, China. Retrieved on June 8, 2021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Bbf2lkoZII

Ito, A., & Roland-Lévy, C. (2020). Invited Keynote: Will you follow me if I open my kimono? Leader self-disclosure of traumatic loss. Centennial Congress of Applied Psychology. Retrieved on December 03, 2020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xyaW7D1HwI&feature=youtu.be

Ito, A., Harrison, J. A., & Bligh, M. C. (2017). Unveiling the curtain: A social identity perspective onleader self-disclosure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followers' perceptions of climate for inclus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LA, Brussels, Belgium.

Ito, A., & Bligh, M. C. (2016). No one is everyone’s cup of tea: Matching charismatic leaderssharing vulnerability with the right follow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LA, Atlanta, GA.

Ito, A., & Bligh, M. C. (2016). The role of vulnerability in followers’ perceptions of charisma. Paper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EGOS, Naples, Italy.

Ito, A., & Bligh, M. C. (2015, December). Why vulnerability matters: Shared vulnerability throughshared human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Studying Leadership Conference, Lancaster, United Kingdom.


Peer-Reviewed Poster Presentations


Ito, A., & Roland-Lévy C. (2018). L’ouverture de soi d’un leader dans le leadership charismatique : Un outil de communication humanisant.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SFP, 2018, Reims, France. Société de Psychologie Française (SFP).

Ito, A., & Roland-Lévy C. (2018). L’ouverture de soi d’un leader dans le leadership charismatique : Trouver l’équilibre entre l’émotion et le langage.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Langage et Émotion, 2018, Montpellier, France. Langage et Émotion.

Ito, A., & Roland-Lévy C. (2018). L’ouverture de soi en leadership comme outil promoteur de charisme du leader dans le milieu du travail.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Journée Scientifique des Jeunes Chercheurs 2018, Poitiers, France. Journée Scientifique des Jeunes Chercheurs.

Ito, A., Harrison, J. A., & Bligh, M. C. (2017). Leader self-disclosure as an inclusion tool.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Research Day of NEOMA Business School, Reims, France.

Ito, A., Harrison, J. A., & Bligh, M. C. (2017). Unveiling the curtain: A social identity perspective on leader self-disclosure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followers’ perceptions of climate for inclusion.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9th annual Emerging Scholars Research Consortium (ESRC) of the ILA, Brussels, Belgium. 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Association (ILA).


编辑工作

2024年1月至今担任《国际职业发展》(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期刊“早期职业审视委员会”(ECRB)项目协调人兼成员。(查看具体介绍,点击此处。)


研究方向

企业管理、领导力、情感、自我开放、性别

上一篇:Aï Ito
下一篇:Antoine Gautier

Alexandre Reichart(讲师)

Alexandre Reichart是中国人民大学位于苏州校区的中法学院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型教师。他1986年出生于法国蒂永维尔,先后于洛林和巴黎两地求学。2014年,他于巴黎第一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聚焦法国20世纪80年代的货币政策,其博士导师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主任André Strauss。
来华之前,他曾在多所法国高校任教,如法国高等管理会计学院、巴黎第二大学、巴黎第三大学以及巴黎第七大学。自2014年起,他是巴黎第一大学经济表象哲学历史和分析研究所(PHARE)的合作研究员。
他的研究聚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以及货币政策和理论。他是《Les Grandes Théories Économiques ‘ Pour les Nuls ’》一书的作者,还出版了教材《Économie Contemporaine》,并时常为《Alternatives économiques》杂志撰稿。目前,他与同事张文杰合作,正在撰写一本有关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书。

部分著作或学术论文 :
Reichart Alexandre [2022], Économie Contemporaine, Lextenso Éditions, Collection Carrés DCG, troisième édition, 392 pages.
Reichart Alexandre [2018], Les Grandes Théories Économiques « Pour les Nuls », Éditions First, Collection « Pour les Nuls », 424 pages.
Reichart Alexandre [2022], ‘A Reappraisal of the Friedman-Kaldor Debate in the Light of the Great Recession’, SocioEconomic Challenges, 6(4), pp. 60-79.
Reichart Alexandre & Slifi Abdelkader [2016], ‘The Influence of Monetarism on Federal Reserve Policy in the 1980s’, Cahiers d’Économie Politique/Papers in Political Economy, 70(1), pp. 107-150.
Reichart Alexandre [2015], ‘French Monetary Policy (1981-1985): A Constrained Policy, between Volcker Shock, the EMS and Macroeconomic Imbalances’, The 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History, 44(1), pp. 11-46.

部分在媒体上发表的文章:
Reichart Alexandre [2023], « Ce que la pensée économique doit à l’Islam médiéval », Alternatives Économiques, mars.
Reichart Alexandre & Jourdan Antoine [2023], « L’économie bouddhiste : une antithèse de la théorie mainstream », Alternatives Économiques, janvier.
Reichart Alexandre [2022], « Les milles et unes vies de Bill Phillips », Alternatives Économiques, septembre.
Reichart Alexandre [2022], « Comment Marx explique l’exploitation des salariés », Alternatives Économiques, juin.
Reichart Alexandre [2022], « Biens atypiques : pourquoi choisit-on de payer plus cher ? », Alternatives Économiques, mai.
Reichart Alexandre [2022], « Le mal hollandais », Alternatives Économiques, avril.
Reichart Alexandre [2022], « La valeur travail chez Smith, Ricardo et Marx », Alternatives Économiques, mars.
Reichart Alexandre [2021], « Maître Kouan Tchong, le premier économiste au monde », Alternatives Économiques, décembre.

研究领域 :

经济史、经济思想史、货币政策、货币理论

讲授课程 :

经济史、经济与金融导论、高级经济学

讲授课程:

企业管理、领导力、职业发展

上一篇:Alexandre Reichart
下一篇:Armand Bajard

Antoine Gautier(副教授)

Antoine Gautier是索邦大学人文学部法语语言学特级副教授。

职业经历

2017年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萨克雷大学)研讨会负责人

2008年 法语语言学副教授(索邦大学)

2002-2007年 临时教学科研助理(巴黎索邦大学以及卡昂大学)

2006年 法语语言学博士研究生

2001年 取得现代文学教师资格

其他职务与活动

2020年 教师资质硕士项目负责人(法语语言学学院)

2019年 新兴卓越科研项目“MEMES”负责人(2年)

2018年 法国国家高等课程委员会项目专员

2012-2015年 法国国家大学委员会任命成员(第7小组)

2009-2017年 现代文学教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委员

代表性著作或学术论文

Abeillé A., Godard D. et Gautier A. (2023) Les choix terminologiques de la Grande grammaire du français. Le Français moderne, 91/2, p.178-195.

Abeillé, A. & Godard, D. en collaboration avec Annie Delaveau et Antoine Gautier (2021). Grande Grammaire du français, Actes Sud / Imprimerie nationale.

Gautier A. et Watine M.-A. (2021) Une approche psycholinguistique des figures de construction. L’Information grammaticale, 196, p.3-13.

Gautier A. et Watine M.-A. (2020) «XXème siècle». In G. Siouffi (dir.), Une histoire de la phrase française, Actes Sud.

Gautier A. et Raby V. La phrase grammaticale moderne: retour sur la question des origines. In E. Aussant et J. -M. Fortis.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the Language Sciences, (ICHoLS 14), Paris, 28 August - 1 September. John Benjamins. p. 35-48

Gautier A. (2020) Le discours rapporté sur Twitter : citation, partage, récriture. In Stolz C. et Germoni K. (dir.), Aux marges du discours rapporté. Formes et atypiques en synchronie et en diachronie, Louvain, Academia L’Harmattan, p.353-368.

Gautier A. (2019) Mèmes et snowclones. Entre préfabrication et refabrication. Cahiers de lexicologie, 114, p. 225-248.

Gautier, A. (2019). « Le Nom ». In B. Colombat et A. Lahaussois (dir.), Histoire des parties du discours, Orbis Supplementa, Peeters.

Gautier, A. & Siouffi, G. (2017). Les mèmes langagiers. Propagation, figement, déformation. Travaux de Linguistique, 2016/2.

Pétillon, S., Rinck, F. & Gautier, A. (2016). La ponctuation à l’aube du XXIe siècle. Perspectives historiques et actuelles. Lambert Lucas.

Gautier A. (2016) Le point ”archi-sec” et la ”grammaire parallèle” de la communication électronique. In Gautier A., Pétillon S. & Rinck F., La ponctuation au XXIe siècle. Perspectives historiques et actuelles, Limoges : Lambert Lucas.

Gautier A. (2014) Phrase et syntaxe : sur quelques aspects de l’intégration. Langue française, 182, p. 27-41.

Gautier A. & Verjans, T.(2013). Comme,comment,combien.Concurrence et complémentarité. Paris, L’Harmattan. Gautier, A. Le Nom. (2012). Armand Colin, coll. ”Grammaire”

上一篇:Antoine Gautier
下一篇:BRAHAMI Guillaume

Armand Bajard(讲师)

Armand Bajard拥有公司金融学博士学位,于2008年加入KEDGE商学院。此前,他曾担任中小型企业运营绩效和管理控制问题的顾问,并参与致力于推动公营企业私有化和重组的技术合作项目。他的研究和教学领域包括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过程。他还曾参与一家大型法国银行严肃游戏的制作。在KEDGE商学院,除了教学工作外,他还承担过多项行政职务,比如主管职业发展的副校长,目前担任运营管理与信息系统系主任。他主要教授公司金融学和财务会计等课程。自2018年以来,他每年都会面向中法学院金融学专业学生授课。

下载该教师完整英文简历

上一篇:Armand Bajard
下一篇:BURBAN Angèle

BRAHAMI Guillaume (讲师)

教育背景

2013年9月-2014年10月,贝桑松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2012年9月-2013年7月,第戎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

2005年10月-2007年9月,第戎大学,对外法语,硕士学位

2000年10月-2003年6月,第戎大学,英美文化文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5年8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法语教师

2011年9月-2012年7月,法国文化中心&Shi Jung Seong语言中心,法语教师

2009年7月-2011年1月,法日文化中心,法语教师及教学协调人

2008年5月-2009年3月,斐济SUVA法语联盟,法语教师

研究领域

法语教学

讲授课程

本科法语

上一篇:BRAHAMI Guillaume
下一篇:Camille Desjardins

BURBAN Angèle(讲师)

性别:女

职称:法语教师

邮箱:angeleburban26@gmail.com

教育背景

2021年9月- 2023年9月 新索邦大学(巴黎) 对外法语方向 硕士研究生二年级

2015年12月-2017 年10月 西部中心律师学院(普瓦捷) 获取律师职业资格证书

2013年9月- 2014年9月 昂热大学 商业法方向 硕士研究生二年级

2012年9月- 2013年6月 波尔多第四大学 商业法方向 硕士研究生一年级

2008年9月- 2011年6月 南布列塔尼大学(瓦纳)法律专业 本科生

工作经历

2023年9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法语老师

2023年1月- 2023年6月 EPF工程师学院(卡尚) 法语教师(实习)

2023年 获DELF考官认证

2022年3月- 2022年5月 新索邦大学(巴黎) 法语教师(实习)

2019年9月- 2021年8月 Le Mennais高中(普洛埃梅乐) 教师

上一篇:BURBAN Angèle
下一篇:Catherine Peyroux

Camille Desjardins(讲师)

Camille Desjardins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方面的研究型教师。她于图卢兹第一大学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博士学位,拥有大学教师资质。来华之前,她曾在图卢兹管理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她是组织公平正义动力研究项目(JuDy)的成员,该项目由法国国家科研署赞助。

部分著作或学术论文 :
Gaillard, H., Desjardins, C. (à paraître en 2023).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Diversity Management. In Klarsfeld, A., Bender, A. F., Nkomo, S., Taksa, L. (Eds). Elgar Diversity Encyclopedia,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Desjardins, C., Fortin, M. (2020). From split-seconds to lifetimes: The temporal fabric of fairness dynamics. In Y. Griep, S. Hansen, T. Vantilborgh, J. Hofmans (Eds). Handbook of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部分学术会议与学术报告:
Desjardins, C., Diehl, M. R.: Novel perspectives on women’s careers: 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Paper presented at AoM 2022.
Desjardins, C., Fortin, M.: An investigation of career motives and justice dynamics at the time around maternity leave: Presentation of preliminary findings. Paper presented at EURAM 20.
Desjardins, C., Fortin, M.: Looking forward, looking backward: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fairness on maternity lea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Women's Career Journeys: The impact of work and life events”, 19th EAWOP Congress.

专长领域 :
组织行为学、组织正义、女性职业发展、职场环境中的男女平等、新型工作模式

讲授课程:
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

上一篇:Camille Desjardins
下一篇:Christian Vincent

Catherine Peyroux(教授)

Catherine Peyroux是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管理学教授,隶属于该校传播、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干预(Corhis)研究室。她曾就读于卡尚高等师范学院,拥有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大学教师资质以及蒙彼利埃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她的研究聚焦中小企业合作和创新战略。此外,她也关注如何对创新型企业提供支持以及创业。她也是朗格多克—鲁西永地区青年学生创新、转让及创业中心(PEPITE)主任。

在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她是地区及中小型企业国际化管理硕士项目负责人、经济社会管理系系主任并协调该系与中法学院相关的合作项目。自2023年12月以来,她是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校长及分管国际交流的副校长的特派代表,负责该大学与中法学院相关的事务。

邮箱地址:catherine.peyroux@univ-montp3.fr。

下载该教师法文简历

上一篇:Catherine Peyroux
下一篇:Claire Dutriaux

Christian Vincent(讲师)

教师信息

Christian Vincent,大学特级教师

隶属单位:索邦大学人文学部人文科学信息学院

出生年月:1957年6月

教育背景

  • 获得皮埃尔与玛丽-居里大学(巴黎第六大学)中学数学教师资质

  • 获得皮埃尔与玛丽-居里大学(巴黎第六大学)最高级别数学教师资质

  • 获得勒芒大学人机交互与教育工程高等深入研究文凭,并曾在巴黎第五大学和巴黎第六大学从事科研项目

其他相关培训或教育

  • Netware和Windows网络管理

  • 数据库管理员1级和2级,ORACLE 10g培训

  • 英语(B1水平)

  • 各种培训:多媒体、数据库、电子表格、Latex、动态几何和计算机代数软件、各种计算机语言

教学及委派任职经历

  • 曾任高中理科毕业班数学教师

  • 曾为克雷泰伊学区的教师及海外教师提供计算机和数学培训课程

  • 马恩河谷省克雷泰伊学区区域教学文献中心信息系统负责人

  • 国家教学文献中心(CNDP)印刷和数字资料生产中心(SNPIN)数学和物理学科项目负责人

  • 在医学预科学校( MEDISUP)担任医学入学考试预科班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师

索邦大学在面向语言学本科专业教授或正在教授的数学和计算语言学课程:

大一年级

  • 逻辑基础、信息科学导论和Python

  • Python编程学习实践指导课

  • Python话语分析实践指导课

大二年级

  • Python命令式编程实践指导课

  • 算法与数据结构实践指导课

  • 普通数学(集合、函数、排列)实践指导课

大三年级

  • 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包(Python库)自动语言处理建模实践指导课

  • 叙述统计学实践指导课

  • 推断统计学实践指导课

科研活动与发表:

- 合著:国家教学文献中心出版书籍《Des activités avec un logiciel de géométrie dynamique》

- 合著:多媒体数学百科《Encyclomath》上下两部,这两部百科全书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阶段的知识,由国家教学文献中心出版

- 与巴黎第六大学信息技术课教师Elisabeth Delozanne和巴黎第七大学数学教学法教师Brigitte Grugeon参与2003年至2010年间LINGOT项目中的人机交互(IHM)和智能辅导(EIAH)相关研究工作。该研究项目的目标是通过评估学生的特征能力,在初等代数课程上,通过人工智能辅助管理学生的认知多样性。

点击此处查相关研究成果

- 多篇论文收录到《2005年人工智能辅导(EIAH-2005)》 (该论文集面向全国征集相关科研成果)

- 在多个学术会议上介绍LINGOT项目,包括2004年的AIDA学术会议、2005年的智能辅导(EIAH)学术会议、2005年的GdrI3学术会议、2005年于凡尔赛中小学教师培育学院(IUFM)举办的学术会议以及2005年数学教育研究所(DIDIREM)举办的会议

- 负责索邦大学人文学部所有院系学生的数字技能培训和PIX数字能力认证(请参看:https://pix.fr),该培训旨在使学生掌握16个领域的技能。

业余活动:

  • 法国国家认证的合气道教师,东京合气会三段黑带

  • 帆船联盟教练,前竞赛选手

  • 公立学校数学教师协会会员、前高级别教师协会会员以及前发现宫之友协会(société des amis du palais de la découverte)会员

上一篇:Christian Vincent
下一篇:Claude Chastagner

Claire Dutriaux(副教授)

Claire Dutriaux 自2012年起担任索邦大学应用外语学院的副教授(现为特级副教授)。她曾毕业于卡尚高等师范学院,拥有英语文学高级教师资质,并于2011年取得博士学位,其论文探讨美国南部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她的教学面向本科和硕士学生,涉及美国的历史和文化、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企业谈判和跨文化管理。近两年,她在中法学院教授的是英法互译课程,旨在为学生大三赴法国索邦大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她的研究聚焦于好莱坞电影史,尤其是美国电影的审查制度。她在这一领域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就这一主题做过多场讲座。此外,她还经常在巴黎的独立电影院中主持电影放映活动。

点击查看该教师法文简历

上一篇:Claire Dutriaux
下一篇:COMBAREL Diane

Claude Chastagner(教授)

Claude Chastagner 是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美国文明和跨文化传播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的反主流文化运动、英美流行音乐和跨文化传播。

部分专著

The American Dream, American Popular Music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1994) ;

La Loi du rock : ambivalence et sacrifice dans la musique populaire anglo-américaine (Climats 1998) ;

Révoltes et utopies : la contre-culture américaine des années soixante (PUF 2011) ;

De la culture rock (PUF 2011) ;

Outside : Patti Smith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la Méditerranée 2015) ;

Des barrios aux bayous, musique populaire et identités aux États-Un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Bordeaux 2022).

上一篇:Claude Chastagner
下一篇:DUSOULIER Christophe

COMBAREL Diane(讲师)

教育背景

2012年9月-2013年6月,英国伯明翰大学,中等教育,硕士学位

2011年10月-2013年6月,巴黎第十大学,对外法语教学,硕士学位

2006年10月-2009年6月,巴黎第十大学,语言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9年8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法语教师

2018年9月-2019年6月,特鲁瓦高等商学院(Yschools),法语教师

2014年9月-2017年7月,英国罗莱特学院,法语教师

2013年9月-2014年8月,英国威尔诺科特(Wilnecote)高中,法语教师

上一篇:COMBAREL Diane
下一篇:Edward Sun

DUSOULIER Christophe(讲师)

性别:男

职称:法语教师

邮箱:christophe.dusoulier@gmail.com

2017年2月- 2018年2月 布鲁塞尔法语联盟 获对外法语教学资格证书以及专业用途法语教师文凭

2015年9月- 2016年6月 上海交通大学 汉语方向 获汉语学习证书

2011年9月- 2014年6月 IFAPME 中心(比利时图尔内) 旅游领域业务经理和商业创造培训 获旅游管理证书

2003年9月- 2007年6月 图尔内美术学院 数字艺术方向 信息图形学与动画专业 硕士一年级

工作经历

2022年8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法语教师

2021年4月- 2021年12月 宁波铁娘子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语教师

2018年9月- 2019年7月 宁波大学 法语教师

上一篇:DUSOULIER Christophe
下一篇:Emma Curty

Edward Sun

Edward Sun博士自2018年起担任Kedge商学院数据科学与金融技术方面的资深教授。2010年,他还曾担任法国波尔多高等商学院(Kedge商学院的前身)金融学资深教授。在德国顺利完成学士和硕士专业学习后,他于2007年成功以最优等成绩(Summa Cum laude)取得德国三大顶尖名校之一的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统计与金融数学博士学位。2018年,他在法国波尔多大学取得管理学博士研究生指导资质(HRD),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学术资历。

在Edward Sun博士的求学生涯中,他一直受益于著名学者的指导,其中包括一位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荣誉教授(该教授本人的博士论文由197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列昂尼德•坎托罗维奇指导)以及另一位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教授(该教授因其与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兰克•莫迪利安尼以及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里•马科维茨的合作而闻名)。请参看其学术谱系:

Edward Sun博士的研究兴趣涉及多个学科,包括应用数学和运筹学、人工智能、商业分析、数据科学、(大)数据工程、运营管理及金融数学。他曾在《欧洲运筹学杂志》(ABS/CAS/FNEGE-Class 1)、《国际生产经济学期刊》( CAS/FNEGE-Class 1)、《IEEE 物联网期刊》(CAS-Class 1)、《运筹学年鉴》《国际货币与金融期刊》《欧洲金融管理》和《计算经济学》等著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学术成果斐然,影响广泛。

除了为其所任教的高校做出学术贡献外,他还在世界各地的众多院校担任客座教授,如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得克萨斯理工大学、法国北方高等商学院尼斯校区、比利时鲁汶根特管理学院、台湾大学和台湾交通大学等。


上一篇:Edward Sun
下一篇:Fabien Gargam

Emma Curty

Emma Curty曾就读于里昂高等师范学院,于法国蔚蓝海岸大学取得文学博士学位,通过法国教师遴选会考,持有法国现代文学教师资质,现工作于索邦大学应用外语系。

上一篇:Emma Curty
下一篇:FOUQUET Mathieu

Fabien Gargam


Fabien Gargam是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管理学方面的研究型教师。他硕士毕业于法国国立高等矿业学院,博士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管理研究院。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之前,他曾在国际上的多所高校从事过教学和科研工作,如巴黎-萨克雷大学、俄勒冈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自2015年起,他是巴黎-萨克雷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RITM)的合作研究员。

部分学术著作或论文(以法语、英语或中文撰写):
Gargam, F., Xie, Y. 2023. La boussole comportementale Chine-France. Caen : Editions EMS. https://www.editions-ems.fr/boutique/la-boussole-comportementale-chine-france/
Gargam, F. 2023. Underdog. In C. Barrédy, A.-C. Martinet, A. Silem, B. Szostak (Eds.), Lexique de gestion et de management, 10ème édition. Malakoff : Dunod. https://www.hachette.fr/livre/lexique-de-gestion-et-de-management-10e-ed-9782100854639
Gargam, F., Xie, Y. 2023. La bicéphalité : Une transposition dans l’espace et le temps – 互比:穿越时空的启迪. Revue annuelle de l’association Les amis de Roger Toulouse, 27(1).
https://www.roger-toulouse.com/
Gargam, F., Xie, Y. 2022. La force du faible : un comportement et une stratégie anticonformistes. Gestion 2000, 39(2) : 61-79.
https://www.cairn.info/revue-gestion-2000-2022-2-page-61.htm#article
Gargam, F. 2022. Le double jeu, un fléau dans le dopage et l’antidopage. SPE15. https://www.spe15.fr/le-double-jeu-un-fleau-dans-le-dopage-et-lantidopage/
Gargam, F. 2021. Les “fake performances” en sport : un fléau ou une aubaine ? The Conversation France.
https://theconversation.com/les-fake-performances-en-sport-un-fleau-ou-une-aubaine-168433
Gargam, F. 2020. Les 6 piliers de la gestion de la crise du COVID-19 en Chine. Vidéo Xerfi Canal / IQSOG / RFG.
https://www.xerficanal.com/iqsog/emission/Fabien-Gargam-Les-6-piliers-de-la-gestion-de-la-crise-du-COVID-19-en-Chine_3748626.html
Gargam, F. 2020. Unlikely champions: how underdogs create strategic advantages.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 Entrepreneurship, 32(5) : 401-429.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8276331.2019.1707937

专长领域:


Fake perfs ; Underdogging ; Enactizing ; 中国文化

讲授课程(以法语或英语授课):


管理、创新、市场营销、创新创业、研究方法论

上一篇:Fabien Gargam
下一篇:François Perea

FOUQUET Mathieu(法语教师)

教师简介


性别:男

职称:法语教师

邮箱:mf@mathieufouquet.com


教育背景

2011年9月- 2012年6月 勒芒大学 对外法语方向 硕士

2009年9月- 2012年6月 勒芒大学 英语专业 硕士


工作经历

2018年9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法语教师

2016年9月- 2018年6月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法语教师

2014年9月- 2016年6月 勒芒大学 英语教师

上一篇:FOUQUET Mathieu
下一篇:GUYON Kevin

François Perea(教授)

职称:教授

邮箱:francois.perea@univ-montp3.fr

教师信息

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语言学教授

隶属于语言、人文、媒介化(médiation)、学习、互动和数字化研究中心(LHUMAIN)

行政职务

- 2019年9月至今 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数字人文硕士项目(知识工程、文化媒介化机制和数字健康)负责人

- 2016年至2020年 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副校长,分管校园数字化事务

- 2018年至2020年 法国国家分管校园数字化事务副校长联盟会秘书长

- 2015年至2017年 信息与传播技术科学学院院长(ITIC)

教学活动

在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信息与传播技术科学学院面向本硕博学生授课

授课领域:语言学、数字人文、文化媒介化( médiation culturelle)

其教学活动涉及语言学、媒介互动和数字人文,授课对象包括语言学本科的大一和大二学生(截至目前)以及大三学生(截至2019年)以及其他语言学系硕士专业的学生,包括数字人文专业、数字新闻专业以及2019年之前的对外法语专业。


科研活动

科研领域:语言学、话语和互动分析

关键词:话语、互动、数字化、文化、情感、人机对话

科研项目:

- SCENOSCOPE项目负责人:文化体验观察

- 法国-哥伦比亚ECOSNORD计划“Scénographies hybrides”项目负责人

- 2023-2024年法国-西班牙“Represión y violencia política en España durante el siglo XX. Exilios y campos de internamiento. Una aproximación global y comparativa”项目组成员

最新发表

最近出版的独著:

- 2022, Perea F., Des objets qui parlent ? Et ce qu’il reste aux humains, éd. MKF, 2022.

最近出版的合著:

- 2024, Perea F., « Los nombres de cuatro generaciones de descendientes de la Retirada y lo que nos enseñan sobre sus destinos en Francia », dans Republicanos españoles en Francia. Del éxodo a la integración, Madrid, éd. Anaya.

最近发表的论文:

- 2024, Perea F., « La Retirada : éléments discursifs de la mémoire collective en ligne », dans LHUMAINE, numéro (coordinateurs : Perea F. et Sanchez-Illan J.-C.) : « Discours et mémoire. Dire la guerre civile d’Espagne et la Retirada en Espagne et en France », n°4.

上一篇:François Perea
下一篇:Hugo Avery

GUYON Kevin(法语教师)

教师简介


性别:M

职称:法语教师

邮箱:kevin.gyn@mailo.com


教育背景

2019年9月- 2021年6月 第戎大学 语言学 硕士

2018年9月- 2019年6月 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 对外法语 大学文凭

2015年9月- 2017年6月 巴黎第二大学(先贤祠-阿萨斯大学) 国际关系方向 硕士

2014年9月- 2015年6月 雷恩第二大学 历史学专业 本科


工作经历

2023年9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法语教师

2023年2月- 2023年7月 巴黎天主教学院 法语教师

2021年8月- 2023年7月 获TCF考官认证

2021年9月- 2022年12月 法语学院 法语教师

2019年9月- 2021年7月 河海大学 法语教师

上一篇:GUYON Kevin
下一篇:Imane Bouterfas

Hugo Avery


Hugo Avery是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型教师。他于索邦大学取得法语语言学博士学位,并具备法国大学教师资质。来华之前,他曾在法国多所高校任教,如索邦大学、巴黎萨克雷大学、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等。

部分著作及学术论文(以其俄文名字Oleg Averyanov发表):

合作编著 :


Formes d’écriture des savoirs : perspectives d’analyse du discours en diachronie, éditeur, avec Picard, F. et Sanchez, A. dans Etudes diachroniques, 1, Paris, Honoré Champion, 2023.

Place et conscience du latin en français du Moyen Âge à nos jours, , éditeur, avec Bellenger, C., Boudes, Y., Nahon, P. et Sanchez, A., dans Le français préclassique, 23, Paris, Honoré Champion, 2021.

学术论文:



Averyanov, O., « Les tours pronominaux et non pronominaux français à l’Âge classique (1610-1715) : étude des descriptions et des usages », présentation de thèse, dans L’Information Grammaticale, 172, Peeters Publishers, 2022.

Averyanov, O., « La parole de l’absent : une vie ‘entre guillemets’ dans Le Jardin d’acclimatation d’Yves Navarre », dans Aux marges des discours rapportés : formes louches et atypiques en synchronie et en diachronie, Germoni, K., Stolz, C. (dir.), « Au cœur des textes », 37, L’Harmattan Academia, 2019, p. 191-205.

学术译著 :



Histoire du corps 2. De la Révolution à la Grande guerre, Alain Corbin (dir.), traduit du français en russe, Moscou, « NLO », 2018 [2014], 384 p.

其他著作 :



Averyanov., O., Lacour, B., Nottet-Chedeville, E., « Marie Darrieussecq ou le travail de la langue en question(s) », entretien inédit avec Marie Darrieussecq, dans L’écriture « entre deux mondes » de Marie Darrieussecq, Germoni, K., Milcent-Lawson, S., Narjoux, C. (dir.),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Dijon, « Langages », 2019, p. 163-185.

专业所长:


指称语义学与语用学、中动语态、自反语态、第二称谓的句法学、散文的文体学

讲授课程:


指称语义学(研讨课)、普通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研究方法论


上一篇:Hugo Avery
下一篇:Jalila Bachri

Imane Bouterfas


Imane Bouterfas是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管理学方面的研究型教师。她于巴黎萨克雷大学取得管理学博士学位。来华之前,她在法国凡尔赛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她是凡尔赛大学高等管理学院管理研究中心(Larequoi)的合作研究员。

部分著作或学术论文: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Europe: Discourses and Practices: Current Challenges and Forward-Thinking Perspectives;
CSR and Ethics in Japanese Companies: A Search for Harmony;

专长领域:


企业社会责任、责任创新

讲授课程:


企业战略、组织法律环境、管理学概论

上一篇:Imane Bouterfas
下一篇:LE BIHAN Yannick

Jalila Bachri


Jalila Bachri 是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法律学方面的研究型教师。她于蒙彼利埃大学法学院取得私法和刑事学博士学位,并具有大学教师资质。来华之前,她曾在蒙彼利埃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并在公证行业工作多年,在法律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她是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跨学科文化研究院(IRIEC)的合作研究员。

部分著作或学术论文:
BACHRI, Jalila, « Désuétude normative et entrave à la liberté concurrentielle : les médecins contre les professionnels des soins esthétiques, Revue droit & santé, n°89, 2019, p. 390-392 ;
BACHRI, Jalila, « L’explosion contentieuse de l’implant mammaire », Revue droit & santé, n°87, 2019, p.128-131 ;
BACHRI, Jalila, « Prémices de la traduction juridique du vieillissement actif en France et en Chine », Revue droit & santé, n°86, 2018, p.880-886 ;
BACHRI, Jalila, « La « quête » de l’équilibre contractuel de la relation entre le patient et l’organisme de protection complémentaire », Revue droit & santé, n°84, 2018, p.641-645

专长领域:


环境法与区域规划、法国与中国的公共卫生政策(人口老龄化、流行病管理、健康与经济发展)、法律哲学与理论、合同法及其实践

讲授课程 :


法律基本原则 、债权法、组织法律环境、国际贸易法

上一篇:Jalila Bachri
下一篇:LE FUR Alan

LE BIHAN Yannick(法语教师)

教师简介


性别:男

职称:法语教师

邮箱:yannick.lebiha@gmail.com


教育背景

2013年9月- 2015年6月 奥尔良大学 对外法语专业(语义方向) 硕士二年级

2010年9月- 2013年6月 奥尔良大学 应用外语专业(英日方向) 本科


工作经历

2022年8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法语老师

2016年12月- 2022年8月 南京法语联盟 法语教师

获Delf/Dalf考官资格证

上一篇:LE BIHAN Yannick
下一篇:Marianne Rubinstein

LE FUR Alan(讲师)


教育背景

2014年9月-2016年7月,法国南特大学,对外法语教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8年8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法语教师

2016年1月-2018年7月,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教师

上一篇:LE FUR Alan
下一篇:Miguel Delattre

Marianne Rubinstein

Marianne Rubinstein是索邦大学应用外语学院经济学特级副教授,拥有博导资质,目前也是巴黎第十三大学经济与管理跨学科研究院(CEPN)研究员,其研究领域涉及房地产与金融市场——金融危机、经济学与文学以及公司管理等。她讲授的课程有《企业经济学》《企业及其环境》《工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等。

教学科研之外,她也是一名作家,曾出版过多部随笔、纪实类作品以及小说等。

点击查看该教师法文简历


上一篇:Marianne Rubinstein
下一篇:Natalia Osorio Ruiz

Miguel Delattre(讲师)

职称:讲师

Miguel Delattre是管理学领域副教授,于1998年在法国里昂第二大学取得博士文凭。博士学业阶段师从法国著名管理学家Henri Savall,博士论文从人力资源角度探讨对一个架构不完善的组织机构如何进行绩效管理。二十余年来,他一直在法国管理培训中心(ISEOR)、一些大型组织及其它不同领域(工业、服务业、从业资格受规定的自由职业领域、社团等等)从事研究和咨询工作。

2003年至2012年,Delattre教授在里昂第二大学技术学院企业管理系任教。期间,不仅担任人力资源专业方向、中小组织管理专业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负责人,还指导过众多学生完成其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2012年至今,Delattre教授在里昂第三大学任教,并担任该校企业管理学院“小型企业发展与转让”硕士专业负责人。多年来,他和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也有诸多研究和教学方面的合作(参与到该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社会审计专业方向的教学)。其主要教授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社会经济管理、项目管理等。

Delattre教授侧重从跨组织的角度,研究企业各类人员的职业化,鉴定和组织使企业保持长久绩效的各类手段(管理、管理的执行及工具等等),同时也是麦哲伦组织和地域社会经济管理研究组成员(Management Socio-économique des organisations et des territoires de Magellan)。

在研究和教学之余,Delattre教授也是企业责任教研发展协会(ADERSE)财务负责人和人力资源管理协会(AGRH)会员。


附件:该教师完整法文或英文简历

上一篇:Miguel Delattre
下一篇:Nathalie Colin-Vapaille

Natalia Osorio Ruiz

Natalia Osorio Ruiz是语言学方面的博士,现隶属于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语言学、人文科学、媒介、学习与数字互动研究室(UR LHUMAIN)。她的研究侧重于话语分析,尤其是传统或更为现代的一些形式的媒体话语。此外,她对线上学习的支持媒介也尤为感兴趣,特别是音频的改编和融入,其研究理论基础跨越多个学科,包含语言学、语言人类学、媒体及其用途社会学和数字人文学。

附件:该教师完整法文或英文简历

上一篇:Natalia Osorio Ruiz
下一篇:Nicolas Duracka

Nathalie Colin-Vapaille

Nathalie Colin-Vapaille 是索邦大学应用外语学院英语副教授,拥有索邦大学国际贸易博士学位,也是索邦大学英语国家历史与动态(HDEA)研究室成员。她的博士论文(2022年)探讨了国际香水市场中艺术合作对品牌创意和品牌美学的影响。她的专业领域包括英语国家的视觉文化、香水的艺术化和媒体化、艺术与产业的联系以及奢侈品营销。

她还毕业于巴黎欧洲高等商学院(ESCP)。在加入学术界之前,曾在香水行业有15年的国际营销经理经验,先后在欧莱雅奢侈品部、莲娜丽姿(Nina Ricci)、资生堂和佳丽宝工作。她利用自己的双重背景,致力于在学术研究与社会经济领域之间建立联系,并围绕创新问题开展相关研究。

上一篇:Nathalie Colin-Vapaille
下一篇:Nicolas Petit

Nicolas Duracka

Nicolas Duracka是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信息与传播学副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社会变革参与者的传播过程。他的研究始于其撰写博士论文期间,后来他又担任克莱蒙-奥弗涅社会创新研发中心(CISCA)主任,继续聚焦地区转型与抗风险能力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关系。如今,他将其对社会变革的分析应用于干预研究,探讨“同一健康(One Health)”原则下不同参与方的沟通动态。事实上,他将国际公共卫生视为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对象,认为只有在动物和生态系统健康的条件下,人类健康才得以保障。

上一篇:Nicolas Duracka
下一篇:Nicolas Schneider

Nicolas Petit

Nicolas Petit是Kedge商学院的副教授,自2016年起,一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任教,讲授管理控制和会计课程。他于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取得管理学博士学位,拥有法国大学教师资质。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跨学科文化研究院(IRIEC)的成员。

部分著作或学术论文:

(2021) “To be or not to be : Blockchain and the future of Accounting and Auditing”.(2020) “Use of management control tools in the public healthcare sector”.(2017) “Modeling the costs of hospital transport departments in TDABC method ». (2016) « Coalitions of actors and managerial innovations in the healthcare and social healthcare sector ».

专长领域:

管理控制、成本会计与价值模型、医疗保健管理、区块链与会计技术创新

讲授课程:

管理控制、财务会计、财务分析、国际管理、研究方法论
上一篇:Nicolas Petit
下一篇:Nizar Brahim

Nicolas Schneider

Nicolas Schneider自2017年起在索邦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任教。他教授大一到大三的英美文化课以及初、高中英语教学探索课。他的研究聚焦战后英国的次文化运动和音乐类型,尤其是摩德文化(Mods)、朋克文化以及21世纪初的独立摇滚。他面向大二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即是关于这些次文化运动。

自2019年起,他也是法国中学英语教师资格考试委员会成员。2024年4月起,他首次到苏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法语专业大二学生讲授美国文化课程。

除教学外,他也喜欢摄影和撰写音乐评论,对意大利电影尤为感兴趣。

上一篇:Nicolas Schneider
下一篇:Paul-Olivier Klein

Nizar Brahim

Nizar Brahim任教于KEDGE商学院,主要教授金融和管理会计学等课程。他拥有里昂高等商学院硕士学位和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目前是管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道德决策对客户-供应商关系财务绩效的影响(The impact of ethical decisions on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Customer-Supplier Relations)”。他同时也是大学校硕士项目(Programme Grande Ecole)金融、管理控制和审计专业负责人并且是多门相关课程的协调人。

上一篇:Nizar Brahim
下一篇:PEPIN Clément

Paul-Olivier Klein

Paul-Olivier Klein是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管理学方面的研究型教师。他同时也是法国里昂让-穆兰大学(里昂三大)副教授,是Magellan研究中心成员。他于斯特拉斯堡大学取得金融经济学(管理学分科)博士学位,博士导师为Laurent Weill教授。来华前,他曾在苏格兰阿伯丁大学任教并担任爱尔兰中央银行的经济学家。此外,他还曾在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康斯坦茨大学和芬兰银行等机构从事科研工作。他的研究领域为金融稳定和公司金融学,尤其对银行机构、宗教行为、绿色金融和金融评论感兴趣。他除了讲授与上述研究领域相关的课程外,也讲授金融分析、投资组合优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等课程。

部分著作或学术论文:

  1. Women self-perception and access to credit: The power of role models, with Jérémie Bertrand (Iéseg), and Caroline Perrin (University of Utrecht),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2. Does relationship lending help firms to ask for credit? European cross-country evidence, with Jérémie Bertrand, and Marieke Delhange. Economic Modelling, 2023.

  3. Bank Capital and Economic Activity, with Rima Turk-Ariss (IMF).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2022, vol. 62.

  4. Bank Profita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with Laurent Weill (University of Strasbourg).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22.

  5. Liquidity Creation and Trust, with Jérémie Bertrand, and Jean-Loup Soula (EM Strasbourg Business School),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 Research, 2021.

  6. Creditor information registries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 with Jérémie Bertrand.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2021, vol. 65.

  7. Persistent and transient inefficiency: Explaining the low efficiency of Chinese big banks, with Zuzana Fungacova (Bank of Finland) and Laurent Weill.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20, vol. 59.

  8. Bond Offerings in China: The Role of Ownership, with Laurent Weill.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2018, vol. 26, 3, 363-399.

  9. Religiosity vs. Well-Being Effects on Investor Behaviour, with Rima Turk and Laurent Weill. Journal of Economics Behaviour & Organization, 2017, 138, 50–62.

  10. How Sukuk Shapes Firm performance, with Christophe Godlewski (University of Strasbourg) and Laurent Weill, The World Economy, 2017.

  11. Why Do Companies Issue Sukuk?, with Laurent Weill,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6, 31(1), 26-33.

专长领域:

公司金融学、银行、金融市场、宗教行为以及绿色金融

讲授课程:

投资组合管理、金融市场、公司金融学、金融分析、价值与财务决策、金融衍生工具及市场、并购

上一篇:Paul-Olivier Klein
下一篇:Philippe Monneret

PEPIN Clément(法语教师)

教育背景

2011年9月-2013年7月,阿尔图瓦大学,对外法语教学,硕士学位

2007年9月-2010年7月,阿尔图瓦大学,英国语言文学文化,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6年8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法语教师

2014年2月-2016年4月,重庆江北欧憬法语培训学校,法语教师

2011年11月-2013年3月,Acadomia 机构,法语教师

2012年7月-2012年8月,Roeland 机构,法语教师

2012年6月-2012年7月,ID Formation 语言机构,法语教师

研究领域

法语教学

讲授课程

本科法语

上一篇:PEPIN Clément
下一篇:Pierre Demeulenaere

Philippe Monneret

Philippe Monneret是索邦大学法语语言学特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索邦大学人文学部法语语言学院院长。他创立了学术期刊《类比语言学》(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nalogique) ,并且还担任学术期刊《现代法语》(Le Français moderne)的秘书长,是学术期刊《Romanica OlomucensiaI》编委会的成员。他师承古斯塔夫·纪尧姆(Gustave Guillaume)学派,促进了语言心理机制(Psychomécanique du langage)学说的传播。他新近的研究工作从认知角度探讨了类比过程中的语言对等物,这使得他对语音符号体系尤为感兴趣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质疑语言分析中符号任意性的这一首要原则。此外,在法国国民教育部的邀请下,他与Fabrice Poli一道,编撰了一套新语法术语,自2020年9月起在法国中小学投入使用。

专长领域:

法语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语言心理机制、认知语言学、语言学中的类比问题(Problématique analogique en linguistique)

附件:该教师完整法文或英文简历

上一篇:Philippe Monneret
下一篇:Radouane Abdoune

Pierre Demeulenaere

Pierre Demeulenaere是索邦大学社会学特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担任过巴黎第四大学(索邦大学前身)副校长和博士生院院长。

教育背景:

  • 1986年通过哲学教师资格会考

  • 1994年于巴黎第四大学取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经济行动原则调研》(Enquête sur les principes des actions économiques),导师为雷蒙•布东

  • 2001年于巴黎第四大学取得社会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资质

研究领域:

  • 理性理论

  • 社会规范

  • 经济生活规范

  • 审美标准

教学活动:

  • 法国索邦大学社会学教授

  • 瑞士日内瓦大学客座教授(2000年至2004年)

  • 法国南锡第二大学社会学教授(2003年至2006年)

  • 法国巴黎第四大学社会学副教授(1995年至2003年)

  • 法国巴黎政治大学讲师(1990年至2003年)

学术职务:

  • 《社会学年鉴》(L’année sociologique)总编

  • 索邦大学出版社《社会智能》(L’intelligence du social)系列丛书总编

荣誉:

2004年获法兰西精神科学与政治科学学术院Joseph Saillet奖

上一篇:Pierre Demeulenaere
下一篇:RIVIERE Ludovic

Radouane Abdoune

Radouane Abdoune拥有波尔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KEDGE商学院。他曾担任该校大学校硕士项目(Programme Grande Ecole)和多门课程的负责人和协调人并发表过多篇与企业融资和替代金融产品相关的论文。


部分著作或学术论文:

RASHEED, M. F., J. HUSSER, M. JUNAID, A. GOUJON BELGHIT, R. ABDOUNE, 'Ethical decision-making in purchasing channels: A context of developing B2B markets', Supply Chain Forum: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23, pp. 1-17

JI, Z., R. ABDOUN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isclosure and Performance in China: Does the Background of Foreign Women Directors Matter?', Sustainability, 2023, vol. 15, pp. 9873

ABDOUNE, R., S. BENTEBBAA, J.-E. PALARD - 'Naturex SA : une opportunité d'acquisition par le groupe Givaudan' - 2023, CCMP, Paris, France

ABDOUNE, R., S. BENTEBBAA, J.-E. PALARD, K. KNIPE - 'Acquisition opportunity of Naturex SA by the Givaudan Group (2014-2017) - Strategic analysis and financial diagnosis' - 2023, CCMP, Paris, France

BENTEBBAA, S., J. C. PACITTO, A. LOUITRI, R. ABDOUNE, 'Les entreprises familiales apprennent-elles différemment? Effets des attributs ambivalents de l’entreprise familiale sur les apprentissages des individus et de l’organisation', Recherches en Sciences de Gestion - Management Sciences - Ciencias de Gestión, 2018, vol. 127, pp. 163-186

DARDOUR, A., R. ABDOUNE, S. BENTEBBAA, 'Les déterminants de la réussite de la levée de fonds via les plateformes de financement participatif – Cas des start-up', Management & Avenir, 2018, vol. 105, pp. 81-98

HARRIET, L., R. ABDOUNE, S. BENTEBBAA, 'La perception de l'equity crowdfunding par les dirigeants de PME en France', Management & Avenir, 2017, vol. 93, no. 3, pp. 15-35


专业领域:

金融


讲授课程:

公司金融学、财务管理、创新创业


附件:该教师完整法文或英文简历


上一篇:Radouane Abdoune
下一篇:Régis Chenavaz

RIVIERE Ludovic(法语教师)

性别:男

职称:法语教师

邮箱:ludovic.riviere.fle@gmail.com

教育背景

2017年 阿图瓦大学 文学及语言学专业 对外法语方向 硕士

2015年 留尼汪大学 对外法语方向 本科

2013年 获欧洲教师资格证

2005年 留尼汪大学 银行与保险专业 本科

工作经历

2022年8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法语老师

2017年- 2019年 南方科技大学(广州) 法语教师及教学负责人

2015年- 2017年 欧憬法语 教师

2023年 获Delf/Dalf考官资格证

上一篇:RIVIERE Ludovic
下一篇:SAROUTI Yacine

Régis Chenavaz(讲师)

职称:讲师,博导

Régis Chenavaz于尼斯大学取得博导资质,是Kedge商学院管理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教授,艾克斯-马赛大学经济学院高级研究员。他的研究介于市场营销学、经济学和交易管理学之间。他尤其侧重研究动态和心理因素对定价的影响(动态定价和行为定价)。同时,他也研究与广告、质量、市场营销组合和销售等主题相关的内容。

研究领域

定价、企业-公司分界面、市场营销学和交易管理学

附件:该教师完整法文或英文简历

上一篇:Régis Chenavaz
下一篇:Soraya Bel Hadj Ali

SAROUTI Yacine(讲师)

职称:讲师

教育背景

2010年9月-2011年6月,蒙彼利埃三大,文化研究,硕士学位

2007年9月-2010年6月,蒙彼利埃三大,汉语,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5年8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法语教师

2014年2月-2015年8月,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法语教师

2013年9月-2014年1月,秘鲁语言学院,法语教师

2013年2月-2013年8月,A2B Immersion语言中心,法语教师

2011年11月-2012年5月,西安法语联盟,法语教师

2011年4月-2011年5月,蒙彼利埃法语联盟,法语教师


研究领域

法语教学


讲授课程

本科法语

上一篇:SAROUTI Yacine
下一篇:Thierry Lévy

Soraya Bel Hadj Ali

Soraya Bel hadj Ali 毕业于法国图卢兹管理学院,拥有该校会计、控制和审计专业博士学位,目前担任Kedge商学院副教授,参与到大学校项目(Programme Grande Ecole)、国际工商管理学士学位项目(IBBA)、商务管理学士学位项目(KBA)以及高管项目(针对企业在职高管的培训项目)的教学当中。

Soraya Bel hadj Ali博士拥有国际化教学背景,在法国图卢兹管理学院、突尼斯地中海商学院、ESSEC商学院突尼斯校区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都有任教经历。

她的教学经验丰富,讲授过多门课程,包括财务会计、审计和法定审计、内部控制、管理控制、公司财务和商业游戏等。

她擅长从行为学角度研究审计,尤其侧重于解释审计师独立性的因素,强调价值观、文化和认知发展的作用。这些研究促成了其与Erica Pimentel以及Cedric Lesage合著的文章《Auditor Independence in Kinship Economies : A MacIntaryan Perspective》发表在2023年的《商业伦理学杂志上》(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她近期的其他研究兴趣包括会计教育、工作意义、审计师的身份和职业选择。

除此之外,她还就其教授课程中涉及的课题撰写相关研究内容并将其发表在法国的教学案例与媒体中心平台上(CCMP)。


上一篇:Soraya Bel Hadj Ali
下一篇:Thomas Amadieu

Thierry Lévy

Thierry Lévy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完成了最初的数学专业学习,随后在南巴黎大学(即如今的巴黎萨克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Yves Le Jan,于2000年完成博士论文答辩。他还曾在剑桥大学统计实验室从事过一年博士后研究,在此期间的导师为James Norris。2001年到2009年,他担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先后在斯特拉斯堡高等数学研究所(IRMA)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系(DMA)工作。2009年,受Stanislav Smirnov邀请,他在日内瓦大学工作了一年,作为研究型教师承担教学与科研工作。自2010年起,他在巴黎索邦大学担任数学教授。

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应用概率工具研究二维规范场论。他也关注大型随机矩阵、自由概率以及行列式点过程理论。

上一篇:Thierry Lévy
下一篇:Uwe Brunn

Thomas Amadieu

Thomas Amadieu是昂杰高等商学院(ESSCA)经济法律与社会学院副教授。2016年至2019年,他曾以讲师身份受聘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随后又以客座教师身份继续参与该学院教学工作。他曾就读于巴黎-萨克雷高等师范学院(ENS Paris-Saclay)并于索邦大学取得社会学博士学位,是索邦大学社会学分析方法研究中心(Gemass)、昂杰高等商学院亚欧研究所和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他参与了多个中法比较研究项目,涉及可持续消费领域以及行为成瘾(赌博、电子游戏和电子竞技)背后的社会学机制。他对市场营销的伦理问题也尤为感兴趣,包括某些消费形式的有害后果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可进行所谓的“负责任”消费。他著有《赌瘾工厂》(La fabrique de l’addiction aux jeux d’argent)一书,由法国Le Bord de l’eau出版社出版。他的研究内容曾多次被各类媒体报道,如BFM、France Télévision、TF1、RTS等电视台,France Culture、RMC、France Bleu、France Info、Europe 1、 RTL、France Info、France Inter等广播台以及Les Inrocks、L’Obs、Marianne、La Tribune、Mediapart、Le Monde、Challenge、Le Figaro等纸媒。他也经常受邀以专家顾问身份为公共机构(法国参议院、塞纳-圣德尼省议会、法国国家游戏监管局及青年信息和文献中心)提供咨询和建议。

上一篇:Thomas Amadieu
下一篇:Valérie Meliani

Uwe Brunn


Uwe Brunn是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历史学方面的研究型教师。他于尼斯大学取得中世纪历史学博士学位,目前也是法国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的副教授。他是蒙彼利埃中世纪研究中心(CEMM)成员。

部分著作或学术论文:

书籍:

Uwe Brunn, Das Mittelalter, Abiturwissen Geschichte, Stark-Verlag, Freising, 2001 (150 pages).

Uwe Brunn, Die Europaidee von den Anfängen bis zum Beginn ihrer politischen Verwirklichung, Unterrichtsmaterialien für Lehrkräfte der Sekundarstufe II, Stark-Verlag, Freising, 1999 (110 pages).

Uwe Brunn, Des contestataires aux « cathares ». Discours de réforme et propagande antihérétique dans les pays du Rhin et de la Meuse avant l’Inquisition, Collection des Études Augustiniennes, Série Moyen Âge et Temps Modernes, 41, Paris, 2006 (622 pages).

学术论文:

Uwe Brunn, « Quand Dieu et les démons délivrent des vérités sur les cathares – visions et exorcismes dans la propagande antihérétique », dans Les controverses religieuses. Entre débats savants et mobilisations populaires, sous la direction de Piroska Nagy, Michel-Yves Perrin et Pierre Ragon, Changer d’époque, 23, Publications des Universités de Rouen et du Havre, 2011, p. 45-78.

Uwe Brunn, « Hérésie, ordre spatial et imago mundi dans les Otia imperialia de Gervais de Tilbury (années 1210-125) », dans Lieux sacrés et espace ecclésial (IXe-XVe siècle), sous la direction de Michelle Fournié, Michel Lauwers, Julien Théry, Cahiers de Fanjeaux, 46, Editions Privat, Toulouse, 2011, p. 421-464.

Uwe Brunn, « Les archevêques d’Arles, l’hérésie et la centralisation romaine (milieu XIe-début XIIIe siècle) », dans La réforme « grégorienne » dans le Midi (milieu XIe-début XIIIe siècle), sous la direction de Michelle Fournié, Daniel Le Blévec, Florian Mazel, Cahiers de Fanjeaux, 48, Editions Privat, Toulouse, 2013, p. 131-155.

Uwe Brunn, « Les oraisons des hérétiques. De la récitation du Pater Noster aux ‘rituels cathares’ », dans Le Pater Noster au XIIe siècle. Lectures et usages, sous la direction de Francesco Siri, Bibliothèque d’histoire culturelle du Moyen Âge, 15, Turnhout, Brepols, 2015, p. 197-234.

Uwe Brunn, « Schall und Rauch – der Name „Katharer“ und das Gespenst der ketzerischen Gegenkirche vom Mittelalter bis in die Neueste Zeit », dans La coexistence confessionnelle en France et en Europe germanique et orientale. Du Moyen Âge à nos jours, Catherine Maurer et Catherine Vincent, Chrétiens et Sociétés, 27, Lyon, 2016, p. 27-58.

Uwe Brunn, « Dialectique, dualité christologique et monisme institutionnel. La construction d’un monde sans division… avec les « manichéens » en marge (de Grégoire VII à Innocent III) », dans Les Marges de l’hérésie, sous la direction d’Isabelle Rosé et de Franck Mercier, Collection Histoire, PUR, Rennes, 2017, p. 85-110.

Uwe Brunn, « Filii Dei et filii diaboli, Ecclesia et heresis : les hérétiques « fils du diable » comme catégorie ecclésiologique (Ve-XIIIe siècles), dans Le « catharisme » en questions, sous la direction de Jean-Louis Biget, Sylvie Caucanas, Michelle Fournié, Daniel Le Blévec, Cahiers de Fanjeaux, 55, Centre d’études historiques de Fanjeaux, Fanjeaux, 2020, p. 127-153.

Uwe Brunn, « Suicide, martyre et hérésie – la mort volontaire dans les textes ecclésiastiques de l’Antiquité chrétienne et du Moyen Âge », dans Le suicide. De l’Antiquité au XXIe siècle, sous la direction de François Vialla, Pascal Vielfaure et Sophie Joly et la coordination de Julia Brunn et Agathe Fontenelle, A la croisée des regards, LEH Edition, Montpellier, 2022, p. 49-81.

Uwe Brunn, « Die Katharer d’Arno Borst – la grande synthèse du XXe siècle », dans Hérésie, Pouvoir, Sociétés, Collection d’Etudes Médiévales de Nice, 22, article sous presse, publication 2023.

线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Uwe Brunn, « L’usage des ‘cathares’ en histoire médiévale », sur Ménestrel. Médiévistes sur le net : sources, travaux et références en ligne, URFIST, Ecole nationale des Chartes, IFRA, publié en français, allemand, anglais, [http://www.menestrel.fr/?-cathares-&lang=fr&art=fr#3896], 2014.

其他学术作品 :

Uwe Brunn, « L’invention des cathares - un hérésiologue savant, deux femmes visionnaires et la découverte d’une nouvelle hérésie », dans Religions et Histoire, 46, 2012, 34-39.
Uwe Brunn, Der Aufstieg des Papsttums und sein Kampf um die Vormachtstellung in Europa, Unterrichtsmaterialien für Lehrkräfte der Sekundarstufe II, Stark-Verlag, Freising, 1996 (fascicule, 90 pages).

专长领域 :
中世纪、教会、教会学、异端、修道制度、中世纪法律

讲授课程:
中法学院:欧洲文化或文明、大学研究方法论
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古典时代晚期到13世纪的教会和社会秩序、古典时代晚期到中世纪末的异端史、中世纪原始资料分类、中世纪的教廷、图像与权力、历史大问题之中世纪的帝国、10世纪和11世纪法国、勃艮第和日耳曼王国的权力、教会和社会(888年~1110年)、学校与知识、民族国家与帝国、中世纪的学术和文化生活、乡村历史和原始资料导论。

上一篇:Uwe Brunn
下一篇:Wenjie Zhang

Valérie Meliani(副教授)

职称:副教授

Valérie Meliani是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信息传播学副教授,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院(LERASS)成员。在该研究院内,她负责组织与文化界、经验及数字化相关的研究。她对创作、媒介和媒介化过程尤为感兴趣。她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重点研究教育、艺术和文化领域的数字化或非数字化机制。

点击查看该教师完整法文简历

上一篇:Valérie Meliani
下一篇:曹睿昕

Wenjie Zhang

法国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文化研究院(IRIEC)研究员、驻华协调员,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文化研究专业教学科研型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国和法语国家研究院(法方)院长助理。曾任教于法国拉罗谢尔大学。

法国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文化研究博士。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法兰西公学院(Collège de France)、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访问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海外汉学研究会会员。

部分学术作品:

专著:

Individu et Politique sous les Song du Nord : Ouyang Xiu, un lettré fonctionnaire réformateur (1007-1072),Montpellier,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la Méditerranée, à venir en 2023.

合著:

Histoire de la pensée économique chinoise. Les textes fondateurs., en collaboration avec Alexandre Reichart, Genève, Slatkine, à venir en 2024.

会议论文:

« Échange, intégration : les résultats inattendus et le développement de la coopération sino-française dans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 en collaboration avec Jean-François Vergnaud, « China-Europe Education Forum for Humanities and Arts », Nanjing, Chine, avril 2023.

« Un aperçu de l’état de la recherche chinoise sur le vieillissement en France », « Le vieillissement de la population : études croisées et interdisciplinaires d’une évolution transfrontalière », IFC Renmin, Suzhou,Chine, septembre, 2022.

« Quelques réflexions autour de petits bonheurs et des tourments d’un lettré-fonctionnaire local chinois du XIe siècle », Journée d’études « Tête, pouvoir, société : approches pluridisciplinaires de la figure du chef », IFC Renmin, Suzhou, Chine, juin 2021.

« Une rencontre entre la cuisine chinoise et le lettré : le cas de Lu Wenfu » à la Journée d’études « Civilisation chinoise Nouvelles perspectives : La cuisine, entrée culturelle dans la civilisation chinoise », Université de La Rochelle, La Rochelle, France, novembre 2017.

« Une réflexion sur l’enseignement du chinois en France dans la circonstance du renouveau du confucianisme contemporain dans la société chinoise » au « Troisième forum international en linguistique et en enseignement du chinois », Université de Notre Dame, Notre Dame, États-Unis, octobre 2017.

研究方向:

中法文化交流史,法国汉学研究,中国民间儒学的海外延伸,士大夫研究

所授课程:

欧洲文明,法国文化,文化与遗产,中国古代思想史与经典阅读


上一篇:Wenjie Zhang
下一篇:陈海玉

曹睿昕

教育背景

2006年9月-2011年7月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专业博士学位(硕博连读)

2009年9月-2010年9月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学专业公派访学

2001年9月-2006年9月 河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1年8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 教师


研究领域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讲授课程

《教育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识》

《公修心理学》

《教学调查与分析》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4年《Children’s Resource Acquisition during Peer Communicating》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二)论文

2014年 《潜在冲突情境下 7 岁儿童的资源获得行为——对中国和加拿大儿童的比较》 心理学报 2014年第1期

2011年 《Shyness‐Sensitivity and Unsociability in Rural Chinese Children: Relations with Social, School,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2011年第5期

2011年 《儿童2岁时的行为抑制性对其7~14岁学校适应的预测》 心理科学 2011年第3期

2010年 《儿童2岁时的不顺从对4~11岁间社会适应的预测》 心理学报 2010年第5期

(三)科研项目

2012年 儿童同伴交往中的资源获得行为及其社会适应意义的跨文化比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主持)

2012年 亲子互动中的亲近行为对儿童社会适应的预测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发表培育项目(主持)

2012年 潜在冲突情境下儿童的资源获得行为及其社会适应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新教师启动金项目(主持)

2009年 Early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Socialization, and Social Functioning in Cultural Context Grants from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参与)

2006年 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变化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参与)

邮箱

caoruixin@ruc.edu.cn

上一篇:曹睿昕
下一篇:陈继静

陈海玉(讲师)

性别:女

职称:讲师

邮箱:chenhaiyu12@163.com

教育背景

2013年9 月- 2016年7月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

2014年9月-2015年6月 里昂天主教大学国际关系和翻译专业交流(国家公派留学生)

2008年9月-2013年7月 南京师范大学法英双语专业

工作经历

2016年3月-2016年6月 上外贤达人文经济学院 辅修法语视听说老师

2015年9月-2015年12月 上外贤达人文经济学院 法语老师

2015年9月-2015年12月 上海外国语大学 辅修法语老师

2013年6月-2015年8月 新世界教育集团 暑期班法语老师

研究领域

法语语言学

讲授课程

基础法语、法语口语、法语视听说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科研项目

2014年 《法国主要学术出版社、专业方向及对中国图书出版的要求》 隶属上海市中华学术精品外译推介调研项目 第三作者

学术及社会兼职

宁波非洲法语国家港口管理研修班 法语翻译

比利时驻沪总领事馆 法语口译

法国驻沪总领事馆商务投资署 法语口译

荣誉及奖励

2014年 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公派奖学金奖项

上一篇:陈海玉
下一篇:陈满华

陈继静(副教授)

教育背景

2003年9月 - 2007年7月 北京大学 世界历史专业博士学位

2000年9月 - 2003年7月 北京大学 世界历史专业硕士学位

1996年9月 - 2000年7月 北京大学 历史学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7年8 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教师

研究领域

外国新闻传播史、国际新闻传播

讲授课程

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传播史、专业英语、媒介素养、新闻传播史论精要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6年,《法国新闻传播史》,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2年,《全球化的探险时代》(第二版),江西人民出版社(合著)

2010年,《全球化的探险时代》(第一版),江西人民出版社(合著)

2002年,《比较开发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合著)

(二)译著

2016年,《笔锋胜剑:新闻媒体如何塑造美国历史》,新华出版社

2014年,《新闻的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青少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泰晤士世界历史》,新世纪出版社(合译)

2010年,《穿拖鞋的美国》,中信出版社

2010年,《目击者——这个世界上最杰出的新闻摄影师》,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6年,《华盛顿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教材

2015年,《外国新闻传播史》(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史》(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四)论文

2014年,“革命党宣传家陈少白”,《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第1卷,长城出版社

2013年,“书报检查、出版法与出版自由:马克思《普鲁士出版法案》管窥”,《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3期

2012年,“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机关报主编——威廉·李卜克内西”,《新闻界》2012年第12期(第一作者)

2012年,“阿根廷报业的历史与现状”,《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7期。

2012年,“从成平到成舍我——一项心理传记的研究”,《新闻春秋》2012年第1期。

2012年,“清末民初资产阶级党报的双重属性——以《中国日报》为例”,《新传媒》,2012年第1期。

2011年,“试论范长江与《大公报》的分离”,《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7期(第二作者)

2008年 ,“国际冲突语境中的互联网传播(1999-2008):多元表达的文化认同阐释”,《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9期

2008年,“事实、偏见与政治认同——解读法国《世界报》上的3·14事件和奥运火炬传递”,《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5期

2007年,“神话、传说与历史”,《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五)科研项目

2013年,青年英才计划,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12年,进城务工人员媒介素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

2007年,世界体系理论框架中的新闻史研究,人民大学青年项目

学术及社会兼职

2009年至今,台湾世新大学舍我纪念馆,研究员

2014-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2011年,香港树人大学,访问教授

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讲师

2008年,北京奥组委饭店运行团队主管

荣誉及奖励

2015年 中国人民大学 军训工作先进个人

2014年 中国人民大学 健康之星

2013年 中国人民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10年 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2010年 中国人民大学 优秀班主任

2008年 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个人邮箱

jijingchen@163.com

上一篇:陈继静
下一篇:陈忠阳

陈满华(教授)

职称:教授

邮箱:chenmh@ruc.edu.cn

教育背景

1999年9月-2005年7月(在职),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1986年9月-1988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1991);

1979年10月-1982年7月,湖南郴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

工作经历

2009年9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派驻国际学院教师(期间2009年11月任国际学院院长助理兼教研部主任至2010年6月,2010年6月任国际学院副院长至2014年1月);

2008年1月-2009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师;

1988年8月-2007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对外汉语中心(对外语言学院),教师;

2003年9月-2004年7月,英国杜伦大学东亚系,教育部派出教师;

1996年2月-1998年5月,印度国际大学,人民大学派出教师;

1982年7月-1986年8月,湖南安仁一中,教师。


研究领域

语言学理论、语法学、语言学史


讲授课程

研究生:普通语言学、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讲、现代汉语(先修课)、专业英语等;

本科生:新生研讨课、国情课(语言文化部分);

来华留学生:精读、口语、听力、现代汉语(本科)、语言学概论(本科)等。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1)2015年,《威廉•琼斯——东方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高等教育出版社。
(2)2008年,《体词谓语句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再版)
(3)2007年,《汉语事实的描写和考察》,中央文献出版社。
(4)1995年,《安仁方言》,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二)教材
(1)2007年,《汉语基础》(合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2006年,《发展汉语初级汉语(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第二作者兼语法部分中译英译者)
(三)论文
(1)A Comparison of Ditransitive Verb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Journal of Chinese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U.S., 2015. [《汉英双宾语动词比较研究》的增补修订本]
(2)2015,《称谓关乎性别认同:不宜称女性为先生》,《中国社会科学报》(语言学专版),2015年9月15日。
(3)2015年,《“一M比一M+VP”构式的形式和功能》(与赵志强合作),《汉语学习》2015年第4期。
(4)2015年,《合语法、不合语法及超语法——“合语法性”问题的构式主义阐释》,《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5)2015年,《G. Leech的语言学研究管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2015年第1期。
(6)2015年,《“城市词典”:瑕瑜互见的动态词库》(与陈超合作),《中国社会科学报》(语言学专版),2015年1月5日。
(7)2014年,《情态动词“至于”及其语法化路径》,《学术交流》2014年第12期。
(8)2014年,《关于构式语法的理论取向及相关问题》,《外国语》(上外学报),2014年第5期。
(9)2014年《我国学者的构式思想与西方构式理论之比较——兼谈中西语言理论建设方式的差异》,《汉语学习》2014年第2期。(与张庆彬合作)
(10)2014年,《西方构式语法理论的起源和发展》(与贾莹合作),《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第1期。
(11)2014年,《乔姆斯基<句法结构>若干概念、术语的翻译问题》,《当代语言学》2014年第2期。(与贾莹合作)
(12)2013年,《惠特尼和叶斯柏森的语言经济思想 ——兼谈语言经济原则的产生及其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13)2012年,《现代汉语方言儿媳称谓考察》,《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5期。《语言文字学》2013年第3期转载。
(14)2012 《威廉•琼斯研究在中国》,《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5期。
(15)2012年,《威廉•琼斯:生平、业绩和影响》,《中国语言学报》第十五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16)2012年,《威廉•琼斯的印欧语假说及相关问题》,人大国际学院讲座文集•语言文化卷《语言文学发展与跨文化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17)2011年,《类型学视野下的首词重复构式》,《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18)《构式视野下的习语解读》,《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9)2010年,《由背景化触发的非反指零形主语小句》,《中国语文》2010年第5期。《语言文字学》2010年第12期转载。
(20)2010年,《汉语习语互文及其构式解读》,《当代修辞学》2010年第3期。
(21)2010年,《“X哪儿来的?”与“哪儿来的X?”的构式差异及相关问题》,《汉语学习》2010年第1期。
(22)2010年,《威廉•琼斯的音标研究及其影响》,《语言科学》2010年第1期。
(23)2009年,《关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几个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
(24)2009年,)《构型性:语言共性研究的另一个视角——汉语主宾语不对称现象的构型性解释》,《外国语》2009年第3期。《语言文字学》2009年第9期转载。
(25)2009 《句法语用相融观:以汉语构式“(某某某)他人呢”为例》,《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9月下旬刊。
(26)2009年,《构式语法理论对二语教学的启示》,《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4期。
(27)2009年,《从构式“爱谁谁”看句法异质现象》,《澳门语言学刊》2009年第2期。
(28)2009年,《花园幽径句的层级、产生机制和修辞效果》,《修辞学习》2009年第4期。
(29)2008年,《威廉•琼斯与历史比较语言学》,《当代语言学》2008年第4期。
(30)2008年,《关于构式的范围和类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31)2008年,《〈纳氏文法〉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影响》,《汉语学习》2008年第3期。
(32)2008年,《威廉•琼斯学汉语的经历及其对中国经典的解读》,《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第3期。 又载陈强、孙宜学主编《汉语国际传播研究论丛•2012》(中外学者同济大学演讲录),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
(33)2008年,《〈纳氏文法〉的修辞论及其对唐钺〈修辞格〉的影响》,《修辞学习》2008年第1期。
(34)2007年,《北京话“人家”省略为“人”的现象考察》,《汉语学习》,2007年第4期。
(35)2007年《体词谓语句形式的熟语考察》,《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2期。
(36)2007《“语感”的英译》,《辞书研究》2007年第2期。
(37)2006《〈古书疑义举例〉中有关修辞的论述》,《修辞学习》2006年第3期。
(38)2007年,《威廉•琼斯的汉语研究》,《语言研究》,2007年第1期。
(39)2004年,《汉英双宾语动词比较研究》,《庆祝胡明扬教授八十华诞学术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2004。
(40)2003年,《“Sadhu”是什么?兼谈“holy man”的汉译》,《中国翻译》,2003年2期。
(41)2003 《关于体词谓语句》,载《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2)1998 Confucian Thought: Philosophy Rather Than Religion, the Statesman, Jan,1. 1998.
(43)1997年,《“VO的N”转化为同义粘合式偏正短语的规则》,《汉语学习》,1997年2期。
(44)1996《评〈中国语言学大辞典〉》,《中国语文》1996年第4期。
(45)1996年,《安仁方言的结构助词和动态助词》,《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46)1995年,《说“东”道“西”》,《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47)1996年《湖南安仁方言词汇(一)—(四》,《方言》1995年第2- 4期,1996年第1期。
(48)1996年,《〈汉语方言语法比较研究〉评介》,《国外语言学》1996年第1期。
(49)1995年,《史书、方言中所见的称谓“越级”现象》,《文史知识》1995年第11期。
(50)1995年,《把父、母称作“哥、姐”小考》,《北京日报》1995年10月2日。
(51)1995年,《俞敏语言学论著的语言风格》,《修辞学习》1995年第4期。
(52)1995年,《“机构名词+里/上”结构刍议》,《汉语学习》1995年第3期。
(53)1995年,《从外国学生的病句看方位词的用法》,《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3期。
(54)1995年,《小议初级班教学的幽默语言策略》,《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2期。
(55)1994年,《谈谈“敬业乐群”的释义》,《语文建设》1994年第11期。
(56)1994年,《词义之间的关系与同义词反义词的构成》,《汉语学习》1994年第2期。
(57)1993年,《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规范问题》,《语文建设》1993年第11期。
(58)1993年,《“东”“西”与“east”“west”》,《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4期。
(59)1993年,《有关汉语水平考试的几点意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2期。
(60)1993年,《湖南安仁方言的句段关联助词》,《中国语文》1993年第3期。
(61)1992年,《〈献疑〉读后之献疑》,《语文建设》1992年第10期;后收入《科学地评价汉语汉字》,华语教学出版社,1994年。
(62)1992年,《“是否”与“是不是”》,(香港)《普通话》1992年第1期。
(四)科研项目
(1)2011年,“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威廉•琼斯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点项目。
(2)2009年,“威廉•琼斯与中国经典的传播”,国家汉办•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项目。


学术及社会兼职

(1)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理论与教学研究专委会副理事长;

(2)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义功能语法专委会副理事长。


荣誉及奖励

(1)2010年,论文《关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几个问题》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首届教师学术论文大赛二等奖;

(2)2009年,专著《体词谓语句研究》获苏州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

(3)1995年,工具书《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合编)获第四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上一篇:陈满华
下一篇:段铭钰

陈忠阳(教授)

职称:教授

邮箱:chenzhongy@ruc.edu.cn

教育背景

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金融学专业博士;1995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获国际金融专业硕士;

1991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获价格学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2014年12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国际学院副院长、教授;

2006年8月-2009年2月 美国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商学院 兼职教授;2002年4月至今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风险管理工作室 创建人和负责人;

2002年8月-2003年6月 美国波士顿萨弗克(SUFFOLK)大学索耶(SAWYER)商学院富布莱特客座教授(美国国务院富布莱特住校学者项目);

2001年9月-2002年8月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总部 负责人

1998年4月-1999年4月 英国雷丁(READING)大学国际证券市场协会(ISMA)研究中心 访问学者;

1995年7月至今 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1年7月-1993年9月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团总支书记、助教。

研究领域

风险管理、国际金融

讲授课程

风险管理、国际金融、金融英语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1、2006,《金融机构现代风险管理基本框架》,中国金融出版社;

2、2004,《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知识问答》,主编,民族出版社;

3、2001,《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模型与技术》,人民大学出版社;

4、1995,《金融法律知识问答》,主编(合作),金融出版社。

(二)译著

1、2004,《利率风险管理》,译著(合作),中信出版社。

(三)教材

1、2002,《证券市场与投资银行英语教程》主编(合作),新华出版社;

2、1997,《金融专业英语教程》,主编(合作),新华出版社。

(四)论文

1、2012,《中国系统性风险监测与分析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7期;

2、2011,《我国实施巴塞尔协议Ⅲ的目标定位》,《中国金融》第1期;

3、2011,《银行集团并表监管的国际实践》,《中国金融》第11期;

4、2009,《企业信贷约束衡量研究评介》,《经济学动态》第5期;

5、2009,《我国银行小企业信贷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基于银行问卷调研的分析》 《金融研究》第5期;

6、2009,《小企业信贷约束研究的最新进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3期;

7、Zhongyang Chen(2009),Basel II and Bank Risk Management in China, 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Vol.4. No.1.

8、2008,《美国次贷危机的微观机制及教训》,《理论视野》第12期;

9、2008,《从次贷危机看走出去的风险防范》,《中国金融》第18期;

10、2008,《现代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6期;

11、2008,《从次贷危机看现代金融技术发展》,《人民日报》,2008-05-21刊;

12、2008,《结合中国国情实施新资本协议》,《中国金融》第2期;

13、2008,《美国银行为何敢防高风险贷款》,《中国青年报》,2008-01-20刊;

14、2008,《金融创新如何催生“毒垃圾”》,《中国青年报》,2008-01-27刊;

15、2007,《美国次贷按揭风险的转移机制》,《金融时报》,2007-10-22刊;

16、2007,《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财贸经济》第11期;

17、2007,《衍生产品、风险对冲与公司价值》,《管理世界》第11期;

18、2007,《内部控制、对冲机制和经济资本配置——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现代机制的整体框架》,《国际金融研究》第6期;

19、2007,《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经济功能和风险管理》,《中国金融》第8期;

20、2006,《信用组合管理:现代银行管理的新标志》,《中国金融》,第9期;

21、2006,《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有效性研究——对风险管理长效机制问题的思考》,《国际金融研究》第5期;

22、2005,《管理提前还贷风险的现代制度和方法》,《金融时报》理论周刊,2005-05-30刊;

23、Zhongyang Chen(2005),Risks in China’s stock market and their institutional causes,China Capital Markets Handbook, THE EUROMONEY(Coauthor);

24、2005,《论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十大原则》,《国际金融研究》第5期;

25、2004,《从中航油事件看风险管理四个基本问题》,《中国金融》第23期;

26、2004,《缺少制衡的风控及机制形同虚设》,《中国证券报》理论版,2004-12-18刊;

27、2004,《对中航油巨亏事件的思考》,《货币金融评论》第12期;

28、2004,《保险公司业务风险特征比较分析》,《货币金融评论》第10期;

29、2004,《让银行资本发挥作用》,《中国金融》第15期;

30、2004,《风险的国际协议和国际协议的风险——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国际金融研究》第8期;

31、2004,《中国是拒绝还是接受新资本协议》,《金融时报》理论周刊,2004-07-19刊;投资与证券》第10期;

32、2004,《违约损失率(LGD)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第5期

33、2004,《新巴塞尔资本协定回顾与启示》,《金融时报》,2004-01-02刊;

34、2004,《新巴塞尔资本协定对我国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第1期;

35、2002,《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发展探析》,《经济研究参考》第62期;

36、2002,《我国目前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金融时报》理论周刊,2002-07-01刊;

37、2002,《持续期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成人高教学刊》第4期;

38、2001,《投机和赌博概念辨析——由当前股市争论引发的思考》,《金融时报(理论版)》,2001-03-03刊;

39、2001,《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研究》第4期;

40、2001,《VaR模型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金融论坛》第5期;

41、2001,《衍生金融工具与金融风险管理》,《经济研究参考》第44期;

42、2000,《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发展评析》,《国际金融研究》第10期;

43、2000,《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新变化》,《金融时报》理论周刊,2000-08-12刊;

44、2000,《从β系数看股票市场的风险配置功能》,《中国证券报》理论版,2000-08-29刊;

45、2000,《金融风险的性质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经济研究参考》第38期。

学术及社会兼职

1、中国国家风险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2、国际期刊Journal of Risk Management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编委;

3、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风险管理科目、公司信贷科目和个人贷款科目专家组成员;

4、国际风险经理协会(PRMIA)北京分会创始会长;

5、中投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

6、2004年至2005年中国银河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专家顾问;

7、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董事会独立董事、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

8、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特聘专家;

9、“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论坛”发起者和组织者;

10、《风险管理》杂志主编。

上一篇:陈忠阳
下一篇:樊薇薇

段铭钰(讲师)

职称:讲师

邮箱:beatrice4521@126.com

教育背景

2012年9月- 2013年7 月 法国巴黎第七大学(Paris Diderot-Pairs7) 对外法语专业 硕士学位;

2011年9月- 2012年7 月 法国勒芒缅因大学 对外法语专业 硕士学位;

2009年9月- 2012年7 月 黑龙江大学 法国文学专业 硕士学位;

2005年9月- 2009年7月 黑龙江大学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 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年8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教师;

2013年9月- 2014年4月 美国明尼苏达L’Etoile du Nord immersion school 法语助教;

2010年9月-2011年2月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 法语二外助教;

2009年9月 - 2010年7月 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现哈尔滨外国语学院) 法语助教。

研究领域

法语教学法 法国文学

讲授课程

基础法语

上一篇:段铭钰
下一篇:冯寿农

樊薇薇(讲师)

职称:讲师

邮箱:fwjoanne2008@live.cn

教育背景

2010年9月- 2013年7月 巴黎第五大学- 索邦人文社科学院 对外法语教学及跨文化研究 硕士学位;

2009年9月–2010年7月 巴黎第七大学 语言学对外法语方向 学士学位;

2005年9月-2009年7月 黑龙江大学 法语语言文学 学士学位 (大四交换于巴黎第十大学) 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年2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教师

研究领域

对外法语教学及跨文化研究

讲授课程

基础法语

上一篇:樊薇薇
下一篇:傅梦

冯寿农(教授)

邮箱:shnfeng@126.com

教育背景

2000.7-8. 法国地中海大学夏季进修班;

1994.9-1996.1.法国Franche-Comté大学获博士学位;

1986.9-1987.11.法国巴黎8大获DEA文凭(=硕士文凭),并注册博士学位;

1981.9-1982.1.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语言学高级进修班(教育部举办);

1977.9-1979.1.南京大学法语系助教进修班;

1973.9-1976.8.上海外国语学院德法系法语专业毕业。

工作经历

2012.8—现在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苏州校区)任教;

1976.9—2012.7.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法语系任教;

1970.3—1973.8. 福建省仙游县榜头下明小学任教。

(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职称:

2008.9 评定为二级教授;

2004.5.评定为中文系文艺学博士生导师;

1998.评定为法语语言文学硕士生导师;

1996.12. 晋升外文学院法语教授;

1990.12. 晋升外文学院法语副教授;

行政职务:

2012.08 – 现在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苏州校区 )法语中心主任;

2003.11-2008.2,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正处级);

1999.5-2003.10,厦门大学亚欧语系主任(副处级);

1996.11-1999.4,厦门大学外文系副主任。


研究领域

法国语言与文学、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与文论、 跨文化研究与比较文学

讲授课程

1、“法国文学史”(本科课程);

2、“西方文学批评流派” (硕士课程);

3、“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 (硕士课程);

4、“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 (硕士课程);

5、“法语语言学与符号学” (硕士课程);

6、“法国文学评析与欣赏” (硕士课程);

7、“法语文体学理论与实践 ” (硕士课程);

8、“跨文化理论与实践”(硕士课程);

10、西方文学文本研究理论(博士课程);

11、法国20世纪小说诗学(博士课程)。

代表性学术成果

1 专著 Problématique de l’identité chez Patrick MODIANO(《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小说世界里的身份问题》) 里尔,法国国家博士论文制作中心出版微缩版, 1997.11 独立;

2 专著 文本•语言•主题――寻找批评的途径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11 独立;

3 编著 《外国名作家大辞典》 漓江出版社 1989.11 编委;

4 编著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 译林出版社 1999.1 编委;

5 编著 《法汉双解词典》 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0.6 编委;

6 编著 今日欧盟丛书(4册):《欧盟概况》、《欧盟的对外关系》、《欧盟的高等教育》和《欧盟的法律与司法》 厦门,鹭江出版社 2006.3 第一主编;

7 编著 《欧盟概况》 厦门,鹭江出版社 2006.3 第一作者;

8 译著 西默农著:《圣菲亚克尔谋杀案》 陕西出版社 1988.1 独立;

9 译著 安德烈﹒纪德著:《人间的食粮》 北京:工人出版社 1990.10 第一作者;

10 译著 米歇尔﹒布托著:《曾几何时》(或《时间表》) 广西:漓江出版社 1991.10 第一作者;

11 译著 福楼拜著:《包法利夫人》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2.12 独立;

12 译著 莫迪亚诺著:《来自遗忘的深处》 《世界文学》 1997.2 独立;

13 译著 米诺著:《采贝集》 《世界文学》 1999.2 独立;

14 译著 勒内•吉拉尔:《替罪羊》(批评理论)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2.1 独立;

15 译著 吕西安• 马尔松著:《爵士乐简明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4 第二作者;

16 译著 让• 鲁瓦著:《六人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7. 第二作者;

17 译著 让• 加卢瓦著:《亨德尔画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8 第二作者;

18 译著 马塞尔• 施奇德著:《瓦格纳画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8 第二作者;

19 译著 弗拉基米尔• 扬科列维奇著:《拉威尔画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8 第二作者;

20 译著 克劳德•巴利弗《柏辽兹画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0 第二作者;

21 译文 跨进生物工艺的新时代 《未来与发展》 《未来与发展》 1981.4 独立;

22 译文 拉法耶特夫人著:《唐德伯爵夫人》 《各国小说丛书》(1);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88.10 独立;

23 译文 加谬:人类的危机(理论翻译) 《当代外国文学》 1999.2 第一作者;

24 论文 雨果美学对照系统浅探 《法国研究》 1985.4 独立;

25 论文 法语限定词初探 《现代外语》 《现代外语》 1988.5 独立;

26 论文 法国主题学批评与精神分析批评结合趋势管窥 《批评家》 1988.5 独立;

27 论文 语言与知识两兼顾——法语外报外刊课教学经验谈 《外语界》 1989.2 独立

28 论文 阅读乃是批评的关键的第一步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89.2 独立;

29 论文 漫谈法国主题学批评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1989.2 独立;

30 论文 论莫迪阿诺小说世界中的全息结构 《外国文学评论》 1989.4 独立;

31 论文 列奥•施皮策的发生文体学述评 《环球文学》 1989.6 独立;

32 论文 艺苑上的奇葩——巴洛克艺术:从建筑到文学——关于法国巴洛克文学 《外国文学研究》 1990.1 独立;

33 论文 寻找失去的自我 (用法文写) 《法国研究》 1991.1 独立;

34 论文 罗兰•巴尔特:从结构主义走向后结构主义 《文艺争鸣》 1991.2 独立;

35 论文 象征•形式•真实—米歇尔.布托《曾几何时》译后诌义 《外国文学研究》 1991.4 独立;

36 论文 荒诞与现实—兼评莫迪亚诺的小说 《西方文艺思潮论丛》第6辑 1992 独立;

37 论文 生物全息律对文学批评思维的启示 《齐鲁学刊》 1992.6 独立;

38 论文 符号与文本——评述法国文学符号学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专号 1993 独立;

39 论文 中国新时期文学对西方荒诞文学的吸收和消融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3.3 独立;

40 论文 法国的莫泊桑年 《外国文学动态》 1993.7 独立;

41 论文 法国现代派小说中一种新颖的叙事手法—回状嵌套法 《国外文学》 1994.1 独立;

42 论文 《伪币制造者》的象征意蕴 《外国文学研究》 1994.3 独立;

43 论文 论《伪币制造者》的叙事美学 《外国文学评论》 1994.4 独立;

44 论文 西方现代派作家对异化现象的表现和反抗 《当代外国文学》 1995.4 独立;

45 论文 左拉《黛莱丝拉甘》的主题结构 《法国研究》 1996.1 独立;

46 论文 交际符号学诌议-机制与功能 《语言符号与社会文化》 1996.4 独立;

47 论文 西方现代派作家在语言上的超越 《语言符号与社会文化》 1996.4 独立;

48 论文 多尔姆松的《海阔天空》 《世界文学》 1996.4 独立;

49 论文 认识命运 争回尊严―评马尔罗的《人的状况》 《外国文学研究》 1998.2 第一作者;

50 论文 交响乐=感同+和谐――解读纪德《田园交响乐》题目之谜 《法国研究》 2000.2 独立;

51 论文 Traduction du nom de marque commerciale《Dialogue entre deux cultures》 法国Harmattant 出版社 2000.4 独立;

52 论文 20世纪法国文学批评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0.4 独立;

53 论文 加强外语多媒体电教管理 《厦门大学学报》办学理念专刊 2001. 独立;

54 论文 跨文化经济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对策 香港开益出版社 2001.1 独立;

55 论文 法国文学“世纪末的危机”现象 《当代国外文学》 2001.2 独立;

56 论文 法国文学渊源批评:对“前文本”的考古 《外国文学研究》 2001.4 独立;

57 论文 重新认识纪德 《文本•语言•主题》 2001.11 独立;

58 论文 维护人的尊严—加谬的道德观 《文本•语言•主题》 2001.11 独立;

59 论文 翻译是异化还是化异? 《法国研究》 2002.2 独立;

60 莫迪亚诺的故事 黄宝生编《文学大师的故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2.5 独立;

61 论文 法语专业‘3+1’办学模式探讨 《厦门大学学报》办学理念专刊 2003 第一作者;

62 论文 语言学的转向给文学批评带来的革命 《外国语言文学》 2003.1 独立;

63 论文 勒内•吉拉尔对俄狄浦斯神话的新解 《国外文学》 2004.2. 独立;

64 论文 勒内•吉拉尔的《圣经》新解 《当代外国文学》 2004.3 独立;

65 论文 模仿欲望诠释 探源求真解读 ――勒内•吉拉尔对文学的人类学批评 《外国文学研究》 2004.4 独立;

66 论文 Le projet de construction d’un quartier pour etrangers a Xiamen : une approche culturelle differenciee de la realite 法国巴黎Harmattant 出版社《Chine et Mondialisation》 2004 独立;

67 论文 外语培训工程学的构建 《厦门大学学报》赠刊(办学理念专刊) 2004 独立;

68 论文 勒内•吉拉尔神化观评析—兼论《西游记》的替罪羊机制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4.6 独立;

69 论文 La formation linguistique de français en Chine : le cas des stages à Fuzhou 《Synergies Chine》法国GERFLINT出版社。 2005.4. 第一作者;

70 论文 法国文坛对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的批评管窥 《法国研究》 2006.3 独立;

71 论文 同源多元"的文化欧洲--兼论欧洲学的跨文化研究 欧盟与中国•福建:跨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9 独立;

72 论文 反思世界主义—从法国种族中心主义谈起 《法国研究》 2007.4 第一作者;

73 论文 主体间意识在文本中的对话——析让-皮埃尔•里夏尔的主题批评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8.2 第二作者;

74 论文 拉康思想理论:当代西方思想发展的不可或缺 《福州大学学报》 2008.2 第二作者;

75 论文 人文•审美•创新—“法国文学“课之教学改革 《厦门大学学报》增刊(教学研究专刊) 2008 第一作者;

76 论文 莫迪亚诺的解构主义诗学——评他的抗战文学“占领三部曲” 《国外文学》 2008.3 独立;

77 论文 与沙漠的和谐结合——析勒克莱齐奥的《沙漠》 《当代外国文学》 2009.2 第二作者;

78 论文 法国文学批评观念的嬗变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9.2 第二作者;

79 论文 陈述语言学在法国的研究与发展 《东南学术》 2010.2 第二作者;

80 论文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对艺术的艰辛追求(16000字) 梁坤编:《外国名著批评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4 独立;

81 译著 安德烈﹒纪德著:《人间的食粮:地粮•新粮》新版 北京城市出版社 2010.1 独立;

82 论文 文化管理:从多元文化主义到跨文化策略----由法国政府驱逐罗姆人事件引发的思考 《法国研究》 2011.4 第一作者;

83 译著 (法)让-米歇尔•付东著:《杨德昌的电影世界》 商务印书馆 2012.01 第二作者;

84 论文 改写美学与哲理意蕴——图尼埃《礼拜五》的互文性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 2012.3 第二作者;

85 论文 卢梭对现代性的批判 《东南学术》 2013.1 第一作者;

86 论文 La gestion culturelle : du multiculturalisme à l’interculturalisme : une réflexion suite à l’événement de l’expulsion des Romes par le gouvernement français Yang Xiaomin et Zheng Lihua : « Culture et management », Paris, Ed. L’Harmattan. 2013.6 第一作者;

87 论文 卢梭的自然观开拓了法国生态文学—再读《论科学与艺术》 《法国研究》 2014.1 独立;

88 论文 Réflexion de Rousseau sur la modernité—Une relecture du Discours sur les sciences et les arts « Rousseau et la propriété » Rousseau studies 2, Genève, Ed. Slatkine. 2014 第一作者。

*主持科研项目:

1. 1997.9—2000.8. 国家教委留学生服务中心回国博士启动基金课题:“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研究”(2万元);

2. 1997.9-1998.8 福建省社科基金课题:“福建开放以来跨文化的干扰与对策”(0.6万元);

3. 2001.8-12. 厦门市计委横向课题:“外国人生活区”调研论证(8万元);

4. 2001.6-2003. 福建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资金来源:福建专项经费(0.8万元),中央行动计划经费(2.5万元);

5. 2003.6.-2005. 福建社科基金一般课题“外语培训工程学”(0.8万元);

6. 2004年6-2007.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法国文学批评史”(6万元, 专家评审结果:优秀);

7. 2005.7-2006.7 主持中欧小项目便捷基金项目:“欧盟与福建:21世纪跨文化的认同”,(到位经费42133.25欧元, 合人民币431,394.9元);

8. 2007.7-2009.7 主持中欧欧洲研究中心项目办:“欧洲研究培训工程学”,(到位经费409,600元人民币)。


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理事;

福建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福建外国语文学会理事。


荣誉及奖励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010年由于教学科研成绩突出,曾十多次获得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的表彰和奖励。

上一篇:冯寿农
下一篇:傅政

傅梦(讲师)

教育背景

2015年9月--2018年6月 上海外国语大学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 硕士学位

2010年9月--2014年6月 上海外国语大学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 学士学位

2016年9月--2017年7月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政治学专业

2012年9月--2013年2月 比利时高等翻译学院翻译专业


工作经历

2018.08--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法语讲师

2018年7月--2018年8月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法国博士生暑期培训 法语讲师

2017年7月--2017年8月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法国博士生暑期培训 法语讲师

2016年7月--2016年8月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法国博士生暑期培训 法语讲师

2016年4月--2016年5月 上海浦东干部学院 法语生活翻译

2016年3月--2016年6月 上海实验学校初中国际部 法语讲师

研究领域

法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教授课程

法语精读,法语视听说


上一篇:傅梦
下一篇:高永安

傅政(教授)

职称:教授

邮箱rucfz@ruc.edu.cn

教育背景

1998年9 月-2001年7 月 中国人民大学 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1987年9月-1991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 价格学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5年9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教授

2009年10 月-2014年10 月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裁兼财务总监

2004年7月-2009年9月 紫光环保有限公司 副总裁兼财务总监

1998年9月-2004年5月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部副总经理

1991年9月-1998年8月 宝钢股份有限公司

讲授课程

公司金融学、投资银行与风险管理

上一篇:傅政
下一篇:耿化敏

高永安(副教授)

职称:副教授

邮箱:gaojongan@126.com

教育背景

2001-2004 北京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4-1997 北京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

1984-1988 华中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4-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

1997-2001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文法部 讲师

1988-1994 河南驻马店教育学院 助教

研究领域

汉语音韵学、汉语方言学、汉语国际教育

讲授课程

进修生课程:

听力、口语、精读、阅读、写作

本科生课程:

高级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概况

研究生课程:

汉语语音分析、中国古代典籍(诗经、左转、孟子)研读、历史语言学、汉藏语系语言研究方法、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汉外对比与偏误分析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1、2014年,《声调》,商务印书馆

2、2007年,《明清皖南方音研究》,商务印书馆


(二)教材

1、2013年,《古代汉语 》,北京大学出版社

2、2009年,《边听边记HSK离合词》,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3、2006年,《小学生应用词典 》,语文出版社

4、2002年,《非言语交际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三)论文

1、谈汉语自信,华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01 3;

2、繁简汉字在汉字学习中的优劣,中州大学学报,2016-06-01 3;

3、“商徵响高,宫羽声下”解,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15;

4、從漢越語看中古漢語梗攝有舌面音韻尾之可能性,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2015-11-15 8;

5、李方桂学术年谱,中州大学学报,2015-06-20 3;

6、兼顾学术性与通俗性,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5-04;

7、林語堂音韻學體系的基礎--林語堂博士論文《古漢語音韻學》述要,国学学刊,2015-03-16 1;

8、十年来孔子学院布局的影响因素,新华文摘(文摘),2015-03-05 5;

9、十年来孔子学院布局及其相关性报告,教育科学文摘(文摘),2015-02-26 1;

10、十年来孔子学院布局及其相关性报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25 5;

11、歌德学院与孔子学院之比较,国际汉语教育,2014-03-01 2;

12、现代汉语方位词的范围小议,中州大学学报,2013-12-20 6;

13、方岳诗词用韵考,语言研究,2013-04-10 2;

14、清代前期西方人学习汉语的理念与方法初探——以瓦罗《华语官话语法》所记为例,国际汉语教育,2012-06-01 2011(4);

15、第十一届国际暨第二十七届台湾地区声韵学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1-12-05 8;

16、汉译《圣经》的语言学价值,孝感学院学报,2011-07-20 4;

17、清代后期在华西方人学习汉语的理念与方法,丝绸之路,2011-06-04 1;

18、驻马店方言的变调和古入声的分派,燕赵学术,2010-04-15 1;

19、明末徽州学者程元初的古音分部,先秦两汉学,2009-09-01 第12期;

13、二十世纪前三十年的汉语近代音研究,语言论集,2009-03-15 第六辑;

14、何为铁证——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帙真伪之我见,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08-12-01 第五辑;

15、离合词释义模式初探,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三),2008-08-01;

16、从多义词词义系统看汉语学习词典的释义要求,辞书研究,2008-07-15 4;

17、明末宣城诗人用韵考,语言科学,2008-07-01 4;

18、是"原则之争"还是"中西之争",评<历史语言学研究不是奥林匹克竞赛,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8-06-09 6;

19、离合词与修辞,修辞论丛,2008-05-15 第九辑;

20、谈明末徽州方音,中国语文,2008-05-10 ;

21、明末西方人学习汉语的理念与方法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04-10;

22、是“原则之争”还是“中西之争”——评《历史语言学研究不是奥林匹克竞赛》,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01 2;

23、文献考证法是音韵学研究的利器,长江学术,2008-01-01 1;

24、《音韵正讹》的韵母系统,声韵论丛,2007-12-20 15;

25、驻马店方言的象声词,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20 4;

26、《音韵正讹》韵母系统的特点,中国语学研究•开篇,2007-06-15 26;

27、中古音研究的新突破——评张渭毅《中古音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2-15 2;

28、《利玛窦中国札记》所记的明末对外汉语教学状况,中州大学学报,2007-01-20 1;

29、《音韵正讹》的声母系统,语言研究,2006-12-01 4;

30、汉藏语系一些少数民族语言诗歌押韵情况简析,语言学论丛,2006-12-01 34;

31、一种“音义合并”,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7-25 4;

32、词义系统与学习型词典的释义,第二届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2006-07-10;

33、明清宣城话声调构拟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八届国际学术研讨会,《音韵论集》,2006-06-01;

34、从中古山咸摄字在<音韵正讹>中的演变看声调对韵母的影响,中国语学研究•开篇,2006-05-25 25;

35、宣城方言声调的早期形式,中州大学学报,2005-02-20 1;

36、《山门新语》音系与清代宁国徽语,语言学论丛,2004-10-15 29;

(四)科研项目

1、2015,《字汇》音注研究,研究品牌计划基础研究项目;

2、2009,明清皖南方音研究,年度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

3、2014,罗愿《尔雅翼》反映的南宋方音,年度项目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期刊论文发表培育项目;

4、2005,明代对西方的汉语教学,面上项目青年项目;

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 理事

北京市语言学会 会员

荣誉及奖励

2011年,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1年,获第十届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奖

上一篇:高永安
下一篇:何青

耿化敏(副教授)

职称:副教授

教育背景

2004年9月—2007年6月 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史专业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2年9月—2004年6月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法学硕士学位

1998年9月—2002年6月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教育专业历史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7年8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中共党史、党的建设、当代中国史


讲授课程

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当代中国文化、中国共产党史学史等。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5年 《中国共产党妇女工作史1921—1949》 独著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5年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第1、2辑 执行主编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3年—2015年 《青年党史学者论坛》第1—3辑 主编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2年 《何干之传》独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7年《当代中国编年史》 副主编 人民出版社

(二)教材(参编)

20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中国共产党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

2008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疑难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三)论文

2015年 《二零一四年中共党史研究述评》 《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8期。

2015年 《中国共产党与妇女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2014年 《高校中共党史本科专业的历史、现状和改革》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年第2期。

2014年 《改革开放前中共中央编写党史教科书的设想》 《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第2期。

2011年 《历史影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探索》 《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

2009年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1期。

(四)科研项目

2014年 “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横向委托课题

2013年 “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参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高等院校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 秘书

共青团北京市委大学中专工作部首都大学生英才学校 导师


荣誉及奖励

2015年 优秀班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

2011年 优秀班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

个人邮箱:modernchina@126.com


上一篇:耿化敏
下一篇:贺学强

何青(教授)

职称:教授

教育背景

2002年7月毕业于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5年7月毕业于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9年7月毕业于 香港中文大学(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9-2010,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讲师;
2011-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

2010年5月-2010年9月,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2013年1月-2013年2月,Tilburg University,金融系,访问学者;

2014年1月-2014年2月,芬兰央行,访问学者;

2015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讲授课程

国际金融等相关课程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4,《公司信息披露与内部人交易行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论文

英文期刊(SSCI)

[1] “The Nonlinear Dynamics of Foreign Reserves and Currency Crises,” (with Tai-Leung Chongand Melvin Hinich),Studies in Nonlinear Dynamics & Econometrics, 12:No. 4, Article 2, 2008

[2] “What Accounts for Chinese Business Cycle”, (with Tai-Leung Chong and Kang Shi),China Economic Review, 20, pp.650-661,2009

[3]“A Competing Risks Analysis of Corporate Survival”,(with Tai-Leung Chong, Li Li and Jun Zhang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39, No.4, pp.1697-1718, 2010

[4]“Does Financial Deepening Promote the Risk Sharing in China,”(with Julan Du and Oliver Rui)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Vol.15, No.4, pp.369-387, 2010

[5] “Channels of Interprovincial Risk Sharing in China,”(with Julan Du and Oliver Rui),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39, pp.383-405, 2011

[6] “Tunneling and the decision to go private: Evidence from Hong Kong,” (with Julan Du and San Wing Yuan),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Vol. 22, pp.55-68, 2013

[7] “Factor-Augmented VAR Analysis of the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with Tai-Leung Chong and Pak-Ho Leung),China Economic Review, 25, pp.88-104, 2013

[8] “Time-varying Volatility in the Chinese Economy: A Regional Perspective,” (with Jack Hou, Boqun Wang and Ning Zhang),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93(2), pp.249-268,2014

[9] “Recent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in China,” (with Haiqiang Chen)China Economic Review, 30, pp.505-519, 2014

[10]“Ownership Structure and Insider Trading, the Evidence from China,” (with Oliver Rui)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forthcoming

[11]“Banker in the Board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China,” (Oliver Rui and Chenqi Zhu)Emerging Market Finance and Trade, forthcoming

[12]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International Currencies and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with IikkaKorhonen andJunjieGuo)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conditionally accepted

中文期刊

[1] “日本大地震的经济影响与中国对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86期,1-7页,2011

[2] “内部人交易与股票市场回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2期,61-70页,2012

[3] “基于风险-收益模型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多因素分析”,《管理评论》,第25卷,第1期,37-46页,2013

[4] “内幕交易监管:国际经验与中国启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7期,17-24页,2013

[5] “治理通胀:行政干预还是市场手段——基于通货膨胀惯性的分析”,《经济研究》,总第554期,15-26页,2013

[6]“中国消费风险分担偏低之谜”,《经济研究》,总第567期,4-16页,2014

[7] “企业异质性风险影响经理人变更吗”,《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2期,17-24页,2014

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研究

“倡「消費補償」增內需擴社保”,《香港經濟日報》,2010年5月31日。

“人民币需要成为结算货币”,《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年8月23日第216期。

“日本大地震的溢出性经济影响与中国对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第6期

“从马歇尔计划看今天中国援欧策略”,《信报》,2012年3月号,第420期。

“历史视角看资本流动与人民币国际化”,《信报》,2012年10月号,第427期。

“汇率波动与人民币国际化途径”,《南华早报》,2012年12月4日。

“详细解析人民币国际化对本国以及世界的影响”,采访,《参考消息》,2013年1月21日

“人民币离与回的思考”,《南华早报》,2013年2月27日。

“亚洲国家应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采访,《亚洲经济》,2013年3月27日

“M2破百万亿引担忧 央行或收紧货币”,采访,《中国产经新闻报》,2013年4月18日

“RQFII,藥到病除”,《南华早报》,2013年4月18日

“中国或扩大汇率波动区间 倒逼出口企业转型”,采访,《中国产经新闻报》,2013年4月22日

“全球降息掀“货币战争” 中国应走自己的路”,采访,《中国产经新闻报》,2013年5月13日

“人民币汇率扩大波幅迫在眉睫 应增加灵活性”,采访,《证券日报》,2013年6月20日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上升“双驱”计价格局渐现”,采访,《经济观察报》,2013年6月22日

“资金错配和空转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毒瘤””,《证券日报》,2013年6月28日

“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之困”,《东方早报》,2013年12月3日

“人民币离岸市场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与对策”, 《南华早报》,2014年2月4日

“人民币离岸中心:伦敦,还是上海?” 《东方早报》,2014年03月18日

“汲取租界教訓,發展滬自貿區” 《信报》,2014年4月号

(三)科研项目

2013,制度变迁、公司信息披露与内部人交易行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SELECTED PRESENTATIONS

2013,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Regional Urban and Spatial Economics in China, Beijing

2013, China Economic Society (CES) Annual Conference, Chengdu

2012, FMA Asian annual conference, Tailand.

2012,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egional, Urban, and Spatial Economics in China, Guangzhou

2011,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Finance, China

2011, WEAI conference

2010, CES China Conference,
2009, All China Economics (A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ong Kong, Chair person,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Greater China Region
2009,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Finance, China
2008, Seminar, Utrecht School of Economics, Utrecht University, Netherlands
2008,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nancial Integration, Taipei(Discussant)
2008, Hong Kong Economic Association Fifth Biennial Conference

荣誉及奖励

2013“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优秀论文(《经济研究》杂志社与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

2013 GTA Best Paper Award (2013 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3rd Annual TCFA Best Paper Award. (2012全美华人金融协会最佳论文奖)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制度变迁、公司信息披露与内部人交易行为研究”-主持人,2010,项目号(10CGL01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研究”-子课题负责人,2008,项目号(08JZD0011)
2005年10月,第八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
2005年12月,北京运筹学会2004年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上一篇:何青
下一篇:胡德宝

贺学强(讲师)

职称:讲师

邮箱:hxqcym@aliyun.com

教育背景

2007.09-2010.07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统计学专业,经济学博士;

2002.09-2004.07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硕士;

1998.09-2002.07 湖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与管理学院,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4年4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教师;

2010年7月- 2014年3月 东吴证券资产管理部 产品经理;

2004年7月- 2007年1月 武警北京指挥学院数理教研室 教员。

研究领域

风险管理;数据挖掘;量化投资

讲授课程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模型与内部评级;风险计量分析与软件应用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译著

2009年 《时间序列分析:单变量与多变量方法》,魏武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论文

2010年,《动态分层阿基米德Copula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统计与决策》第13期;

2010年,《基于动态Copula模型的股票组合VaR估计》,《统计与决策》第17期;

2010年,《公司信用风险的贝叶斯分析》,《兰州学刊》第9期;

2009年,《异质信念与资产定价研究综述》,《中国证券期货》第8期。

上一篇:贺学强
下一篇:黄渤

胡德宝(副教授)

职称:副教授

邮箱:hudebao@163.com

教育背景

2006年9月-2009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

2007年9月-2009年8月,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访问博士

2003年9月-2006年6月,湘潭大学,商学院,硕士

2000年9月-2003年6月,湘潭大学,商学院,学士(实验班提前毕业)

工作经历

2011年9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

2009年9月-2011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后

研究领域

金融风险管理、产业经济

讲授课程

《微观经济学》(本科)、宏观经济与行业分析(研究生)、反垄断与政府管制(研究生)。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矿业能源国际竞争力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

《政府管制的绩效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

《转型条件下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有效竞争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年。

(二)教材

《中国市场经济通论》,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三)论文

1. Zhang Huiping, FYW Law, Hu Debao. Profiles of higher-earning wives in Hong Ko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Sex & Marital Therapy(SSCI), Vol.41, Issue5, 2015.

2. Wang Xiaoyan, Hu Debao. Study on Financial Market Segment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Stock Market: Evidenc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44-50, 2013.

3. 金融发展缩小收入差距了吗?——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10期;

4. 行政垄断危害及其治理的福利经济学分析,《中国物价》,2015年第6期;

5.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及人民币实际汇率,《国际金融研究》,2015年第6期;

6. 转型经济背景下政策与市场的边界:兼论国有经济的作用,《国有经济评论》,2015年第1期;

7. 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间转移,《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8. 中国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浅析,《中国矿业》,2014年第6期;

9. 垄断势力及其福利损失测度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2期;

10. 政府消费、贸易条件、生产率与人民币汇率,《金融研究》,2013年第10期;

11.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的转型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第10期;

12. 反垄断理论的经济学基础,《中国物价》,2013年第10期;

13. 中国石油产业的福利损失测度,《产业经济评论》,2013年第6期;

14. 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及储蓄动机研究,《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10期;

15. 垄断条件下企业研发的最优决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5期;

16. 经济转型期不确定背景下的政府规制模式优化,《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第2期;

17. 中国自然垄断的分配效应分析,《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13期;

18.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开发研究》,2010年第2期;

19. 中国垄断产业垄断势力的测度及比较——基于传统SCP范式的扩展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8期;

20. 经济转轨背景下改革的路径和模式选择,《兰州学刊》,2010年第1期;

21. 我国自然垄断的制度分析及改革路径,《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3期;

22.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博弈分析—基于利益集团的视角,《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12期;

23. 金融发展、最优金融规模与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增长,《2010年中国博士后论坛论文集》;

24. 中国的买方垄断势力研究,《产业经济评论》,200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09年第5期全文转载)。


(四)科研项目

主持

2009-2011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福利效应分析 博士后基金

2011-2013 中国矿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国土资源部矿业大调查子项目

参与

2010-2011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模式的优化研究 国家自科基金

2006-2010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现代市场体系的结合与完善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006-2009 提高流通企业规模效率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2005-2008 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荣誉及奖励

《中国统一市场新论》(参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

《转型经济条件下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有效竞争研究》(专著),人社部,博士后优秀成果奖,2012

上一篇:胡德宝
下一篇:黄河

黄渤(助理教授)

职称:助理教授

教育背景

2007年9月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获得经济与金融学士学位;
2008年9月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数学学院,获得运筹学与金融硕士学位;
2012年9月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管理学院,获得管理科学与金融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9年1月——2012年6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管理学院 教学助理;
2012年7月——2013年9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助理;
2014年4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 讲师。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论文

Huang B and Thomas L (2013). Credit Card Pricing and the Impact of Adverse Selection.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 SSCI,SCI,EI), 65,1193-1201.
Huang B and Thomas L.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Basel Accords on the Lender’s Profitability.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 SSCI,SCI,EI ), Accepted.
Mee Chi So, Huang B and Thomas L. Lending Decisions with Limits on Capital Available: The Polygamous Marriage Problem.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SCI) Accepted.

(二)学术会议发言

2011年8月 Credit Scoring and Credit Control XII conference, Edinburgh, UK. ‘The impact of New Basel Accord (Basel III) on the lender’s profitability’ – Presenter

上一篇:黄渤
下一篇:贾美玉

黄河(副教授)

职称:副教授

教育背景

2005年9 月-2008年6月,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位

2002年9月- 2005年6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

1998年9月-2002年6月,东北财经大学,公共关系专业,经济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8年8 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新媒体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领域

政府新媒体传播,新媒体营销,风险沟通,环境传播

讲授课程

新媒体新闻传播实务,广告理论与实务,危机传播管理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4年8月,《中国网络广告十七年(1997-2014)》,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3年9月,《新媒体发展与社会管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年3月,《政府新媒体传播》,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1年1月,《传媒数字化管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手机媒体商业模式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二)译著

2016年4月,《风险沟通:环境、安全和健康风险沟通指南》(雷吉娜·E·朗格林、安德莉亚·H·麦克马金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三)教材

2015年8月,《新媒体管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年7月,《新媒体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四)论文

2016年,《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形象构建的环境、路径和体系》,《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8期

2016年,《传统主流媒体环境报道的“变”与“不变”——针对十八大前后<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的比较研究》,《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2期

2016年,《如何推进海外媒体并购——从阿里巴巴并购<南华早报>谈起》,《对外传播》,2016年第3期

2015年,《风险沟通如何做到以受众为中心——兼论风险沟通的演进和受众角色的变化》,《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6期

2014年,《论传统主流媒体对环境议题的建构——以<人民日报>2003年至2012年的环境报道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0期

2014年,《对外传播中的环境议题建构》,《对外传播》,2014年第8期

2014年,《主流媒体对外传播中的融合报道——以人民日报社“福喜过期肉”报道为例》,《对外传播》,2014年第10期

2014年,《环境议题的传播现状与优化路径——基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比较分析》,《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1期

2014年,《广告角色变化与消费文化变迁》,《新闻春秋》,2014年第1期

2014年,《中国网络广告20年》,《互联网经济》,2014年第3期

2014年,《出版众筹运作方式及发展路径》,《中国出版》,2014年第20期

2013年,《加强网络舆论工作主导权的核心策略》,《北京社科规划项目成果要报》,2013年12月

2013年,《新媒体如何影响社会管理——兼论新媒体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与功能》,《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1期

2013年,《手机媒体商业模式的流行与演变》,装饰,2013 年第1 期,

2012年,《论中国大陆三网融合发展的主导力量——结合 IPTV的发展历程加以考察》,《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4期

2012年,《试析政府微博的内容主题与发布方式——基于“广东省公安厅”与“平安北京”微博的内容分析》,《现代传播》,2012年第3期

2011年,《论中国大陆网络广告的发展分期》,《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1期

2010年,《网民对互联网广告的接触与认知调查》,《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4期

2009年,《数字化如何改变传媒——聚焦数字化的四大力量》,《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2期

2009年,《传媒数字化管理刍议》,《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9期

2007年,《观察与思考:中国广告观——中国广告的产业定位与发展趋势之探讨》,《现代传播》,2007 年第4 期

2007年,《危情与转机:略论新世纪以来中国广告产业的内在驱力》,《国际广告》,2007 年第9 期

2007年,《为广告重新正名——从主流媒体的广告观开始,国际新闻界》,2007 年第9期

(五)科研项目

2016年,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环境风险沟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

2014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北京市政府形象传播与媒体沟通策略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013年,促进中国绿色发展的媒体和公众参与政策,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环保部专项政策研究项目

2012年,北京市新媒体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

2011年,中国大陆网络广告发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2010年,手机媒体商业模式研究,诺基亚科研基金项目

2009年,IPTV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规划项目

2008年,传媒数字化管理,中国人民大学规划项目

2005年,中央电视台决策支持系统构建,中央电视台委托项目

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上一篇:黄河
下一篇:江风

贾美玉

性别:女

邮箱:jiameiyu1994@163.com

教育背景

2016年9月- 2019年6 月 上海外国语大学 法语语言文学 硕士学位

2017年9月- 2018年6月 波尔多政治学院 国家公派留学生

2012年9月- 2016年6月 山东大学 法语专业 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9年9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 法语中教


研究领域

法国文学、性别研究


讲授课程

法语精读 法语听力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二)译著

《樱桃日记2:埃克托尔的书》([法] 若里斯·尚布兰 编, [法] 奥雷莉·内雷 绘),后浪丨花山文艺出版社,2019年。

《樱桃日记4:无面女神》([法] 若里斯·尚布兰 编, [法] 奥雷莉·内雷 绘),后浪丨花山文艺出版社,2019年。

(三)教材

(四)论文

2017年 “贺登崧:山西大同东南乡寺庙之碑铭与历史”,《民间文化论坛》2017年第4期,第二译者。

(五)科研项目

学术及社会兼职

2018.09-2019.05 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 实习法语老师

2017.07-2017.08 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 兼职法语老师

2018.11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跨境撮合对接会陪同翻译

2016.06-2019.01 后浪出版公司 法语漫画翻译

上一篇:贾美玉
下一篇:江艇

江风(副教授)

职务:副教授

Email:jiangfeng2017@ruc.edu.cn

教育经历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经济学博士

法国巴黎第十二大学(Paris XII University)国际贸易硕士

中国南京大学法国语言与文学学士(副修:南京大学商学院投资经济)

工作经历

2021年9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金融学副教授

2017年9月-2021年8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

2016年6月-2017年6月 加拿大Concordia大学经济学系讲师

讲授课程

2017年9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

本科及研究生课程 (中文): 计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论文规范与写作

研究生课程 (英文,法文): Chinese Economy, Contemporary Chinese Economy

2016年9月 至2017年7月: 加拿大Concordia University

本科课程 (英文):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语言

中文 (母语), 英文 (流利), 法文 (流利)

研究成果

(一)论文

Jiang, Feng. Chinese contractor involvement in wildlife protection in Africa: Case study of Mombasa-Nairobi Standard Gauge Railway Project, Kenya. Land Use Policy (SSCI, Tier 1), 95(2020): 104650.

Jiang, Feng & Guo, Liang. Comparison of the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 Non-Chinese FDI to the Economic Growth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Countries---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Multinational Panel Data. Statistics & Decision (CSSCI). 2021, January.

Jiang, Feng & Guo, Liang. Is cross border tourism an effective means to achieve political goals? Evidence from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Empirical Economics Letters (SSCI), 2021 March.

Jiang, Feng & Guo, Liang. Pollution Haven Effect and Porter Effect in North-South trade: A theoretic analysis under the mixed duopoly Cournot model. Empirical Economics Letters (SSCI), 2021 April..

(二)教材

Jiang, Feng (editor). An overview of Chinese econom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21. Textbook of the course for foreign graduate students.

(三)科研项目

2020-2021: “一带一路”国家在华留学生留学因素和就业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 (项目负责人)

2018: 宜宾市发展竹产业打造蜀南竹海研究. 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重点科研项目. (项目主要执笔人)

社会兼职及荣誉

2019 至今: 苏州市科技局专家库成员

2019 至今: 苏州市“软科学”项目评审成员

2016 至今: 加拿大Concordia大学Loyola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

2021: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17 – 2020: 苏州园区“高层次紧缺人才”称号

2019: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北京市级)

上一篇:江风
下一篇:李海洋

江艇(助理教授)

教育背景

经济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2011

经济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03

工作经历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讲师,2011至今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2009-2010

荣誉及奖励

中国人民大学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研究员

上一篇:江艇
下一篇:李昊

李海洋(教授)

性别:男

职称:教授

邮箱:rmdxlhy@163.com

教育背景

1998年9 月—2002年1 月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专业 哲学博士学位

1979年9 月—1983年7 月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专业 哲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5年9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教师

2009年9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师

1999年9月—2009年9月 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主任

1995年5月—1999年9月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1991年11月—1995年5月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师

1983年9月—1991年11月 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教师


研究领域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讲授课程

从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研三十年,在课程建设方面,深拓了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包括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及其疑难破解、唯物辩证法矛盾范畴的内涵、否定之否定范畴的实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深层结构等。在教材建设方面,提出了辩证唯物论教学体系的创新思路,并形成了教材成果《思想政治理论精选实用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多次在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教学评选中名列全校第一名。被学校和广大学生誉为政治理论教育名师。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5年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文化论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 《哲学素质培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教材

2017年 《思想政治理论精选实用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三)论文

2015年《关于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 政治学研究 2015第3期

2014年《论马克思主义权利观》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

2013年《正确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中华魂 2013年第5期

2012年《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基本关系》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2011年《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把握》 高校理论战线 2011年第4期

2010年《改革开放决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 历史唯物主义与改革开放 2010年第7期

2010年《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几点要求》 高校理论战线 2010年第4期

2007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三重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主义论丛 2007年第6期

2007年《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7年第4期

2007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三重内涵》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006年《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年第12期

2006年《论发展文化产业的几个理论问题》 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006年《论公共哲学教育的通论性》 韶关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2006年《论公共哲学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006年《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统计与决策 2006年第2期

2005年《论科学的实践观与文化的本质性规定》 社会科学辑刊 2005年第11期

2005年《论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年第4期

2003年《在唯物史观视野中科学揭示文化的本质》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3年第6期


(四)科研项目

2012年 《平凡生活中的深沉智慧-辩证唯物论》 教育部


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 副秘书长


荣誉及奖励

2014年 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标兵

2013年 教育部精品课程名师

2011年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教学评选全校第一名

1994年 北京市级爱国立功标兵

1991年 北京市优秀教师

上一篇:李海洋
下一篇:李健美

李昊(副教授)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邮箱:hlimath@ruc.edu.cn

教育背景

2000年9月-2004年7月 清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本科

2004年9月-2006年7月 清华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硕士

2006年8月-2011年5月 美国West Virginia University博士

工作经历

2011年9月至2017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数学系 讲师

2017年8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数学系 副教授

研究领域

图论。图的群染色与群连通性质;图的多色彩染色;图的哈密顿性质与超欧拉性质;超图的哈密顿性质及其他相关性质。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论文

2017年On the nullity of grid graphs,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B15.

2017年Panconnected index of graphs, Discrete Mathematics, 340, 1092-1097.

2017年3-dynamic coloring and list 3-dynamic coloring of K_{1,3}-free graphs, Discrete Applied Mathematics, 222,166-171.

2016年Supereulerian graphs with width s and s-collapsible graphs, Discrete Applied Mathematics, 200,79-94.

2014年Two operations on a graph preserving the (non)existence of 2-factors in its line graph, Czechoslovak Mathematical Journal, 64(139) 1035-1044.

2013年Group Colorability of Multigraphs, Discrete Mathematics, 313, 101-104.
2013年 On the signless Laplacian spectral radius of irregular graphs,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 438,2280-2288.
2013年Z3-connectivity in Abelian Cayley graphs, Discrete Mathematics, 313,1666-1676.

2011年Group connectivity in line graphs, Discrete Mathematics, 311,2295-2307.
2011年Mod (2p+1)-orientations in line graph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 111, 1085-1088.

(二)科研项目

新教师启动金项目:网络的控制集理论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 图的群染色的研究(113015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复杂网络的结构性质与参数的研究(11571096)

荣誉及奖励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指导教师;

2014年、2015年优秀班主任;

2013年科研先进工作者。

上一篇:李昊
下一篇:李丽琴

李健美(副教授)

教育背景

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并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4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8年在日本同志社大学做访问学者;

2000-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在职攻读博士

工作经历

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并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论文
《现代物流九大趋势》,《经贸实践》,2006年3期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3期
《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要点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6年1期
《2005年中国经济要点分析》,《观点》,2005年11月
《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及其调控的回顾与综述》,《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5年1期
《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7年1期
《2004年中国经济综述》,《观点》,2005年6月

(二)教材
《区域经济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国民经济管理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社会兼职
任《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顾问

荣誉及奖励

参与主编的《国民经济管理案例》获2004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上一篇:李健美
下一篇:李舒婕

李丽琴(副教授)

职称:副教授

邮箱:liliqin@ruc.edu.cn

教育背景

2005年9月- 2008年7月 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

2002年9月- 2005年7月 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

1987年9月- 1991年7月 江苏省徐州师范大学文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8年9月-201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0年7月- 2014年5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工作;

1991年7月- 2002年8月 云南省陆良师范学校工作;

研究领域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讲授课程

《中华文化与传播》、《中外文化交流专题》、《金融应用写作与沟通技能实训》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2年 《道之文:论经学信仰与儒士对文道关系的理解》 中国书籍出版社

(二)论文

2015年,《经学诠释学视域中的儒家〈诗〉教观》,《中国比较文学》2015年第2期;
2014年,《论理雅各英译〈中国经典〉对儒家还报原则的批评》,《孔子研究》2014年第6期;

2014年,《理雅各英译〈论语〉“贤贤易色”辨》,《中国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

2014年,《祥林嫂的“疑惑”与鲁迅的终极之思:一种文化神学的视域》,《鲁迅研究月刊》2014年第1期;

2012年,《理雅各英译〈论语〉“崇德辨惑”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2012年,《宋代经学诠释与朱熹对儒学终极关切的构建》,《孔子研究》2012年第4期;

2012年,《宋代经学诠释与宋儒对“文章之弊”的批评》,《东方论丛》2012年第1期;

2012年,《苏州外籍人员汉语学习情况调查报告》,《海外华文教育》,2012年第1期;

2012年,Restoring Culture Back to Its True Nature :The Perception of ‘Cultur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Hermeneutics,Journal of Canadian Social Science, (1)2012:135-138.

2012年,The Authority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Hermeneutic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1)2012:42-45.

2012年,Enlightenment on the Crisis of Confucian Hermeneutics in Song Dynas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ltimate Concern in Confucianism,Journal of Canadian Social Science,(2) 2012:74-78.

2011年,《论〈文选序〉“别骚于赋”对传统楚辞观念的精心阐释》,《韩中言语文化研究》2011年第26辑;

2009年,《论经学信仰与韩愈“文以明道”的文学阐释观念的提出》,《东方丛刊》2009年第2期;

2009年,《唐代经学诠释学与两种文学观念的悖立:兼论〈五经正义〉的诠释学方法与原则》,《学术月刊》2009年第4期(第二作者);

2007年,《经学信仰与儒士对文道关系的理解》,《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007年,《论刘勰〈情采〉篇的真性情观》,《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007年,《哲学诠释学视域中的“文原于道”》,《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006年,《“道”本原与“经”本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004年,《幻灭:以吉诃德原则重读〈伤逝〉》,《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04年第1辑。

(三)科研项目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新课程开发与教学科研项目(金融应用写作与沟通);

2010年, 中国古代经典英译本汇释汇校,国家社科基金单列学科项目

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苏州外籍人员汉语学习情况调查与研究项目;

200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汉语国际推广研究”;

2005年,经学与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荣誉及奖励

2014年,所任班主任班级被评为为“北京市先进班集体”;

2011年,所参与的“经学与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项目获评国家级优秀项目;

2010年被评为国际学院优秀工作者。

上一篇:李丽琴
下一篇:李湘容

李舒婕(讲师)

邮箱:lishujie1020@hotmail.com

职称:讲师

教育背景

2011年10月- 2013年9 月 西巴黎大学(巴黎第十大学)法国文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9年10月- 2011年9 月 巴黎新索邦大学(巴黎第三大学)对外法语专业硕士学位;

2005年9月- 2009年7 月 黑龙江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年9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法语教师;

2013年12月-2014年8月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法国人事务处 行政秘书。


研究领域

法国语言文学


讲授课程

基础法语


荣誉及奖励

2008年 获得法国驻华大使馆组织的《诗人的春天》比赛全国第四名

上一篇:李舒婕
下一篇:李勇

李湘容(讲师)

性别:女

职称:讲师

邮箱:lixiangrong603@126.com

教育背景
2012年9月- 2015年3月 上海外国语大学 法语语言文学 硕士学位
2006年9月- 2011年 7月 南京师范大学 法英双语专业 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5年7月 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中法学院 讲师
2011年10月-2012年5月 法国斯特拉斯堡KLEBER中学 助教


研究领域
法国文化


讲授课程
基础法语

上一篇:李湘容
下一篇:李远征

李勇(教授)

邮箱:s04085590@ruc.edu.cn



教育背景

2004年08月- 2007年8月 香港中文大学 统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

2001年08月- 2004年8月 东南大学 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

1996年08月- 2000年8月 南京师范大学 数学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5年08月- 2016年03月 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研究院 院长助理

2013年01月- 2015年07月 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研究院 金融系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年01月- 2013年07月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财务投资系 副教授

2007年08月- 2010年01月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财务投资系 讲师

研究领域

金融计量经济学、量化投资、资产管理

讲授课程

《金融学》、《计量经济学》、《基金投资》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5年 《大数据金融》 电子工业出版社

(二)论文

1. Chen,zhiyuan, Li,Y. and Zhang,J. (2015). The Bank-firm Relationship: Helping or Grabbing.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Forthcoming.

2. Li,Y,Li,. (2015). Forecasting copper futures volatility under model uncertainty. Resources Policy, 46(2), 167–176

3. Li,Y,Liu,X. Yu,J. (2015). Bayesian chi-squared test for hypothesis testing.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89(1), 54–69.

4. Chong,T.L., Ding,Y. and Li,Y. (2015). Executive stock option pricing in China under stochastic volatility. Journal of Future Market, 35(10), 953–960,

5. Zeng,Tao, Li,Y, Yu,J. (2014). Robust deviation information criterion for VAR models. Advance in Econometrics, 3,615-637

6. Li,Y.,Zeng,T. and Yu,J. (2014). A new approach to Bayesian hypothesis testing. Journal of Econometrics,178(3), 602-612. (经济学顶级期刊)

7. Liu,X.B. and Li,Y. (2014). Bayesian testing volatility persistency for stochastic volatility models with jumps. Quantitative Finance,14(8), 1415–1426.

8. Li,Y. Zhang,J. (2014). Bayesian testing for jumps in stochastic volatility

models with correlated jumps. Quantitative Finance, 14(10), 1693–170

9. Zhou,Y.H. Ni,Z.X. and Li,Y. (2014). Quantile Regression via the EM Algorithm. 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 Computation and Simulation, 43, 2162–2172

10. Pan,Q. and Li,Y. (2013). Testing volatility persistency on Markov switching stochastic volatility models. Economic modelling,35,45-50.

11. Li,Y.Huang,W.and Zhang,J. (2013). Forecasting the volatility for Chinese market under model uncertainty. Economic modelling,35,231-234.

12. Zhang,J.Y.,Li,Y. and Chen,Z.M.(2013). Unit Root Hypothesis in the Presence of Stochastic Volatility, a Bayesian Analysis. Computational Economics,41,89-100.

13. Li,Y., Yu, J. (2012). Bayesian hypothesis testing in latent variables model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166,237-246. (经济学顶级期刊)

14. Li,Y., Chong, Tai-Leung, ZhangJ. (2012). Testing for a unit root in the presence of stochastic volatility and leverage effect. Economic modelling,29(5),2035-2038.

15. Li,Y., Peng,F.P,Xu,H.F. (2012). Bayesian testing for asset volatility persistency on multivariate stochastic volatility model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Finance,2, 83-89.

16. Chen,J., Lin,J.G. and Li,Y. (2012). Bayesian analysis of student t linear regression with unknown change-point and application to stock data analysis. Computational Economics,40(3), 203-217.

17. Lin,J.G., Zhu,L.X., Cao,C.Z. and Li,Y. (2011). Tests of heteroscedasticity and correlation in multivariate t regression models with AR and ARMA error. Journal of Applied Statistics, 38(7), 1509-1531.

18. Li, Y., Ni, Z. X., Zhang, J. (2011). An efficient stochastic simulation algorithm for Bayesian unit rooting in stochastic volatility model. Computational Economics, 37,237-248.

19. Li, Y., Ni, Z.X, Lin, J.G. (2011). A stochastic simulation approach to model selection for stochastic volatility models. 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 Computation and Simulation,40, 1043-1056.

20. Li, Y., Wang, H. Z. (2010). Bayesian analysis for finite mixture in non-recursive non-linea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British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Psychology, 63(2), 361-377.

21. Li, Y., Lin, J.G. (2009). Heteroskedasticity diagnostics in two-phased linear regression. Journal of Statistical Computational and Simulation, 79(7), 923-938.

22. Lin, J.G., Li, Y. (2008). Testing for departures from nominal dispersion in generalized nonlinear models with varying dispersion and/or additive random effects. Journal of Statistical Computational and Simulation, 78(10), 925-939.

23. 李勇,孙瑞博,王贵银. (2012). 厚尾金融时间序列的贝叶斯单位根检验. 《数理统计与管理》,31(177),188-194.

24. 张杰,周晓艳,李勇. (2011). 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中国企业R&D? 《经济研究》第8期

25. 李勇、倪中新、周影辉 (2010). 具有结构变化的资产定价模型的贝叶斯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检验,《中国管理科学》第2期

26. 张杰、李勇、刘志彪 (2010). 制度对中国地区间出口差异的影响,《世界经济》第1期

27. 张杰、李勇、刘志彪 (2010). 外包与技术转移:基于发展中国家异质性模仿的分析,《经济学季刊》第4期

28. 张杰、李勇、刘志彪 (2009). 出口促进中国企业生产率提高吗?《管理世界》第12期

29. 彭方平,李勇 (2009). STAR-GARCH模型与股票市场投资策略非线性. 《数理统计与管理》,第4期,723-729

30. 张杰、李勇、刘志彪 (2008). 出口与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率,《管理世界》第11期

31. 李勇、倪中新 (2008). 具有结构变化的CAPM的阶段异方差和自相关性的调整LM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2期32. 李勇、倪中新 (2008). 金融ARCH时间序列的贝叶斯模型比较,《中国管理科学》第6期

(三)科研项目

2012 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技术的资产波动率预测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主持人,56 万

2009 金融随机波动模型的贝叶斯单位根检验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主持人,17.2万

2009 金融随机波动模型的贝叶斯模型比较方法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主持人,5万

学术及社会兼职

盘古智库 学术委员

荣誉及奖励

2015年 教育部 自然科学技术二等奖

上一篇:李勇
下一篇:林承铎

李远征(副教授)

职称:副教授

邮箱:liyuanzheng58@163.com

教育背景

1977-1979 在辽宁省锦州第一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读书

1981-1985在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

1989-1991在英国沃威克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获文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2- 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中法学院 英语教师
2009.3-2013.3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 中方院长
1998.1-2004.9 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 英语系 副系主任
2004.9-2009.3 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生教学部 英语教师
1985.8-1989.9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系 系主任助理
1991.1-1998.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 教研室主任

研究领域

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英语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讲授课程

英语专业翻译, 精读,阅读,听力,研究生英语读写, 研究生英语听说, 英语专业四级辅导, 硕博英语读写辅导等。

荣誉及奖励

1992年 北京林业大学 教学基本功大赛 二等奖
1996年 北京林业大学 “十大师德标兵”
1999年 在中国人民大学 优秀班主任

上一篇:李远征
下一篇:林婷

林承铎(讲师)

职称:讲师

邮箱:linchengto@ruc.edu.cn

教育背景(Educational Background)

2004年9 月-2008年7 月 北京大学法学院 民商法博士;

(2004.9-2008.7: Ph. D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at Law School, Peking University)

2007年1 月- 2008年8 月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法学院 欧洲知识产权法硕士;

(2007.1-2008.8: Master of Europ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in Law School, Stockholm University)

2002年8 月- 2003年11 月 美国天普大学比斯利法学院法学硕士(LL.M);

(2002.8 -2003.11: LL.M i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Law at Temple University Beasley School of Law (PA, U.S.A))

1998年9 月- 2002年7 月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法学学士;

(1998.9-2002.7: Bachelor in Economic Law in Civil, Commercial and Economic Law School,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工作经历(Working Experiences)

2014年9月至今 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副教授;

(2014.9-Now: Associate professor in International College (Suzhou Research Institute),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0年9 月- 2014年8 月 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讲师;

(2010.9-2014.8:Assistant professorin International College (Suzhou Research Institute),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2008年9 月- 2010年7 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讲师;

(2008.9-2010.7: Post-doctor (assistant professor) at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研究领域(Research Area)

担保法、金融机构合规及法律风险防范、内部控制、合同法、侵权法

(Secured law, Legal Compliance and legal risk prevention, internal governance, Law of Contract, Tort Law)

讲授课程(Teaching)

经济法,操作风险、内控、合规及金融法律风险防范

(Economic law, Operational risk, internal governance, legal compliance and financial legal risk prevention)

代表性学术成果(Publications)

(一)著作(Books)

2009年《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Lin Chengto (2009): Study on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Shareholders’ Withdrawal Mechanism. 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Press.301 pp.

(二)教材(Textbooks)

1.2012年《经济法实务》(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编并负责第四章 合同法部分);

Lin Chengto (2012) in charge of 4th chapter: Economic Law. Beiji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

2.2010年《商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Lin Chengto (2010): Business Law— an Introduction. Beiji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

(三)工具书(Reference book)

2010年《工伤法律小全书》法律出版社。

Lin Chengto (2010): The Industrial Injury Remedy Reference Book. Beijing. Law Press.

(四)论文(Papers)

1. 2013年《细化衡量精神损害赔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5月29日;

Refinement and measurement of moral damage compensation, CSSTODAY,2013-05-29.

2. 2013年《善意相对人撤销权的正当性检讨—以我国《合同法》第47条、第48条为基点》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The legitimacy analyzing to good faith contrary party’s right of rescission based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Jour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3-01.

3. 2013年《论关键词推广服务中搜索引擎服务商的责任》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The liability of search engine provider about keywords popularize service,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Journal(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3-01.

4.2012年《论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适用困境》法学杂志,2012年第3期;

The application difficulties to couple’s conventional property system, Law Science Magazine, 2012-03.

5.2012年《中德侵权责任法一般条款比较》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general article of tort law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Social Science, 2012-03.

6.2011年《侵权责任法归责体系的博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9月27日;

The gamble of imputation system of Tort Liability Law,CSSTODAY, 2011-09-27.

7. 2011年《农村私有房屋法律适用问题解析—以登记与抵押问题为基点》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02期(合作第一作者)。

The analyzing to application problem of rural private house based on register and mortgage problem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03.

(五)科研项目(Research Project)

1. 2012年<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构成要件该当性重构>北京市哲学社科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青年项目;

a. Lin Chengto (2012);

Project name: The youth program of “12-5” planning program of Beijing Planning Office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topics: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mposing elements to general article of Tort Liability Law

2. 2011年<网路著作权纠纷解决机制—以WIPO反规避条款为基点>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期刊论文发表培育项目。

b. Lin Chengto (2011):

Project na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published program of Research Foundation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Research topics: Internet copyright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Based on the anti-circumvention provisions of the WIPO.

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校友会理事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lumni Council

荣誉及奖励

1.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十佳班主任”;

2014:“Top 10 Class Advisor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2.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2013: second prize, The 7th Youth Teacher’s Basic Teaching Skill Contest

3.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教学优秀奖;

2013:Teaching award of Suzhou Campus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3.2012年苏州工业园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2012:Excellent educator of SIP

4.2010年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学者资助;

2010: DAAD Exchange Scholar Award

5.2009年中国博士后基金二等资助。

2009: China Post-Doctor Research Award

上一篇:林承铎
下一篇:刘瑞

林婷(讲师)

性别:女

职称:高级讲师

邮箱:velating@sina.cn

教育背景

2007年9月- 2009年6月 上海外国语大学 法语专业硕士学位;

2003年9月- 2007年6月 厦门大学 法语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2年9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法语教师;

2009年3月-2012年9月 上海新东方学校 法语教师。


研究领域

教学法、翻译


讲授课程

法语精读,法语视听说、TCF/TEF备考、法语专业四级备考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译著

2011年《智慧书》(康斯坦丁•冯•巴洛文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改变的勇气》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教材

2021年 《新大学法语2》教学参考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论文

2021年《音乐素养对法语听写影响的实证研究》 《现代交际》2021年第17期


荣誉及奖励

2014年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教学优秀奖;

2014年 苏州工业园区2013-2014年度优秀教育工作者。

2014-2015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二等奖”及“最佳演示奖”

2021-2022学年“中法学院办学十周年”宣传工作专项奖

上一篇:林婷
下一篇:刘晓艳

刘瑞(教授)

职务:教授

邮 箱:liurui01@ruc.edu.cn

教育背景
1992年9月- 1996年6月 中国人民大学 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博士学位
1987年9月-1991年6月 中国人民大学 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 硕士学位
1978年9月-1982年6月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计划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5年11 月- 经济学院 党委副书记
2009年8月-2015年10月 经济学院 副院长
2003年6月-2009年7月 国民经济管理系 主任
2002年10月-2003年5月 发展规划处 副处长
1999年7月- 聘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996年12月-2001年7月 国民经济管理系 副主任
1992年7月-1999年6月 聘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1987年6月-1992年6月 聘任中国人民大学讲师


研究领域
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宏观调控,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社会发展与政策


讲授课程
国民经济管理学,政府经济管理行为分析,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国民经济学前沿,国民经济学主文献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6年 《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年 《中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演变与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年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首都经济结构调整路线图》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年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理论,实践与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 《政府经济管理行为分析》 新华出版社

(二)译著

(三)教材
2009年 《国民经济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9年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 《国民经济管理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社会发展中的宏观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一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国民经济管理学》(第一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 《社会发展计划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四)论文
2017 《我国五年中期规划的绩效与理念》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第1期
2016年 《"一带一路"战略的区位路径选择与化解传统产业产能过剩》 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1期
2015年 《“一带一路”战略下人民币区域化的路径选择》 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11期
2015年 《从“三步走”到“一带一路”:习近平的国家经济战略创新》 企业经济2015年第9期
2015年 《我国传统产业调整效应评估》 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2015年 《首都经济圈八大经济形态的比较与启示:伦敦、巴黎、东京、首尔与北京》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5第1期
2015年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再估计》 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1期
总130
2014年 《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05期上
2014年 《中国对外经贸格局变化及其政策展望》 桂海论丛2014年第1期
2014年 《打造中国式市场经济的升级版》 企业经济2014年第1期
2013年 《中国新一轮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0期
2013年 《中日韩建立共同自由贸易区需要勇气和智慧》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2013年 《我国银行业高盈利问题辨析》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第2期
2013年 《让机制推动宏观调控指挥棒》人民日报2013年04月02日
2012年 《中韩经贸总额未来十年突破万亿美元的可能性及条件》 韩人经济(韩国)2012年第4期
2012年 《邓小平的改革定型思想与中国经济定型》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1期
2011年 《我国宏观调控目标再认识》企业经济2011年第12期
2011年 《积极发挥国有经济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企业经济2011年第10期
2011年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流派、范式及中国的组合选择》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4期
2010年 《从“国进民退”之争看国企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第3期
2010年 《对“国进民退”争议的反思》 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5期
2010年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现状及前瞻》经济前瞻(台湾)2010年第7期
2010年 《中国十二五规划综论》经济前瞻(台湾)2010年第7期
2010年 《宏观调控:我国市场经济管理的理论创新》 光明日报2010年4月11日
2010年 《开发型国家:日本模式与中国模式之比较》 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2期
2010年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对G20应当持有的基本立场》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
2009年 《论宏观调控的绩效评估、法制建设与行政问责》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2009年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韩经贸关系调整及对策》国际贸易探索2009年第3期
2008年 《30年来国家计划管理实践与理论互动:从计划到规划》政治经济学评论2008年第2期
2008年 《我国西部服务业比重“虚高”吗?》 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11期
2008年 《从计划到规划:30年来国家计划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互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008年 《中国经济奇迹的标志性与持续性》韩中社会科学研究(韩)2008年第6期
2008年 《中国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性与艰难性》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2008年 《论宏观调控的法理基础》政治经济学评论2008年第1期
2007年 《中国经济定型之后社会转型若干问题》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006年 《宏观调控的定位、依据、主客体关系及法理基础》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5期
2004年 《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定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004年 《奥运会对北京制造业的影响效应》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8期
2003年 《我国潜在总供给测算与社会生产能力利用状况评估》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2003年 《政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3期
2002年 《中韩建交10年经贸关系分析》 New Asia(韩国)2002年第10期
2001年 《中国现代化标准探讨》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2001年 《政府人是公共人而非经济人》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000年 《国民经济动员指标体系三探:适度动员规模指数》 军事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
1999年 《国民经济动员指标体系再探:宏观决策指标体系》 军事经济研究1999年第12期
1999年 《知识经济能否成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999年 《国民经济动员指标体系初探》 军事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1998年 《北开厂管理模式对国企改革的启示》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8年第5期
1997年 《社会主义经济分析没有经济人的位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996年 《论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6年第5期
1993年 《韩国的“经济奇迹”与宏观计划》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
1992年 《中国经济第三次调整效应的实证分析》 财经科学1992年第1期
1991年 《中国宏观计划人员素质分析》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1年第3期

(五)科研项目
2016年 我国中期发展规划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
2013年 推进首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009年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妇女儿童援助行动的社会经济政策协调研究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重点项目
2007年 科学发展观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体现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006年 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研究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重点项目
2005年 北京市现代制造业带动服务业发展机遇研究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项目
1999年 国家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十五”规划项目
1998年 国民经济动员指标体系研究 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重点项目
1992年 调整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作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 会长

荣誉及奖励
2008年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理论、实践、案例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 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8 年 上海管理科学院学术委员会、《解放日报》理论评论部、《文汇报》理论部 “改革开放与发展三十年”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2007年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增长的持续性 中共中央编译局、《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社 优秀论文奖
2005年 国民经济管理学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 优秀教材一等奖
2005年 陈云的综合平衡新解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优秀论文奖
2003年 政府组织规范化管理探讨 北京行为科学学会 优秀科研论文三等奖
2001年 社会实践组织与实习基地建设北京市政府 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年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的建设北京市政府 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0年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社会发展战略中的体现国家计委 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 论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 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 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8年 京郊三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北京市政府 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年 论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北京行为科学学会 优秀论文二等奖
1997年 宝山钢铁公司教育基金 优秀教师一等奖
1996年 全国社会发展纲要国家计委 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 中国宏观计划人员素质分析 北京行为科学学会 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5年 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不能替代的领域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 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990年 社会发展计划学全国高校计划学研究会 优秀科研成果奖

上一篇:刘瑞
下一篇:刘正凯

刘晓艳(副教授)

职务:副教授

邮 箱:xyliu@lsec.cc.ac.cn,liuxiaoyan222@ruc.edu.cn

性别:女

民族:蒙古族

出生日期:1971年1月22日

婚姻状况:已婚

联系电话:13552290765


学历学位:

1988年9月—1992年7月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

1992年7月获得学士学位

1992年9月—1995年7月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

1995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

1998年9月—2001年6月 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2001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5年7月—1998年7月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 助教

1998年7月—2001年12月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 讲师

2001年12月—2004年10月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学院副教授

2001年9月—2001年12月 西班牙马德里大学 访问学者

2003年9月—2005年7月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博士后

2006/9-2007/3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访问学者

2005/09— 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 副教授


主持和参加的科研基金项目

  1. 国家基金委数学天元基金 (独立承担)

    强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保结构算法

    项目号201546000 (2003. 1-2004.12)

  2. 中国博士后基金(第三十五批)(独立承担)

  3. 东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独立承担)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07.1-2009.12)多辛几何算法应用于量子系统的研究

    参加的项目

  1. 973项目 Special Founds for Major State Basic Research
    Projects大规模科学计算研究中的子课题

    项目号1999032802(1999.10-2003.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薛定谔方程的保结构算法及其在激光原子物理中的应用

    项目号10171039( 2002.1-2004.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金融模型参数校准反问题及数值分析与应用 (2016.1-2019.12)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不光滑及耗散系统的多辛几何算法 (2019.1-2022.12)


    已发表的文章

  1. Xiaoyan Liu, Guiqin Li, Xueshen Liu, Yingkui, Mu Yi Wang, Peizhu Ding, Gauss Numerical Inversion for Use in Computing the Radiation Field from a Cylindrically-Symmetric Radiation Source, Radiation Chemistry and Physics, 61(2),2001,93-98. (SCI)

  2. Xueshen Liu, Xiaoyan Liu, Zhongyuan Zhou, Peizhu Ding, and Shoufu Pan, Numerical Solution of One-dimensional Time-independent Schrödinger Equation by Using Symplectic Sche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ntum Chemistry, 79(6), 2000,343-349. (SCI)

  3. Gao Yiming, Liu Xiaoyan, Some New Criteria for Generalized Diagonally Dominant Matrices and M-matrices, Intern. J. Computer Math. (75)2000, 271-282. (SCI)

  4. V.M.Perez-Carcia, Xiaoyan Liu, Numerical methods for the simulation of trapped nonlinear Schrödinger system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144(2003)215-235 (SCI)

  5. Xueshen Liu, Li-wei Su, Xiaoyan Liu, Peizhu Ding, Numerical Solution of Two-dimensional Time-independent Schrödinger Equation by Using Symplectic Sche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ntum Chemistry, 83(5), 2001,303-309. (SCI)

  6. 刘学深,刘晓艳,杨玉军,丁培柱,朱颀人,辛格式在强激光场一维模型问题计算中的应用,强激光与粒子束,14(1), 2002, 21-25.(EI)

  7. 刘晓艳,刘学深,周忠源,丁培柱,1维强场模型研究中的非齐线性正则方程的辛算法,计算物理,Vol 19(1), 2002, 62-66. (EI)

  8. 祁月盈,刘晓艳,丁培柱,强激光场中一维原子的渐近边界条件,计算物理,20(5),2003,377-380。(EI)

  9. 刘晓艳,刘学深,丁培柱,时间相关外场中量子系统的辛算法, 计算物理,Vol 20(2), 2003, 127-129 (EI)

  10. 刘晓艳,刘学深,杨玉军, 丁培柱,应用辛算法计算强激光场中的一维氢原子,原子核物理评论, 19(Supp.),2002, 134-137.

  11. 刘晓艳,刘学深,周忠源, 丁培柱,按模方守恒优化量子系统的显式辛格式,山东师大学报,15(3), 2000, 263-264.

  12. 刘学深,刘晓艳,丁培柱,应用辛格式求解1维定态Schrödinger方程,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7(3),2000, 553-555.

  13. 高益明,邵新惠,刘晓艳, 论几类广义对角占优阵, 高校计算数学学报 Vol.20.No.4 (1998).

  14. Xueshen Liu, Xiaoyan Liu, Peizhu Ding, Symplectic Scheme In the Calculation of 1-Dimensional Model of Strong Field, Chinese Science Abstracts, 6(8), 2000, 994-995.

  15. 刘学深,刘晓艳,丁培柱,一个1维强场问题计算中的辛格式,山东师大学报,15(3), 2000,231-233.

  16. 刘学深,祁月盈,刘晓艳,丁培柱,周忠源, 强场物理中定态Schrödinger方程的辛算法,原子核物理评论, 19(Supp.),2002, 137-147.

  17. Xiaoyan Liu , Peizhu Ding, Jialin Hong, Lijin Wang, Optimization of Explicit Symplectic Schemes for Time-Dependent Schrödinger Equations , Computers &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 50(2005) 637-644. (SCI)

  18. Qi Yueying, Liu Xueshen and Liu Xiaoyan Ionization of 1-D model atom in an intense laser field based on asymptotic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symplectic algorithm J.Mathematics Chemistry 2006

  19. Hong Jialin, Liu Xiaoyan and Li Chun Multi-symplectic Runge-Kutta-Nyström Methods for Nonlinear Schrödinger Equations with Variable Coefficient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22-JUN-2007

  20. Dong Qiao-Li, He Songnian, Liu Xiaoyan, Rate of convergence of Mann, Ishikawa and Noor iterations for continuous functions on an arbitrary intervals,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13:269, 2013

  21. Bai Jiejiang,Li chun,Liu Xiaoyan, Weak multi-symplectic reformulation and geometric numerical integration for the nonlinear Schrödinger equations with delta potentials IMA J. Numer. Anal., 2017, 00,1-31

    教学情况

    本科生课程:《计算方法》、《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积分》、《线性代数》《文科数学》

    研究生课程:《工程数学》、《微分方程数值解》


上一篇:刘晓艳
下一篇:卢达威

刘正凯(助理教授)

职务:助理教授

邮 箱:zhengkai.liu@siu.edu

教育背景

2014年8月- 2017年8月 南伊利诺伊大学 金融专业 金融学博士

2012年8月- 2013年7月 图卢兹经济学院 金融专业 经济学硕士

2009年9月- 2012年3月 东华大学 世界经济专业 经济学硕士
2005年9月- 2009年7月 东华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理学学士


研究领域

公司金融,投资


讲授课程

《国际金融》、《区域经济管理》

上一篇:刘正凯
下一篇:陆华

卢达威(讲师)

职务:讲师

邮箱:wedalu@163.com

教育背景

2012年 9月- 2015年7月 北京语言大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文学博士

2006年 9月 – 2009年 7月 华南师范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工学硕士

2002年 9月 – 2006年 7月 华南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5年 7月 – 2017年 6月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博士后

2009年 7月 - 2012年1月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 技术部副主任


研究领域

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语言学


讲授课程

现代汉语,教材分析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论文

2016年 《基于远监督的语义知识资源扩展研究》,中文信息学报,2016年第6期

2015年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标点句缺失话题的自动识别初探》,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5年第12期

2014年 《从广义话题结构考察汉语篇章话题认知复杂度》,中文信息学报,2014年第5期

2013年 《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展望》,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5期

(二)科研项目

2016年 “大数据下语义知识资源的覆盖度和扩展性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

2016年 “基于论元结构和物性结构的汉语词汇概念网络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面上资助项目


上一篇:卢达威
下一篇:吕楠

陆华(教授)

职务:教授

邮箱:13851428006@163.com

教育背景

2003年3月-2011年1日 东南大学伦理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1年9月-1994年7月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革命史专业硕士学位

1987年9月-1991年7月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4年8月-目前 东南大学军事教研室


研究领域

学校国防教育


讲授课程

本科生《军事理论》、《战略文化导论》

研究生《国防教育学》、《军事思想研究》、《国防教育学研究动态》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7年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百年发展史》 东南大学出版社

(二)教材

2017年 《军事理论教程》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三)科研项目

2015年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百年发展史研究”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学术及社会兼职

教育部第四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首届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首批入库专家

江苏省高教学会国防教育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


上一篇:陆华
下一篇:马光荣

吕楠(讲师)

职务:讲师

邮 箱:nalv9728@ruc.edu.cn

教育背景

2010年9月-2013年9月 香港大学 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系博士学位;

2008年3月-2010年3月 悉尼大学 社会工作研究型硕士学位;

2003年9月-2007年6月 武汉理工大学 社会工作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3年9月-现在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


研究领域

社会资本与老年人健康、体弱老人及其亲属照顾者、次级资料分析


讲授课程

社会工作评估、精神健康社会工作、高级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实验室I。


代表性学术成果

期刊论文

1. Lou, V.W.Q., Lu, N., Xu, L., & Chi, I. (2013). Grandparent–grandchild family capital and self-rated health of older rural Chinese adults: the role of the grandparent–parent relationship.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doi: 10.1093/geronb/gbt040


2. Lu, N., & Lou, V.W.Q. (2013). The burden of family caregiving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frail elders` family caregivers in Shanghai.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13(6), 20-24.


书籍章节

1. Lou , V. W. Q., & Lu, N. (2012). Soci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of older adults in Eastern Asia: a systematic review Social Support: Theory, Role of Gender and Culture and Health Benefits: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上一篇:吕楠
下一篇:孟庆轩

马光荣(讲师)

职务:讲师

邮 箱:grma@ruc.edu.cn

教育经历

2008年9 月- 2013年7 月 北京大学 经济学博士(直博)

2004年9月- 2008年7月 东南大学 经济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3年9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 讲师


研究领域

财政学、发展经济学


讲授课程

财政学、财政管理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6年 《转轨中的制度与经济增长——基于微观企业的视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论文

[1]马光荣、樊纲,《中国的企业经营环境:差异、变迁与影响》,《管理世界》2015年第12期

[2]毛捷、吕冰洋、马光荣,《转移支付与政府扩张:基于‘价格效应‘的研究》,《管理世界》2015年第7期

[3]杨盼盼、马光荣、徐建伟,《理解中国的经常账户失衡:2002-2008》,《世界经济》2015年第2期

[4]马光荣、周广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储蓄的影响》,《经济研究》2014年第11期

[5]马光荣、李力行,《金融契约效率、企业退出与资源误置》,《世界经济》2014年第10期。

[6]马光荣,《制度、企业生产率与资源配置效率》,《财贸经济》2014年第8期

[7]马光荣、刘明、杨恩艳,《银行授信、信贷紧缩与企业研发》,《金融研究》2014年第7期

[8]徐建炜、马光荣、李实,《个人所得税改善中国收入分配了吗》,《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9]马光荣、李力行,《政府规模、地方治理与企业逃税》,《世界经济》2012年第6期

[10]樊纲、王小鲁、马光荣,《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11]马光荣,《中国大饥荒对健康的长期影响》,《世界经济》2011年第4期

[12]马光荣、杨恩艳,《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创业》,《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

[13]马光荣、杨恩艳、周敏倩,《财政分权、经济开放与中国的地方保护》,《南方经济》2011年第1期

[14]马光荣,《财政分权、政府目标与公共品提供》,《经济评论》2010年第6期

[15]马光荣,《中国式分权、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6] "How Large is the Local Fiscal Multiplier? Evidence from Chinese Counti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16, forthcoming. (with Qingwang Guo and Chang Liu),

[17]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Local Fiscal Response to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 2016, forthcoming. (with Chang Liu)

[18] "Accounting for China’s Saving-Investment Imbalance Puzzle",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16, forthcoming. (with Jianwei Xu and Panpan Yang)

[19] “A Springboard into Politics: Do Chinese Entrepreneurs Benefit from Joining the Government-Controlled Business Associations",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5, Volume 36, Pages 166–183. (with Oliver M. Rui and Yiping Wu),

[20]“The Income Redistribution Effect of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What the Micro Data Say”,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 2015, , Volume 33, Issue 3, pages 488–498. (with Shi Li and Jianwei Xu)

[21]“Government Size and Firm Tax Evasion: Evidence from China”, Pacific Economic Review, 2015,Vol 20 Issue 2, pages 488–498. (with Lixing Li)

[22]“The Impact of Financial Constraints on Firm R&D Investment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SSCI), 2014, 65(3): 172-188. (with Enyan Yang and James Chu)

(三)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财政转移支付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微观机制”(起止日期:2015.1-2017.12)。

2、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舒缓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策略研究” (起止日期:2014.9-2016.9)。


学术及社会兼职

世界银行, 咨询顾问

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

杜克大学,访问学者

华夏新供给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担任《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评论》、China Economic Review、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等期刊匿名审稿人


荣誉及奖励

2014年,第三届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莫干山会议)三等奖

2014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上一篇:马光荣
下一篇:莫常红

孟庆轩(特聘教授)

职务:特聘教授

邮 箱:mengqingxuan@vip.sina.com

教育背景

斯坦福大学硕士、博士(金融);

清华大学硕士(计算机应用);

东南大学学士(控制工程);


工作经历

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特聘教授(2013-目前);

曾任教于美国宾州大学,北京大学等;


研究领域

产业金融,战略金融,决策工程


讲授课程

产业金融,战略金融,企业资本化与非线性扩张,公司金融战略。


代表性学术成果

1. 从产融结合到产融双驱:企业的资本化扩张模式,《国际经贸探索》,2011,1;

2. 出路在于产业金融,《南方日报》,2011,6,28。

科研项目:

1.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融资模式研究;

苏州工业园,国家商务部 (2013-2014);

2. “长三角”产业金融体系培育与发展,(2013-2014),人民大学。

荣誉及奖励


苏州金鸡湖国际科教领军人才奖(2014);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论文导师(2015);

斯坦福大学杰出学术成就奖;

斯坦福大学荣誉校友奖

上一篇:孟庆轩
下一篇:潘复琴

莫常红(助理教授、副编审)

职务:助理教授、副编审

邮 箱:mch555@ruc.edu.cn

教育背景

2009年9月-2013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5年9月-1998年7月,北京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1年9月-1995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8年7月-2014年9月,北京出版社,编辑

2014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


研究领域

纪录片、新闻传播


讲授课程

新闻理论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5年 《并非单行道——纪录片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关系透视》,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5年 《食野之蘋》,光明日报出版社


上一篇:莫常红
下一篇:彭丽红

潘复琴(讲师)

职务:讲师

邮 箱:pfq_sky2001@126.com

教育背景

2006年9月 – 2009年7月 英国邓迪大学 英语语言教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9年9月 – 2003年7月 华东地质学院 经贸英语专业学士学位;

培训:

2006年12月 获得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ESOL培训证书;

2004年8月 获得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 Auckland Institute of Studies)大学英语教师培训认证。


工作经历

2011年8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 教师

2008年7月 – 2011年7月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 副主任

2003年8月 – 2008年6月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主任助理


研究领域

EFL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英语语言教学


讲授课程

《大学英语读写》,《研究生公共英语》,《高级英语视听说》,《金融专业英语选读》等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教材

2011年8月 《英语策略技能实训教程》副主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年6月 参编《实用英语阅读教程》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 参编《新编高职高专英语教程学习评价手册》1-3 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二)论文

2011年 《对问题英语课堂说“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二期;

2010年 《使用BBC英语学习资源开设习语选修课》,《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八期;

2010年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效能与原则》,《科教文汇》2010年第六期;

2010年 《社会心理学之预期与实现对教学的影响》,《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年第二期;

2009年 《温故知新 事半功倍-英语精读授课单元起始段教法探讨》,《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第八期。

(三)科研项目

2013年 参与《英语课堂动态平衡范式与效度检验研究》 省级项目


学术及社会兼职

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继续教育处 讲师


荣誉及奖励

2014年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教学优秀奖;

2013年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教学优秀奖;

2012年 江苏省第十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类) 三等奖;

2011年 第二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江苏赛区听说课组 一等奖;

2008年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优秀教职工;

2006年 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5年 苏州市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上一篇:潘复琴
下一篇:钱宗鑫

彭丽红(副教授)

职务:副教授

邮 箱:penglh@ruc.edu.cn

教育背景

2006年9月-2007年10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ampaign-Urbana)区域经济分析实验室访问学者;

2000年10月-2003年3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企业战略管理博士后

1996年9 月- 2000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专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0年9月-1993年6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6年9月-1990年6月山西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管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3年3月- 现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副教授

2012年9-2013年10月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宏观经济与金融处挂职副处长

2000年10月-2003年3月上海宝钢股份财务部成本管理处博士后工作

1993年6月-2000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研究领域

宏观经济分析、产业结构研究、科技金融、国际竞争力评价、国家竞争战略


讲授课程

经济学原理、国际经济学、国际竞争战略、国际商务统计、国民经济核算、投入产出分析、统计方法。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06年《结构调整与区域竞争》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6年《管理竞争力》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

2000年《企业竞争力理论与实正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二)教材

1999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三)论文

《关于商业银行加快发展科技金融业务的思考和建议》中国农业银行决策参考,全国首届科技金融征文,2013年12月

《关于进一步优化科技投融资机制的思考》中国投资咨询2013第7期

《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判定》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经济纵横2006年第6期

《国际竞争力决定未来增长》中国财经报2006第5期

《企业竞争力的管理与评价》中国经济技术发展优秀文集2003年10月

《中国企业竞争力的管理》管理科学文摘2002年第6期

《上市公司竞争能力的战略提升》管理世界2002年第1期

《国企竞争力孱弱症结何在》开放导报2001年第3期

《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行》管理科学文摘2000年第10期

《提升竞争力统领企业目标》环球市场2000年第12期

《国家国际竞争力发展模式研究》经济研究参考1999第106期

《论无形资产的宏观与微观核算》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四)课题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研究

中国农业银行科技金融发展研究

临港工业区投融资规划研究

北京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统计分析

开发性金融支持创投基金研究

永清开发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地方政府健康财政及财力分析与评价方法

经济结构调整与区域竞争力研究

房地产市场结构与发展战略研究

宝钢股份竞争力提升方案研究

宝钢EVA价值管理体系研究

首都国际竞争力发展研究

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理事

中国投资协会咨询委员会理事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专家

北京市政协委员,财政预算监督小组成员

北京市政府特约监察员

海淀区政协委员

海淀区政府特约监察员


荣誉及奖励

中国国际竞争力报告--科技竞争力主题研究,获第五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首都国际竞争力发展研究,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教材,获第五届全国统计科学优秀教材奖。

宝钢价值化管理实践,获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企业竞争力的管理与评价,获中国经济技术发展优秀文集优秀论文一等奖。

关于进一步优化科技投融资机制的思考和建议,获投融资领域顶层设计研讨会优秀论文。

关于商业银行加快发展科技金融业务的思考和建议,获全国首届科技金融征文一等奖。


上一篇:彭丽红
下一篇:邵倩兰

钱宗鑫(助理教授)

职务:助理教授

教育背景

2005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7年获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 国际贸易与欧洲经济一体化硕士学位;
2009年获荷兰蒂尔堡大学,研究型硕士学位;
201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世界经济学博士学位;
2012年获荷兰蒂尔堡大学, 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9-2012年,欧洲银行研究中心(EBC)青年研究员;

2011年,经济合作组织(OECD)经济学家/政策分析师;

2012年8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讲师。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二)论文
“China’s monetary policy and systemic risk,” (with Jianhua Gang), forthcoming in the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Regime dependent determinants of sovereign credit spread in China,” (with Qian Luo), forthcoming in the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Does tax policy affect credit spreads? Evidence from the US and UK,” (with Kan Ji),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Vol.43, 318-329, March 2015.
“Global Imbalance, Excess Liquidity and Financial Risk in China” in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Wim Meeusen (ed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1.
“中国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和主权债务风险的影响”,(与刚健华合著),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年第6期。
“治理通胀:行政干预还是市场手段-基于通货膨胀惯性的分析”, (与何青合著), 《经济研究》2013年增1期。
“通胀内在持续性与通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第5期。
“中国通货膨胀的历史度量、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投资研究》2010年第4期。
“中国的通货膨胀决定模型”,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刘元春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中国CGE模型与人民币升值”,(与刘元春合著), 《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一期。
“Risk-Adjusted Performance of Mutual Funds: Evidence from China, ” (with Jianhua Gang), under review.
“Do Speculative Bubbles Migrate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with Terence Chong, Qing He and Zhe Fei), under review.
“House Prices and Business Cycle in China: A DSGE Analysis,” (with Terence Chong and Qing He), under review.
“Sovereign credit risk, macroeconomic dynamics in Japan and contagion from global financial markets,” (with Wendun Wang and Kan Ji), under review.
“Oil Price and Fiscal Responses in China,” (with Chengsi Zhang and Xin Yu), under review.
“A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Monetary Policy Rules, Adverse Selection and Long-Run Financial Risk,” (with Hans Blommestein and Sylvester Eijffinger), CEPR Discussion Papers 8652, 2011.
“Animal Spirits in the Euro Area Sovereign CDS Market,” (with Hans Blommestein and Sylvester Eijffinger), CEPR Discussion Papers 9092, 2012.
“Globalization and the Output-inflation Tradeoff: New Time Series Evidence,” (with Sylvester Eijffinger), CEPR Discussion Papers 7718, 2010.

(三)科研项目
主权债务问题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主持)
通货膨胀的跨国传导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引进人才科研课题(主持)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产出缺口估计,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主持)
从“大缓和”到“大衰退”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的大反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要参加人)
人民币国际化系列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主要参加人)
人民币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主要参加人)
“新特里芬难题”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主要参加人)
国际房地产金融案例研究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主要参加人)
双市场均衡的商品房住宅价格决定机制与最优调控策略,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主要参加人)
人民银行保密项目(主要参加人)
银监会保密项目(主要参加人)
国家开发银行保密项目(主要参加人)

(四)学术会议与讲座
2015年,“货币政策与长期金融风险,”90th Western Economic Association, Honolulu, USA (西部经济学会年会, 美国火奴鲁鲁)。
2015年, “风险调整后的基金绩效评价:来自中国的例子,”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Emerging Financial Markets, Seoul, Korea (新兴市场经济学会、韩国高端科技研究所和韩国金融研究所联合会议,韩国首尔)。本人任投资学分会场主席。
2014年,“中国主权债务信用互换协议息差分区制决定因素”,12th Conference of the Eurasian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ociety, Singapore (欧亚经商学会,新加坡)。本人任汇率分会场主席。
2013年,“税收政策是否影响信贷息差: 英美比较研究”, 69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Public Finance, Taormina, Sicily, Italy (国际财政学会, 意大利淘米那)。
2013年, “治理通胀:行政干预还是市场手段-基于通货膨胀惯性的分析”, 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经济研究杂志编辑部,北京。
2010年,“全球化与通货膨胀产出替代”, 6th Colloquium on Modern Tools for Business Cycle Analysis, Eurostat (欧洲统计局, 卢森堡)。
2010年, “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和中国金融风险”, Conference on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the Proces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European Parliament(欧洲议会, 比利时布鲁塞尔)。
2009年,“全球化与通货膨胀产出替代”, 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


社会兼职及荣誉

2012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
2012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投资与房地产研究所研究员;
2013至今,《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编委;
2013至今, 蒂尔堡大学中国校友会理事;
2015年, 中国银行国际战略研究所访问学者;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中英文期刊匿名审稿人。


上一篇:钱宗鑫
下一篇:孙文凯

邵倩兰(讲师)

性别:女

职称:讲师

邮箱:cecilesql@hotmail.com

教育背景

2012年9 月- 2014年9 月 里昂第二大学 对外法语教学 硕士

2011年9 月- 2012年6 月 克莱蒙第二大学 法语进修

2006年9 月- 2011年9 月 南京师范大学 法语(法英双语)学士

工作经历

2019年9月起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中法学院 法语讲师

2014年9月 – 2019年8月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法语教师

研究领域

对外法语教学法

讲授课程

法语精读,法语视听说

上一篇:邵倩兰
下一篇:汤金松

孙文凯(副教授)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邮箱:sunwk@ruc.edu.cn

教育背景

2003年9月-2008年7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量经济学博士。

1999年9月-2003年7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1年9月-2012年9月,UC Berkeley访问学者(合作教授为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Daniel McFadden)。

2011年9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2008年9月-2011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研究领域

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讲授课程

微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1年,《中国农村收入流动与劳动力流动》,兵器工业出版社

(二)教材

2015年,《劳动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年,《中级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九、十章)

(三)论文

2015, Minimum wage effects on employment and working time of Chinese workers——evidence based on CHNS, IZA Journal of Labor & Development, 2015, 4:19. DOI 10.1186/s40175-015-0046-2

2015, Health Consequences of Rural-to-Urban Migration: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in China, Health Economics, DOI: 10.1002/hec.3212

2014. Economic Returns to English Proficiency for College Graduates in Mainland China,ChinaEconomic Review, 30:290-300

2014.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Registered and Investigated Unemployment in Urban China, China and World Economy, 4: 40-59.

2014,Income Inequality and Mobility of Rural Households in China from 2003 to 2006.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6(1), 73-91.

2013, Is Urban China’s CPI Underreported? Chinese Studies, 12(4), 149-151

2013,Do Relative Income and Income Inequality Affect Consumption? Evidence from the Villages of Rural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49(4), 533-546.

2012, Do government actions affect social trust?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49(4): 447–457.

2012, The Evolutionary Pattern of Global Imbalance: Evidence from Cross Country Data from 1970 to 2010. Global Economic Review, 41(4):361-377.

2012. Does Life Expectancy Affect Private Educational Input in China? China & World Economy, 4, 37-55.

2012. How free do people feel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A study in urbanChina,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19:12, 1165-1169

2011. Liquidity Constraints, the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Global Economic Review, 40:4, 409-419

2016,政府制定经济目标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接受待发表

2016父母外出务工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基于微观面板数据的重新考察,《经济学(季刊)》第2期

2016,行业分割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1期

2015,人口老龄化、养老金与国际资本流动:影响机制与实证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年第10期

2015,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年第4期

2015,学生干部经历对收入有影响么?《统计研究》2015年第5期

2015,中国城市规模效应检验,《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年第2期

2014,当前大学生实际失业率及微观决定机制研究,《劳动经济研究》,2014年第5期

2014,政府支出结构、居民消费与社会总消费——基于中国2007-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经济学家》2014年第10期

2014,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间数量关系解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年第1期

2013,民营银行进入后扮演的金融角色,《现代商业银行》,2013年10月

2012,相对收入对外出务工的影响:来自中国农村的证据,《世界经济》,2012年第5期

2011,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主体探讨,《现代商业银行》,2011年10月

2011,基于几种自有住房处理方法的我国城镇CPI重新估计,《世界经济》2011年第8期

2011,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兼评中国特色,《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4期

孙文凯,周业安,居民呼吁方式的影响因素——基于城市居民调查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第1期

2011,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2010,资本回报率对投资率影响——中美日对比分析,《世界经济》2010年第6期

2010,农信社改革对改善金融支农的政策效应评估——基于全国农户调查面板数据的倍差法分析,《金融研究》2010年第3期

2009,长假制度一定能促进消费么——论假日消费的“陷阱”,《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8期

2009,消费金融对经济的影响——美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开放经济学评论》2009年第1辑

2008,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2008,影响腐败程度的权力和个人因素,《经济科学》2008年第2期

2007,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2006,拍卖形式创新——分阶段拍卖的理论与应用,《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12月

(四)科研项目

农民工外出务工地点选择问题研究(2010-201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农民工流动的健康效应研究(2014-2016),中国人民大学品牌计划项目

老龄化应对措施的国际经验(2014-2016),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

荣誉及奖励

2014年,中国农村发展基金会优秀论文提名奖

2013年,周诚经济学奖-不动产经济学奖二等奖。

2010年中金优秀博士论文奖二等奖。

2010年中国农村发展基金会优秀论文提名奖;

2009年“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优秀论文提名奖;

上一篇:孙文凯
下一篇:田鑫

汤金松

性别:女

邮箱:pauline_tjs@sina.com

教育背景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获管理学(教育学)博士学位。曾接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箱庭)疗法、萨提亚(Satir)心理治疗、精神分析、团体辅导等培训

研究领域

为大学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识课程。研究领域有:大学与社会适应、就业与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压力和情绪管理、恋爱家庭等。

上一篇:汤金松
下一篇:王雯馨

田鑫(讲师)

性别:男

职称:讲师

邮箱:tian@ruc.edu.cn;tianxincn@hotmail.com

教育背景

2007年4月- 2010年3月 日本京都大学 现代经济与管理专业 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4年10月-2006年9月 日本朝日大学 管理学专业 管理学硕士学位

1999年9月-2003年8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0年8 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 副教授(2017年7月)

2010年3月- 2010年7月 日本京都大学GCOE研究员

研究领域

企业国际化管理、战略管理、产业经济、低碳经济

讲授课程

跨国公司管理、战略管理、管理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3年 《低碳商机》 石油工业出版社(合著)

2012年 《中国低碳经济年度发展报告(2012)》 石油工业出版社(合著)

2011年 《中国低碳经济年度发展报告(2011)》 石油工业出版社(合著)

(二)教材

2012年 《新兴产业知识干部学习读本》 中国人事出版社

(三)论文

2015年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中小制造企业业绩转向研究:基于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物价 2015年第9期(合著)

2015年《信用风险转移与金融稳定性:一个文献综述》 现代管理科学 2015年第8期(合著)

2015年 《丰田汽车跨国经营模式研究》 现代管理科学 2015年第4期

2015年 《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物价 2015年第1期

2015年 《新能源汽车模块化及对产业价值链的影响:基于产品架构理论的分析》 现代管理科学 2015年第1期

2014年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日本研究 2014年第4期

2014年 《中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中国物价 2014年11期

2010年 《自動車産業における分業:トヨタグループにおける完成車生産のアウトソーシング》 産業学会研究年報 2010年第1期

2010年 《自動車産業における機能別マザー工場制:トヨタグループ組織間分業の視点からの考察》 アジア経営研究 2010年第1期

2009年 《日本マザー工場の生産調整バファー機能:トヨタ自動車グローバルリンク生産体制に対する考察》 世界経済評論 2009年第8期

(四)科研项目

2015年 “区域经济演进和转型问题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参与)

2014年 “苏州工业园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指标体系” 政府项目(主持)

2014年 “基于国际可比的中国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调查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主持)

2014年 “苏州工业园区金融发展报告2014苏州工业园区金融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 政府项目(参与)

2014年 “当前经济环境对苏州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政府项目(参与)

2013年 “苏州工业园区二十年发展回顾” 政府项目(参与)

2013年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融资模式研究” 政府项目(参与)

2012年 “关于设立驻东京办事处可行性的研究” 政府项目(参与)

2011年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主持)

荣誉及奖励

2015年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教学优秀奖

2015年 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2014年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先进个人

2013年 中国人民大学十佳班主任

2013年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

2013年 《中国低碳经济年度发展报告(2012)》(合著) 第二十三届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著作(行业部级)二等奖

2009年 日本政府国费奖学生

上一篇:田鑫
下一篇:王向明

王雯馨(高级讲师)

性别:女

职称:高级讲师

邮箱:wenxin17@126.com

教育背景

2011年9月-2014年6月 南京师范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6年9月-2011年6月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英双语专业

2009年2月-2009年7月 法国高等对外贸易大学交流

工作经历

2014年9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法语教师

研究领域

法语语言文学翻译方向

讲授课程

《初级法语》、《法语视听说》、《法语翻译》

代表性学术成果

2014年 翻译《什么重要》发表于《译林》

2013年 翻译《多余的话——一个投身政治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自传》 发表于《瞿秋白研究文丛》

上一篇:王雯馨
下一篇:王友华

王向明(教授)

性别:男

职称:教授

邮箱:wxm1900@163.com

简介

王向明、男、汉族、1957年11月生,云南建水人,中共正式党员。

1983年9月至1999年7月,先后担任云南中医学院团委副书记、书记和昆明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校党委办公室主任,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校机关党总支书记等职务。同时,从1983年起一直兼任学校德育教研室主任等教学职务,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线教学工作。

1999年9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毕业留校到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任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党校特聘教师。兼任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组主要成员,团中央“全国大学生骨干培训学校”导师,北京市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专家团成员。

教育背景

1976年6月参加工作。1983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获中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获法学第二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除学历教育外,还曾于1991年结业于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第三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999年结业于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第十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999年9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时政及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等。

荣誉奖励

1、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全国教育总工会,1996年。

2、全国普通高校百名“两课”优秀教师——中宣部教育部,1997年。

3、主讲《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2002年入选教育部高校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示范片。

4、北京市优秀理论报告(党课)2003年“灵山杯”一等奖——北京市委宣传部

5、北京市优秀理论报告(党课)2004年“灵山杯”二等奖——北京市委宣传部

6、2004年,《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建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7、200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

8、主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07年入选教育部高校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示范片。

9、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中国人民大学党委,2008年7月。

10、2008年12月,《研究性互动式教学法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获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1、2008年12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获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2、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2009年2月。

13、2010年12月主讲党课《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入选北京市教育工委“北京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精品一课”。

14、2012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组主要成员工作贡献》荣誉证书。

15、2012年9月,北京市教育工委、北京市教育工会授予“北京市师德标兵”。

代表性成果

科研项目:

1.主持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科研课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已结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专著,30万字。

2.主持中宣部思想政治研究会委托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子课题《论时代精神的重大意义》,已于2007年10月结题。

3.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门课“研究制作》,已于2007年结题。

4.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研究制作》主要负责人,已于2008年结题。

5.主持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研究》,已于2011年结题。

6.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问题研究》,现正在进行中。

7.参与并已完成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综合研究》(陈先达、梁树发主持),本人担任其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研究”部分。

8.参与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科研课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主要负责人徐志宏。本人承担其中约7万字内容,以于2006年结题,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

科研成果:

(一)个人独著或主编专著、著作

1.专著:《新阶段 新起点》——(独立主编,60000字),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2.编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独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科研成果,250000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3.编著:《科学发展观大学生读本》——(主编,150000字),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4.编著:《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主编,150000字),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二)参编著作

1.编著:《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十五”计划建议问题解答》(30000字)——国务院研究室组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2.编著:《基层干部群众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问答》(20000字)——京华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3.编著:《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史论》——(15000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4.编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绪论、结束语执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

5.编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读本》——(15000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6.编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辅导》——(绪论、结束语执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

7.编著《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10000字)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5年8月。

8.编著:《思想理论教育教学论》——(70000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9.文献:《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6000字,中宣部理论局2006年7月曾特别致函中国人民大学给予表扬),学习出版社2006年7月。

10.编著:《2006理论热点面对面》——(10000字)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6年8月。

11.编著:《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50000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

12.编著:《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10000字)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年8月。

13.编著:《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10000字)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8年6月。

14.编著:《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青年及大学生版)》——(主要编写者,负责全书提纲拟定、部分章节撰写及全书统稿,150000字),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6月。

15.编著:《2009理论热点面对面》——(10000字)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9年7月。

16.专著:《科学发展观研究》——(40000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17.专著:《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5000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

18.专著:《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20000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5月。

19.专著:《科学发展观教育理论研究》——(15000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三)主编或参编教材

1.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副主编)——云南科技出版社,1997年8月。

2.《卫生法学基础》(主编)——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

3.教材《医学伦理学概论》(副主编)——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年8月。

4.教材《思想道德修养》(副主编)——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5.教材《思想道德修养》(参编)——(15000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6.教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参编本科教材)——(30000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7.教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参编成人教材)——(30000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8.教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程》(参编)——(30000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9.教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参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用书)——(35000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10.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参编)——(35000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0月。

11.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参编)——(48000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12.全国博士生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参编)——(40000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

(四)软件光盘

教学示范片VCD光盘《高扬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五)科研论文

★1、《关于推进“两课”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独立执笔)

2、《试析〈矛盾论〉的核心思想》——《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独立作者)

3、《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的演进规律》——《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独立作者)

4、《我们的旗帜是共产主义》——《中国人民大学校报》2001年4月30日(独立作者)

5、《中国西部医院管理支持》——《科学决策》2001年第5期(独立作者)

6、《新世纪的宣言》——2001年12月9日《中国青年报》(获得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年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书征文活动二等奖)(独立作者)

7、《加强“两课”建设 推进“两课改革》——《云南教育》2002年第30期(2002年10月发行)(第一作者)

★8、《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第一作者)——《思想战线》2003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2003年第8期全文转载)

9、《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纪宣言》——《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增刊(独立作者)

10、《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基层干部群众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问答》京华出版社2003年8月(独立作者)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国教育报》2003年9月3日理论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邓小平理论》2003年11期全文转载(独立作者)

12、《“非典”过后,我们该做些什么》——《科学决策》2003年第7期(独立作者)

★13、《马克思主义真理永放光芒》——《求实》2004年第一期(独立作者)

14、《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讨会述要》——《光明日报》2004年1月20日(独立作者)

★15、《科学发展观与青年工作理论新发展》——《光明日报》2004年5月9日(独立作者)

★16、《关于高校‘两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8期(第一作者)

★17、《学习邓小平关于理想信念论述的几点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专刊(独立作者)

★18、《思想宣传工作必须坚持做到“三贴近”》——《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独立作者)

★19、《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3期(独立作者)

★20、《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党建研究》2005年12期(独立作者)

21、《医疗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科学决策》2006年第一期(独立作者)

★2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中国教育报》2006年5月16日理论版(独立作者)

★23、《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求是》2006年第18期(2006年9月16日)(独立作者)

★24、《意义深远的重大战略决策——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17日理论版(独立作者)

25、《扬起风帆好远航》——《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7年3期(2007年11月30日)(独立作者)

★26、《弘扬时代精神的重大意义》——《党建研究》2008年第1期(独立作者)

★27、《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第2期(独立作者)

28、《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青年思想理论教育》——《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独立作者)

★29、《一片丹心报春晖》——《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期(独立作者)

★30、《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要发展》——《中国教育报》2009年1月12日理论版(独立作者)

31、《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独立作者)

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征: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华魂》2009年第6期(独立作者)

33、《吸引力和普遍性是团的活力之源》——《中国共青团》2010年第3期(独立作者)

★34、《坚持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中国教育报》2010年12月21日理论版

35、《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锐利武器——重温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学习月刊,2012年第4期

★36、《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人民日报》2012年4月26日第8版。

序号前标注“★”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核定核心期刊。

其他

1.2001年6月21日,新华社通稿《永不凋谢的信念与追求——共产党人八十年奋斗的历史见证》以“从学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为内容,介绍了王向明人生理想的追求历程。

2.2001年8月29日《中央电视台——12演播室》以《走自己的路》为题报道了王向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班党支部书记的事迹。

3.2002年5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点亮思想灯塔、担当青年导师》为题报道了王向明在大学生中宣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事迹。

4.2002年10月,中宣部《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2-2003学年第二期以《点亮思想的灯塔》为题报道了王向明教学情况。

5.2003年12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校报》以《站在理性的光辉中》报道了王向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宣传的事迹。

6.2004年6月27日《中国教育报》第一版专稿《看高校“两课”教学如何创新》以“改进方法消除思想困惑”为题报道了中国人民大学“两课”改革的经验,其中特别报道了王向明的教学情况。

7.2006年10月28日,《青年人大》以“活在理性中的理想主义者”为题,报道了王向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情况。

8.2007年4月16日,《中国教育报》第五版以《体现“三贴近”、讲透为什么——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的启示》为题报道和评述了王向明的教学情况。

9.2007年10月,由冯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师风教艺录》收编了由张泽森老师撰写的文章《走进学子心灵 点亮思想灯塔》,专题介绍了王向明的教学情况。

10.2012年1月12日,《光明日报》第三版要闻版登载《他的课有一种魔力——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向明》。

上一篇:王向明
下一篇:王子初

王友华(副教授)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邮箱:mzwyh@126.com

教育背景

2009年7月- 2011年6月 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 博士后;

2006年9月- 2009年6月 中国艺术研究院 音乐学 博士学位;

2003年9月- 2006年6月 武汉音乐学院 音乐学 硕士学位;

1989年9 月- 1992年6月 江汉大学 音乐学 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1年7 月- 现在 中国人民大学 副教授(2016年6月);

1992年7 月- 2003年7月 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 教师。

研究领域

国学 音乐学 中国传统文化

讲授课程

殷商甲骨卜辞研读 西方宗教与艺术 近现代音乐文化;

乐理与应用和声研习 民族乐器演习。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3年 《先秦编钟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论文

1.2014年, Analysis of Marquis Su Chime Bells,Orient – Archeaology Band 27 ,Deutsches Archeaology Institute, Orient-Abteilung,Podbielskiallee 69-71,D-14195 Berlin.(1.2万字);

2 . 2013年,“再谈西周穆王时期的乐悬制度改革”,《中国音乐学》2013年1月,(1.2万字)核心期刊;

3 . 2013年,“多种文明的对话,古今智慧的碰撞”,《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1月,(1.0万字)核心期刊;

4 . 2013 ,“2008年中国音乐考古学研究综述”,《2009中国音乐年鉴》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12月。(0.8万字);

5. 2012年,“曾侯乙墓出土篪的复制与研究”,《中国音乐》2012年10月,(0.7万字)核心期刊;

6. 2011年,“先秦乐悬中纽钟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学》2011年4月,(0.9万字)核心期刊;

7.2011年,“也谈周乐戒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7月,(1.2万字)核心期刊;

8. 2010年,“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年1月,(1万字)核心期刊;

9. 2009年,“西周前期黄河流域甬钟用制分析——兼析西周前期乐悬制度的演进轨迹”,《中国音乐学》2009年10月,(1.1万字)核心期刊;

10. 2009年,“虢仲纽钟的音乐学断代”,《文物》2009年4月,(0.8万字)核心期刊;

11. 2009年,“论音色构成的多重维度”,《中国音乐》2009年1月,(0.6万字)核心期刊;

12 . 2008年,“重新认识木鹿鼓”,《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10月,(0.6万字)核心期刊;

13 . 2007年,“‘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于十二’详解”,《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14月,(0.7万字)非核心期刊;

14 . 2007年“音乐考古学音乐音响实验的思考”,《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12月,(0.7万字)非核心期刊;

15 .2010年, “兴钟的编列分析”,《青铜乐钟研究论集》及《第二届东亚音乐考古学研讨会论文集》;

2010年9月。(1.3万字);

16 . 2008年,“湖北省编钟音乐实践分析”,《钟鸣寰宇——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12月(1.2万字);

17 . 2008年,“琴史:公元前433年前后的琴”,《钟鸣寰宇——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12月(1.3万字)。

(三)科研项目

2010年,“先秦乐悬制度的改革历程研究”(第47届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2011年,“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出土乐器的音乐学研究”(江苏省社科项目);

2010年,“吴越地区音乐文物的调查与研究”(江苏省苏州市社科项目);

2011年,“西周穆王时期的乐悬制度改革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校内项目)。

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东亚音乐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荣誉及奖励

1 .2011年, “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2 .2010年, “2010年北京市博士学位论文”奖;

3 .200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4 .2009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2009年度科研之星”奖;

5 . 2012年,“第六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徐小平奖”博士组三等奖;

6 . 2012-2013年度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7 . 2013-2014年度获“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教学优秀奖”;

8 . 2013-2014年度“苏州工业园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上一篇:王友华
下一篇:文琳

王子初(教授)

性别:男

职称:教授

教育背景

197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师从陈洪、鲁兆章、程淑安、李远峨先生。

1996年7月曾作为中国唯一的代表赴伊朗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亚洲传统乐器讲习研讨会"。

199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音乐学系中国乐律学史专业,获硕士学位。留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后,致力于中国音乐考古学研究,为较有影响的音乐考古学家。

代表性学术成果

多年来主持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的编辑出版工作。

多次出席国际国内音乐考古、乐器研究方面的学术讨论会,发表论文。

曾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武汉音乐学院、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香港第17届亚洲艺术节《中国古乐器复原学术研讨会》、德国米契尔斯坦因国际音乐考古学会等地作过专题学术报告。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荣誉

2005年获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12卷本)于1999年9月获国家图书奖的最高奖项国家图书奖荣誉奖。

《汉龠再解》于1987年10月22日获文化部教育局、中国音乐史学会、《音乐研究》编辑部"中国刘天华音乐奖基金会"颁发的"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三等奖。

《荀勖笛律的律制研究》于1990年10月获文化部教育科技司、中国音乐史学会、《音乐研究》编辑部颁发的"第二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研究生三等奖。

《荀勖笛律的管口校正问题研究》于1991年12月30日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主要著作

《荀勖笛律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25万字。

《中国乐律学百年论著综录》(合著),华乐出版社1998年8月版,30万字。

《文物与音乐》(合著),文物出版社出版,25万字。

专业论文

《晋侯苏编钟的音乐学研究》,《文物》1998年第5期,12000字。

《山西太原金胜村251号大墓出土编博的乐学研究》,《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1期(论文15000字。

《珠海郭氏藏西汉宗庙编磬研究》,《文物》1997年第5期。

《鼍鼓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8千字。

《荀勖笛律的管口校正问题研究》,《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1期,3.4万字。

《且末扎滚鲁克箜篌的形制结构及其复原研究》,《丝绸之路的回响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8年11月1日,香港。2.5万字。

发表论文

论中国音乐史料系统的重构 王子初 【期刊】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0-12-15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对中国传统古琴艺术保护的贡献 王子初 【期刊】人民音乐 2006-01-01

略论中国音乐史的改写 王子初 【期刊】音乐研究 2006-09-20

中国青铜乐钟的音乐学断代--钟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之二 王子初 【期刊】中国音乐学 2007-01-15

"音乐考古学"辨疑 王子初 【期刊】音乐研究 2003-06-20

编铙(下) 王子初 【期刊】乐器 2003-01-30

镈 王子初 【期刊】乐器 2003-04-30

排箫 王子初 【期刊】乐器 2003-09-30

纽钟(上) 王子初 【期刊】乐器 2003-11-30

纽钟(下) 王子初 【期刊】乐器 2003-12-30

石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 王子初 【期刊】中国音乐学 2004-04-15

戎生编钟的音乐学内涵 王子初 【期刊】中国音乐学 1999-10-15

号角 王子初 【期刊】乐器 2002-02-28

编铙(中) 王子初 【期刊】乐器 2002-12-30

音乐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相关学科 王子初 【期刊】中国音乐学 2001-01-15

摇响器 王子初 【期刊】乐器 2001-04-30

骨笛、骨哨 王子初 【期刊】乐器 2001-07-30

骨笛、骨哨 王子初 【期刊】乐器 2001-08-30

德黑兰《亚洲传统乐器讲习研讨会》记实 王子初 【期刊】人民音乐 1997-09-12

湖北音乐文物综述 王子初 【期刊】中国音乐学 1997-01-15

音乐考古学和《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王子初 【期刊】寻根 1997-12-25

音乐测音研究中的主观因素分析 王子初 【期刊】音乐研究 1992-06-29

刘半农的清宫古乐器测音研究与中国音乐考古学 王子初 【期刊】音乐艺术 1992-04-01

汉籥余解--借复高德祥君 王子初 【期刊】中国音乐学 1993-07-02

应该重视对音乐教学心理学的研究 王子初 【期刊】人民音乐 1983-11-27

说鼓 王子初 【期刊】音乐爱好者 1983-08-29

京房和他的六十律 王子初 【期刊】中国音乐 1984-09-30

评《音乐教学的心理学问题》 王子初 【期刊】人民音乐 1984-12-26

汉龠试解 王子初 【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4-04-01

声中无字 字中有声 王子初 【期刊】音乐爱好者 1984-08-28

伏羲氏的音乐传闻 王子初 【期刊】音乐爱好者 1985-06-30

鼍鼓论 王子初 【期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6-10-01

先秦《大夏》《九夏》乐辩 王子初 【期刊】音乐研究 1986-03-02

也谈王朴律--兼与陈应时同志商榷 王子初 【期刊】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7-04-02

正向音乐传统挑战的电子学 约翰·罗克韦尔; 王子初 【期刊】人民音乐 1987-05-01

刘焯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王子初 【期刊】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8-09-30

笛源发微 王子初 【期刊】中国音乐 1988-04-01

汉籥再解 王子初 【期刊】中国音乐学 1988-07-01

琴曲《关山月》的旋律型分析 P.王; 王子初 【期刊】人民音乐 1988-09-27

琴曲《关山月》平均音高和跳动频度系列间的相关性 P.K.王; 王子初 【期刊】人民音乐 1988-10-27

略论荀勖的笛上三调--荀勖笛律研究之二 王子初 【期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8-12-30

荀勖笛律的管口校正问题研究 黄翔鹏; 王子初 【期刊】中国音乐学 1989-04-02

荀勖笛律的律制研究--荀勖笛律研究之三 王子初 【期刊】中国音乐学 1990-04-02

凌廷堪《笛律匡谬》述评 王子初 【期刊】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0-07-02

朱载堉和中国音乐史上的异径管律 王子初 【期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1-07-02

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出土编镈的乐学研究 王子初 【期刊】中国音乐学 1991-04-02

社会兼职及荣誉

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史学会副秘书长兼中国音乐考古专业工作委员会主持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

上一篇:王子初
下一篇:相广平

文琳(高级讲师)

性别:女

职称:高级讲师

邮箱:lynnwen@outlook.com

教育背景

2011年9月-2014年3月 上海外国语大学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7年9月-2011年6月 河北大学 法语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年8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法语教师

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法国艺术

讲授课程

法语

代表性学术成果

译著

2019年 《诺曼人征服英格兰史》(奥古斯丁·梯叶里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一篇:文琳
下一篇:信尚尚

相广平(兼职教授)

性别:男

职称:兼职教授

邮箱:xianggp@ruc.edu.cn

教育背景

1988年9 月- 1996年9 月 Purdue大学 数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2年9 月- 1994年9 月 Purdue大学 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

1988年9 月- 1992年9 月 Purdue大学 应用数学专业硕士学位;

1982年7 月- 1985年7 月 Purdue大学 数学专业硕士学位;

1978年7 月- 1982年7 月 Purdue大学 数学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年9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教授;

2016年1 月至今 中邮鸿信投资公司 投资总监;

2015年6 月至今 中国投资公司 资深顾问

2013年7 月至今 Julex Capital Management研究顾问

2006年7 月- 2013年7 月 State Street Advisors 研究总监;

2000年11 月- 2006年7 月 Loomis Sayles VP;

1998年9 月- 2000年11 月 Conseco Capital Manager;

1997年11 月- 1998年9 月 Computer and Technology Project Manager;

1994年11 月- 1997年11 月 European Tanning Advanced UNIX Engineer;

研究领域

目前研究方向是证劵定价,风险度量,固定收益和股票因子理论。

讲授课程

金融衍生品,金融计量学

代表性学术成果

论文

• Xiang, G., Liu, J. and Wang, Q., A variational derivation of risk-adjusted performance measures, Journal of Risk, Volume 15/Number 2, Winter 2012/13.

• Hooker, M. and Xiang, G., Portfolio Omega and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pring 2009,

• Xiang, G., Risk Decomposition and Its Use in Portfolio Analysis, Journal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Winter 2005/2006, Volume 10 - Number 2.

(This paper won the Honorable Mention Award from the Journal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 Chen D. F. and Xiang, G., Time-risk Discount Valuation of Life Contracts, 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ae Sinica, English Series Vol. 19, No. 4 (2003) 647–662.

• Brown, J. E. and Xiang, G., Proof of the Sendov conjecture for polynomials of degree at most eight, J. Math. Anal. Appl., vol. 232, no 2, (1999), 272-292.

• Li, S. H. and Xiang, G., Isometric approximation of almost isometric operators in the space B(C), Natur. Sci. J. Xiangtan Univ. 13 (1991), no.3, 20-25.

• Xiang, G. and Zeng, H., How to compile application codes, Computer Communication, 1988.

• Xiang, G., The problem of norm-attaining operators in the spaces, J. Math. Res. Exposition 7 (1987), no. 1, 141-143.

• Xiang, G., A serious problem in PC application, J. of Computer World, 1987.

• Xiang, G., The probe to the PC communicati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1987.

• Xiang, G., Approximation of some operators in B(C, C),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Nakaiensis, vol. 2 (1985), 27-33.

上一篇:相广平
下一篇:徐江胜

信尚尚(讲师)

性别:女

职称:讲师

邮箱:sscaroline0313@126.com

教育背景

2010年9月- 2012年10月 里昂高等师范学校 比较文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7年9月-2011年6月 北京语言大学 法语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3年8 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 教师;

2010年7月-2010年8月 北京法语联盟 秘书。

研究领域

19世纪法语文学,文学理论,翻译理论,艺术史

讲授课程

法语

上一篇:信尚尚
下一篇:徐星美

徐江胜(讲师)

性别:男

职称:讲师

邮箱:xujiangsheng@ruc.edu.cn

教育背景

2007年9月-2010年6月 南京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博士;

2003年9月-2006年6月 南京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硕士。

工作经历

2010年7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 副教授(2017年7月);

2001年6月-2003年5月 天图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软件工程师;

1998年9月-2001年5月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软件工程师;

研究领域

汉语发展史,侧重语法史研究。

讲授课程

古代汉语、汉语语法分析、汉字通论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论文

2013年 《语义感染在词汇化中的作用》 《汉语史学报》第十三辑;

2010年 《释“孰与”》 《汉语史学报》第九辑;

2010年 《论被动式中的“所”字》,《语言研究》2010年第3期;

2009年 《先秦汉语“(NP+无)/(无+NP)+VP”结构初探——兼谈〈论语〉“无友不如己者”》,《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2辑;

2008年 《“贫而乐,富而好礼”新探》,《中国语文通讯》(香港)第83-84期;

(二)科研项目

2012年 现代语言学视角下联绵词理论研究 基础研究;

2011年 虚词“所”历时演变研究——兼及“的”的来源 基础研究;

荣誉及奖励

2013年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健康之星”荣誉称号

上一篇:徐江胜
下一篇:许向东

徐星美(副教授)

职 务:副教授

邮 箱:xuxingmei@ruc.edu.cn

教育背景

2006.09-2011.06 南京大学 会计学专业 管理学博士

2003.09-2006.06 南京师范大学 企业管理专业 管理学硕士

2000.09-2003.06 南京财经大学 会计学专业 管理学学士(提前毕业)

工作经历

2011.08-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 教师

2009.01-2009.06 香港中文大学 会计学院 研究助理

2007.09-2008.03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Eller管理学院 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关注中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及其相关的会计和财务问题。具体研究兴趣包括机构投资者与公司会计行为、文化与公司财务行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等。

讲授课程

会计学(本科生)、财务会计(本科生)、投融资理论与实务(本科生)

高级财务会计(研究生);财务报表分析(MBA)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2年 《金字塔结构与权益资本成本》 苏州大学出版社

(二)学术论文

[1] 权小锋、醋卫华、徐星美.2019.高管从军经历与公司盈余管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新考察.《财贸经济》.第1期:86-103.
[2] 权小锋、徐星美*、许荣.2018.社会责任强制披露下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考察——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管理科学学报》.第12期: 95-110.
[3] 权小锋、徐星美*、蔡卫华.2018.高管从军经历影响审计费用吗?——基于组织文化的新视角.《审计研究》,第2期: 80-86.
[4]权小锋、徐星美*.2017.风险投资、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财经研究》.第6期:153-167.
[5]徐星美、朱信凯.2016.政府控制、机构投资者与财务重述——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年报“补丁”的经验证据.《江汉论坛》.第6期: 60-66.
[6]朱信凯、徐星美*.2016.产权性质、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投资效率—基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95-101. 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5期全文转载.
[7]许荣、徐星美、权小锋.2015.中国企业集团关联交易:掏空支持还是相互保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2期: 66-77.
[8]许荣、徐星美*、计兴辰.2015.中资银行国际化的价值效应:源于市场机会还是监管套利.《金融研究》.第9期:96-111.
[9]徐星美,2014.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其诠释. 《江苏高教》.第6期:125-127.
[10]徐星美.2012金字塔结构、舆论监督与权益资本成本. 《学海》.第5期:124-127.
[11]徐星美、李晏墅.2010.金字塔结构与权益资本成本: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财贸经济》.第5期:20-25.
[12]徐星美.2010.金字塔结构:代理问题的独特性与经济后果. 《财务与会计》. 第3期:22-24.
[13]徐星美、李晏墅.2010.IPO公司盈利预测自愿性披露的外部约束机制.《学海》.第2期:169-172.
[14]程晓佳、徐星美、赵兰芳.2009.公允价值计量:由次贷危机引发的思考.《财务与会计》.第12期:22-24.
[15]徐星美.2009.资产证券化中的终止确认:会计处理述评与实务探讨.《金融纵横》.第5期:58-60.
[16]季晓东、徐星美.2009.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新会计准则探析.《中国注册会计师》.第3期:55-58.

(三)会议论文

[17] Xu Rong.Xu Xingmei,Zhang junyan.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and Civil Litigation:Substitute or Complement. The 5th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2018 Annual Conference.
[18] Sonia Chikn M`Hamed Xuxingmei. Towards a Conceptual Configur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 Exploratory Study, 2017 The Accounting Horizons Forum.

(四)科研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学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机构投资者调研与盈余管理:理论机理与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18JYC630215,主持人。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有企业监督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087,参与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管从军经历、管理风格与企业创新》,项目批准号71772131,参与人。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政治关联影响公司价值的媒体报道渠道——基于媒体情绪指标构建的研究》,项目批准号71472180,参与人。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供应链关系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机理与经济后果研究》,项目批准号18BGL065,参与人。
[6]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北京母公司与地方子公司集团内部资金转移研究》,项目批准号13JGC084,参与人。
[7]商务部课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融资模式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8]农业部课题《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创新创业研究》,联合主持人。
[9]中国人民大学科研研究基金项目《金字塔股权结构影响权益资本成本吗——一项基于东亚国家/地区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2XNF010,主持人。
[10]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品牌计划成果转化类项目《历史仇恨、经济关联与中日关系——基于网络微博与方志检索的城市层面数据实证》,项目批准号18XNI006,参与人。

(五)教学教改课题

[1]中国人民大学教改项目:《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风险和资金转移定价的实践教学》,项目负责人,2015-2016。

荣誉及奖励

2018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一等奖)

2017 指导学生获第18届“创新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类一等奖

2016 苏州工业园区双十杰教师

2015 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教案奖

2015 江苏省优秀挂职干部

2014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

2014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教学优秀奖

2014 江苏省第九届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 二等奖

上一篇:徐星美
下一篇:晏梦捷

许向东(副教授)

职 务:副教授

邮 箱:xuxiangdong98@ruc.edu.cn

教育背景

2002年9月-2005年6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 文学博士

1999年9月-2002年6月 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专业 新闻学硕士

1988年9月-1992年6月 河南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 历史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5年7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教师

1992年7月-1999年7月 河南省开封市开封高中 教师

研究领域

新闻媒体,新闻实务。

讲授课程

《媒介素养》,《信息图表编辑》,《新闻编辑》,《新闻编辑研究》。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08年 《一个特殊群体的媒介投影--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新闻报道研究》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二)教材

2015年 《信息图表编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三)论文

2015年,《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新模式:传感器新闻的理念、实践与思考》,《国际新闻界》2015-10。

2014年,《对密苏里新闻学院数据新闻教学的考察》,《新闻爱好者》2014-11。

2013年,《互动式信息图表的应用及设计研究》,《国际新闻界》2013-01。

(四)科研项目

2014年,《数据新闻的理念、生产与应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一般项目。

2013年,《对<密苏里人报>新闻实践平台及密苏里新闻学院数据新闻教学模式的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校级案例项目。

2011年,《NGO组织的公众认知与传播影响力建构研究》,民政部横向项目,。

2010年,《即时通信是使用对青少年人际交往影响的研究》,团中央规划项目。

2008年,《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新闻传媒与农民工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

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荣誉及奖励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9年、2012年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奖。

上一篇:许向东
下一篇:杨敏

晏梦捷(高级讲师)

职 务:高级讲师

邮 箱:yanmengjie2014@ruc.edu.cn

教育背景

2012年9月- 2014年6月 北京语言大学

翻译(法语口译)专业硕士学位

2007年9月-2012年6月 苏州大学

法语语言文学(法英双语)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年8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法语教师

研究领域

法语翻译,法语教学

讲授课程

汉法互译、初级法语、中级法语、法语视听说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译著

2020年 《古典音乐启蒙全书》(杰拉德·德尼佐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9年 《关于地球和气候,我们还不知道的》(安娜阿特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 《明天,我二十岁》(阿兰·马邦库著) 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

(二)科研项目

2021年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校级项目

2020年 中国翻译协会傅雷青年翻译人才发展计划 横向项目

荣誉及奖励

2023年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度服务保障特别贡献奖

2021年 中国人民大学 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2021年 中国人民大学 优秀班主任

2019年 中国人民大学 201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2018年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招生工作先进个人

2017年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招生工作先进个人

2017年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优秀共产党员

上一篇:晏梦捷
下一篇:杨燕萍

杨敏(教授,博导)

职 务:教授,博导

邮 箱:yangmin@ruc.edu.cn

教育背景

2002年9月 - 2005年6 月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4年9月 - 1997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英语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

1988年9月 - 1992年6月吉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

2009年8月 – 2010年7月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富布莱特访问学者

2000年9月 – 2001年7月英国雷丁大学语言学系教育部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7年7 月- 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教师

1992年7 月- 1994年6月江苏江苏徐州师范大学教师

研究领域

语篇分析,系统功能语法,社会语言学与文体学

讲授课程

社会语言学,语言学导论,文体学等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5年,《话语的社会性与政治性阐释》,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2年,《爱国主义语境的话语重构》,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年,《法律语篇权力意志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多维角度透视当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二)教材

2011年《超越概念听力教材》(第四册)编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三)论文

1.2019 “Ruth Wodak话语历史分析法中的哲学社会学思想探索”,《外语教学与研究》(第一作者),2019(3):347-356。

2.2019 “论合同语篇翻译的效力对等标准及应用”,《中国外语》(第一作者),2019(2):18-23。

3.2018 “Ruth Wodak政治话语分析中的政治观研究”,《中国外语》(第一作者),2018(6):39-47。

4.2018 “基于语料库的‘历史语篇分析’(DHA)的过程与价值”,《外国语》(第一作者),2018(2):77-85。

5.2015 “积极应对后喻文化时代教育挑战”,《人民日报(理论版)》2015.10.30。

6.2014 “态度资源、身份认同、权力资本与‘超个人话语’的建构”,《当代修辞学》2014(2):22-28。

7.2014 “以宽广视野看待语言规划”,《人民日报(理论版)》 2014.01.28。

8.2013 “话语意义历史理论重构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外语学刊》,2013(5):57-62。

9.2012 “孔子学院与塞万提斯学院之比较——中国文化的现代意识与西班牙文化的后殖民主义”,《新疆师大学报(社科版)》2012(6):74-79。

10.2012 “系统功能视域下的法律英语翻译”,《外语研究》,2012(2):77-81。

11.2011 “穿越语言的透明性——关于《动物农场》中语言与权力之间关系的阐释”,《外国文学研究》,2011(6):153-158。

12.2011 “中外语篇分析学者对话的机缘与问题”,《当代修辞学》(原《修辞学习》)。2011(2):92-94.

13.2011“西方政治语篇分析的语用学视角”,《中国外语》2011(2):37-42。

14.2010 “2009年度《语言与政治期刊述评》”,《外国语》,2010(5):90-93。

15.2010 “西方政治语篇的社会语言学视角”,《华东师大学报(哲社版)》,2010(5):91-95。

16.2008 “立法语篇人际功能的权力意志剖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4):5-8。

17.2007 “立法语篇文化语境权力意志剖析”,《修辞学习》,2007(2):45-48。

18.2007 “立法语篇的逻辑功能的权力剖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 11-13。

19.2004 “法律语篇权力意志剖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 50-57。

20.2004 “阅读教学中功能语法语篇分析模式的尝试性应用”,《外语界》,2004(2): 41-44。

21.2003 “语篇分析的不同策略及其各种方法”,《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3(6): 50-55。

22.2003 “试论语篇分析的点滴哲学渊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 13-16。

23.2002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75-79。

24.2001 “外语课堂研究”,《外语教学》,2001(6): 74-78。

25.1998 “听力理解与应用写作综合测试的初步探讨”,《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2): 34-36。

26.2005 “语言与文化相结合提高大学英语素质教学”,《外语教学与翻译》,2005(11)。

27.2003 “处于前科学阶段的语篇分析目前在海内外的进展”,《外语论坛论文集》,2003.12。

28.2003 “在个性化教学空间中,技巧性地引导学生自学”,《外语教学思辨和试验论文集》,2003.3

29. 2003 “中国入世后,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外国语言文学与教学研究论文集》,2003.3。

30. 2001 “外语课堂导入文化研究”,《大学外语教学研究》,2001(12)。

31.2001 “提高语言学习的自治能力”,《江苏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5-19。

32.2000 “开展理论学习与教学研究,走切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教学路子”,《大学外语教学研究》,2000(5)。

33.1999 “迁移路上的血泪与升华”,《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1999(12)。

34.1999 “世纪回眸:中国英语教学百年史观”,《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9(1):1-5。

35.1998 “大学英语考试改革的一项题型试验研究”,《大学外语教学研究》,1998(12)。

36.1998 “外语教学中美学应用的尝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增刊),1998(6)。

37.1997 “迁移与变异----解析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煤炭高等教育》,1997(12)。

(四)科研项目

1.2015年, “Ruth Wodak政治语篇分析的学术思想研究”,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2.2012年, “话语符号历史模态重构当代中国国家认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3.2008年, “美国总统候选人政治演讲的批评式话语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

4.2006年, “法律语篇权利意志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面上项目。

5.2011年, “积极话语分析理论建构当代中国爱国主义语境”,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学院品牌项目。

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语篇分析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学会会员

中国法律语言学会会员

上一篇:杨敏
下一篇:叶丹

杨燕萍(讲师)

职 务:讲师

邮 箱:estelleyyp@126.com

教育背景

2015年9 月- 2018年7 月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 法语语言与文学硕士学位

2011年9月- 2015年7月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 法语语言与文学学士学位

2016年8月- 2017年8月 巴黎政治学院 文化政策及管理专业 公派交换留学

工作经历

2018年9 月- 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 中法学院 法语讲师

2016年8月- 2017年8月 中国驻法大使馆教育处 实习

2015年9月- 2016年7月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 法语二外助教

研究领域

法语国家与地区

讲授课程

法语

代表性学术成果

王鲲, 杨燕萍,《2018年魁北克未来联盟党获胜——黑马还是黑天鹅?》, 刘琛主编《2018-2019 加拿大政策发展报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一篇:杨燕萍
下一篇:曾子轩

叶丹(高级讲师)

职 务:高级讲师

邮 箱:camille-ye1980@hotmail.com

教育背景

2002年9月-2005年7月 大连外国语大学 法语社会语言学专业 硕士

1998年9月-2002年7月 大连外国语大学 法语语言文化专业 学士

工作经历

2018年9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高级讲师

2015年9月—2018年7月 苏州 Lisaa 巴黎高等实用艺术学院 法语教师

2010年9月—2015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研究院 法语教师

2006年7月-2010年7月 中国常驻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 随员

研究领域

法语教学法,法语社会语言学

讲授课程

法语精读

代表性学术成果

译著

2007年 《勋伯格画传》([法]莱博维茨著) 中国人民出版社

论文

2023年《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入》

大学(研究与管理)2023年第7期

2022年《高校思政智库建设的意义探索》

新课程研究2022年第5期

2021年《试析OBE教育理念在大学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9期

上一篇:叶丹
下一篇:张迪

曾子轩(高级讲师)


性别:男

职称:高级讲师

邮箱:zixuanzeng@ruc.edu.cn


教育背景

2018年8月至今 法国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在读

2014年9月- 2015年8月 法国奥尔良大学 硕士交换学习

2013年9月- 2016年6月 湘潭大学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9年9月- 2013年6月 湘潭大学 法语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7年8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法语教师

2020年9月- 2021年8月 法国索邦大学 中文教师

2016年9月- 2017年6月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法语教师


研究领域

法国文学(亚裔法语作家)


讲授课程

高级法语、法汉互译、初级法语、中级法语、法语精读、法语视听说


代表性学术成果

教材

2023年 《法语专业四级听写听力400题》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学术及社会兼职

2016年10月 在法国加莱市政府访问湘潭市中担任湘潭市政府翻译

2014年5月-2014年6月 湖南省商务厅和湖南电视台承办的法语国家广播电视发展部长级研讨会 会场翻译

2013年6月-2013年7月 湖南省商务厅承办的非洲法语国家商贸管理研讨班 翻译


荣誉及奖励

2019年 中国人民大学 标兵班主任

2018年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招生工作先进个人

2018年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优秀党员

上一篇:曾子轩
下一篇:张莉

张迪(副教授)

职 务:副教授

邮 箱:zhangdi204@gmail.com

教育背景

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 大众传播学博士、应用统计学硕士

工作经历

传播系副主任|《国际新闻界》主编助理|危机传播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领域

公共关系、健康传播、危机传播管理、媒介社会学、量化研究方法

讲授课程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危机传播管理》、《策略性传播》

代表性学术成果

近期论文

张迪; 古俊生; 邵若斯 (2015). 健康信息获取渠道的聚类分析:主动获取与被动接触. 《国际新闻界》, (5), 79-91.

Hu, B., Huang, Y.H., & Di Zhang. (2015). Public relations and Chinese modernity: A 21st century perspective.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27(3), 262-279.

Hu, B., & Di Zhang. (2014). Channel selection and knowledge acquisition during the 2009 Beijing H1N1 flu: A media system dependency theory perspective.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7(3), 299-318.

Di Zhang, & Shoemaker, P.J. (2014). Foreign reporters’ aggressiveness and Chinese officials’ openness at news conferences: Influences on foreign media coverag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7(1), 106-125.

上一篇:张迪
下一篇:张璐

张莉(讲师)

职 务:讲师

邮 箱:clorry@yeah.net

教育背景

2006年9 月- 2010年7 月 四川外国语大学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 学士学位;

2010年9 月- 2013年7 月 南京大学 法国文学专业 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3年9 月- 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法语教师

研究领域

法国语言及文化

讲授课程

基础法语

上一篇:张莉
下一篇:张姝雨

张璐(副教授)

职 务:副教授

邮 箱:luzhang@ruc.edu.cn

教育背景

1999年9 月- 2003年6 月 北京大学 现代汉语专业博士学位;

1994年9 月- 1997年4 月 华中科技大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0年9 月- 1994年6 月 华中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8年2 月- 今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2003年3月-2008年1月 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

1997年4月-1999年8月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研究领域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与教学研究

讲授课程

研究生课程:

语言研究的问题和方法、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汉语语言要素教学

本科生课程:

现代汉语、文献阅读与写作、汉语视听说、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2013年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指南》,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 《英语教育学》(编者之一),江西教育出版社。

(二)教材

2014年 《新HSK汉语学习与考试教程 书写与口语(四级)》(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 《HSK应试速练(初、中等)听力理解分项强化》(编者之一),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三)论文

(1)2014年 《“问题是”的话语标记化》,《语言研究》第2期;

(2)2014年 《后方法视野下汉语视听说教材练习设置与练习模式研究》,《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第4辑),商务印书馆;

(3)2013年 《基于影视作品改编的中高级汉语视听说教材语料难度分析》,《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4)2011年 “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内容取材和话题选择研究”,《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第1期;

(5)2011年 《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编写体例研究——以四套基于影视作品编写的<汉语视听说教程>为例》,《汉语教学学刊》第7辑;

(6)2011年 《韩国学生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句习得顺序与偏误分析研究》,《首届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7)2010年《“X得多”与“X得很”之异同》,《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第三辑),复旦大学出版社;

(8)2009年 《再论小句补语句的结构及语法意义》,《汉语的形式与功能研究》,商务印书馆;

(9)2008年 《留学生习得“得”字补语句的考察与分析》,《走向世界的对外汉语教学探索—第四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四)科研项目

2014年 认知构式视野下的汉语情态补语句的习得和教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计划”科研基金项目(主持);

2013年 现代汉语构式知识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2008年 中级汉语写作,中国人民大学精品课程项目(课题主要成员);

2005年 基于生成语法的现代汉语“得”字补语句,中国人民大学青年项目;

2005年 现代汉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精品课程项目(课题主要成员);

2003年 插图本HSK实用汉语词典,国家汉办项目(课题主要成员)。

上一篇:张璐
下一篇:张霞

张姝雨(讲师)

职 务:讲师

邮 箱:S_zhang2010@gmail.com

教育背景

2012年9月 – 2013年9月 法国格勒诺布尔第三大学 FLE专业 硕士学位

2004年9月 – 2008年7月 上海外国语大学 法语语言文学 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8年7月 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讲授课程

《高级法语》《法汉互译》等

研究领域

外语教学法 语言学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 译作

《蛛网上的秘密》(2016年)

《微生物的秘密战争》(2017年)

《河流》(2017年)

《海洋》(2018年)

《大地》(2020年)

《给孩子的数字科技简史》(2021年)

(二)论文

Atténuation de l’anxiété langagière par l’intermédiaire du TBI en classe de français langue étrangère dans un contexte chinois, Regards croisés sur la didactique, dans l’éducation et la culture sino-françaises, l’Harmattan, 2018.

上一篇:张姝雨
下一篇:章艳红

张霞(高级讲师)

职 务:高级讲师

邮 箱:bleuemerzhang@163.com

教育背景

2011年9月-2014年4月 北京外国语大学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 硕士学位

2003年9月-2007年7月 北京外国语大学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 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年8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法语教师

2007年7月-2009年7月 中国土木集团公司 法语翻译

研究领域

语言学

讲授课程

初级法语、中级法语、法语视听说、汉法互译等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译著

2008年 《法国画报记录的晚清1846-1885》 广东人民出版社

(二)教材

2023年 《法语专业四级考试阅读理解400题》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荣誉及奖励

2016年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教学优秀奖

2016年 中国人民大学 优秀班主任

2017年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本科生招生工作先进个人

2018年 全国法语之星风采大赛 指导教师奖

2018年 中国人民大学 本科生招生工作先进个人

2019年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本科生招生工作先进个人

2020年 永旺杯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 指导教师奖

2020年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优秀新生导师

上一篇:张霞
下一篇:赵国庆

章艳红(副教授)

职 务:副教授

教育背景

美国田纳西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 at Knoxville)经济学博士和统计学硕士,

美国西肯塔基大学(We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经济学硕士,

中国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士

工作经历

2005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美国贸易研究美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及影响因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二)论文

Zhang, Yanhong and Don P. Clark. “Pattern and Determinants of United States’ Intra-Industry Trade”.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23(3), 2009, 325-356.
Zhang, Yanhong, Chang, Hui S. and Jean Gauger. “The Threshold Effect of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on Trade Volumes: Evidence from G-7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 20(4), 2006, 461-476
中国贸易结构的特点、决定要素和政策建议,《国际贸易》,2007年10月
中国出口和外部需求冲击:来自协整分析的证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年1月
(三)译著及其他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Abel and Bernanke,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3月

上一篇:章艳红
下一篇:赵永华

赵国庆(教授)

职称:教授

邮箱:zhaogq@ruc.edu.cn

教育背景
1996年获日本京都大学经济学博士

工作经历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评定应用经济学分会委员。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

研究领域
计量经济学与金融工程

代表性学术成果
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Japanese Economic Review, China & World Economy, 金融研究、统计研究、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计量经济学(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分析中的时间序列模型、高级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EViews/Stata计量经济学入门、高级经济数学教程、经济数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等著作与教材10余部。负责和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国家“211”工程等多个项目。2017年获得“中国数量经济学杰出学者”称号。

荣誉及奖励

浙江大学、华侨大学兼职教授;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杂志编委、数量经济研究杂志编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上一篇:赵国庆
下一篇:周晓华

赵永华(教授)

性别:女

职称:教授

邮箱:yonghuazhao@126.com

教育背景

1999.09—2003.1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

1993.09—1996.07,北京大学俄语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1989.10—1993.07,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5.05迄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教授

1996.07—2005.05,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副教授


研究领域

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世界新闻史


讲授课程

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外国新闻传播史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著作

Чжао Юнхуа, Русская пресса в Китае (1898-1956), М.: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издательская компания «Шанс», 2017 г.

《大众传媒与政治变迁——聚焦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5月。

《中亚转型国家的新闻体制与媒介发展》,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5月。

《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史(1898—1956)》(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二)教材

1.《现代俄语语法教程—词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2.《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俄语等级考试辅导》,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
3.《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俄语等级考试辅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等级考试俄语模拟试题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
5.《俄罗斯文化国情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6.《正在发生的历史:中国当代新闻事业》(上、下)(参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7.《Учебно-методическое пособие по русскому языку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китайских студентов》:《供中国大学生使用的俄语教学参考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学术委员会编辑出版委员会,2002年

8.《新编大学本科俄语》第一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8万(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2007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9.《新编大学本科俄语》第四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8万(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2007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10.《中国新闻事业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7万(获2006年《中华读书报》评的一百本好书)

11.《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史(1898—1956)》(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27.8万

12.《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2.4万(荣获第二届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13.《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2.9万(201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14.《新编外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8000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2011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15.《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7.8万

16.《中国新闻传播史(1978-2008)》,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2万

17.《中亚转型国家的新闻体制与媒介发展》,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5月,30.5万字。

18.《大众传媒与政治变迁——聚焦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5月,31.5万。

19.《信息化社会与公共传播》(第八届“21世纪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副主编。

20.《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7.5万(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1.《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第二作者

22.《外国动画史》,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1月,4万字。

23.Чжао Юнхуа, Русская пресса в Китае (1898-1956), М.: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издательская компания «Шанс», 2017 г.


(三)论文

1.《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人名》,载《俄语学习》,1996年第1期
2.《背景词与文化伴随意义词的俄译汉》,载《俄语学习》,1996年第3期
3.《现代俄语情态词语义分类探析》,载《全国青年俄语学者论文选编》,1998年4月
4.《现代俄语关联词用法分析》,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增刊,1998年6月
5.《对俄汉礼节用语在四种不同情景中的比较》,载《大学俄语教学与研究文集》,1999年1月
6.《还原千年中国新闻史》,载《中华读书报》,2000年11月29日
7.《从社会文化角度透视俄语言语礼节》,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增刊,2000年
8.《俄苏在华办报追溯》,载《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1期
9.《好运》,载《译林》,2001年第3期(译文)
10.《一家在旧中国的俄侨报业托拉斯——连比奇与他的〈柴拉报〉》,载《中华新闻报》,2001年4月30日
11.《试论二十世纪上半期在华俄文报刊的三种政治形态》,载《俄罗斯侨民》,2001年第2期(俄罗斯科学院外语所主办)
12.《二十世纪上半期在华俄文报纸研究》,载《俄罗斯与当代世界》,2002年第2期(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科学信息所主办)
13.《语言的世界图景及其在俄罗斯民间征兆中的反映》,载《对外俄语》,2002年第2期(国际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联合会主办)
14.《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干扰》,载《俄语及俄语教学法的现实问题》文集,2002年4月(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主办)
15.《公共关系与企业管理》,载《营销学》,2002年第3期(俄罗斯国家管理大学主办)
16.《论康德伦理学》,载《莫斯科大学学报》(哲学版),2002年第4期(莫斯科大学主办)
17. «Русская периодика в Китае»《在华俄文定期出版物研究》,载《图书学》,2002年第4期.(俄罗斯联邦出版属)
18.《在华俄侨报纸研究》,载《新闻与社会》,2002年第2期(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主办)
19.《俄侨<柴拉>报业集团在远东和中国的新闻活动》,载《新闻与社会》,2002年第2期(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主办)
20. «Гуманизм и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е своеобразие рассказа М. А. Шолохова «Судьба человека». «Пушкинские чтения-2002» —М.:Гос. ИРЯ им. А. С. Пушкин, 2003.《肖洛霍夫短篇小说〈一个人的命运〉的人文性及其艺术特色》,载《普希金阅读》文集,2003年5月(俄罗斯普希金俄语学院主办)

21.《俄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始末考》,载《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4期

22. «Три вида русской печати в Китае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ы XX века », « Русское зарубежье», Вестник Центра комплексны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россий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1/2004. Москва.,77-87

《试论二十世纪上半期在华俄文报刊的三种政治形态》,载《境外俄罗斯》,2004年第1期,俄罗斯科学院俄侨研究中心学报,莫斯科,77-87页,9000字

23.《‹红楼梦›俄译本解码——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等值翻译问题》,载《外语论坛》第二辑,外文出版社,2005年9月,8000字

24. 《20世纪初哈尔滨俄文报刊分析》,载《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6期,6000字

25. 《俄侨女诗人科洛索娃》,载《中华读书报》,2006年2月8日,3500字

26.《关于日伪对哈尔滨俄侨新闻舆论控制的考察》,载《新闻春秋》第五辑,2006年8月

27.《农村传媒歧视及其成因分析》,载《冲突·融合: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新华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作者

28.《俄罗斯〈星火〉周刊的转型之路——对俄罗斯转型期传媒变迁的个案研究》,载《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8期

29.《试析中国近代史上的俄文新闻传播活动》,载《中州学刊》2006年第6期

30.《论沙俄时期的报业主苏沃林与瑟京》,载《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4期

31.«Русский эмигрантский газетчик Лембич в Китае». «СМИ России и Китая в XXI веке: традиции и модернизация. Сборник материалов 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ой конференции 3-го созыва». –М. 2007. 57-58

《在华俄侨报人连比奇》,载《俄中21世纪的大众传媒:传统与现代》,莫斯科,2007年,57-58,4000字。

32.《传统与现代——第三届“21世纪的中俄大众传媒”学术研讨会综述》,载《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5期

33.《新边疆报: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载《中华新闻报》,2007/07/25 ,F03,【栏目】 新闻纵深·旧新闻

34.《农户传媒使用与信息获取渠道选择倾向研究》,载《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2期,6500字。

35.《对布尔什维克在哈尔滨出版报纸的历史考察》,载《中国出版》,2008年第3期,6500字。

36.《关于对农电视服务供给的案例研究》,载《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4月,11000字。第二作者

37.《农村地区广电媒介可得性研究—以江苏淮安、福建光泽为例》,载《新闻学论集》第20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作者

38.《俄罗斯动画业的嬗变》,载《中国广播影视》,2008年8月上,6000字。

39.《彼得罗夫:获奥斯卡奖的俄罗斯动画导演》,载《俄语学习》,2008年第6期,3000字。

40.《当前俄罗斯新闻周刊的发展图景与态势剖析》,载《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1期,6500字。

41.《新的世界,新的形象:21世纪创造着自己的象征》,载《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1期,6500字。编译。

42.《新时期中国新闻社改革与发展30年》,载《新闻学论集》第21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12月。9000字

43.《新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30年大事记》,载《新闻学论集》第21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12月,2000字。

44.《俄罗斯新闻教育及新闻理论的发展演进》,载《新时期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30年》,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12月,8000字

45.《刘少奇新闻思想分析——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载《新闻春秋》总第十期,2009年3月。6000字,第一作者。

46.《俄罗斯新闻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困境》,载《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4期,7000字。

47.《俄罗斯当代动画导演素描》,载《电视指南》,2009年第4期,6000字。

48.《国家的作用与俄罗斯动画产业的发展》,载《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6期,7000字。

49.《中国学生常犯俄语发音错误分析》,载《俄语学习》,2009年第4期,4000字。

50.《新中国成立60年新闻事业变革发展大事记》,载《新闻学论集》第23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9年12月,1500字。

51.《青岛“花石楼”与俄侨报业家连比奇》,载《俄语学习》,2010年第1期,3000字

52.《Реформа и развитие китайских СМИ в период трансформации общества》,《Современные гуманитарны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1/2010 г. Москва,72-77.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媒的改革与发展》,载《现代人文研究》,2010年第1期,10000字。

53.《СМИ и 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образа государства: на опыте Китая》,《Вопросы гуманитарных наук》,2/2010 г. Москва,122-123. 《大众传媒与国家形象建构:以中国经验为例》,载《人文社科问题》,2010年第2期,4000字。

54.《乌克兰传媒格局与总统大选中的媒体现象分析——媒体、资本、权力的交织》,载《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3期,9000字。

55.《五四时期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苏联在华的新闻活动》,载《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五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1万字

56.《党报话语里的“公信力”建构——基于人民日报社论、言论数据库(2002—2009)的内容分析,载《现代传播》,2010年第7期,6800字

57.《穷媒体、无序民主与国家动荡——解析吉尔吉斯政变中的传媒之争》,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4期,1万字

58.《中国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以京剧《鞠躬尽瘁诸葛孔明》在日演出为例》,载《全球传媒评论》第五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作者,1万字。

59.«СМИ и «цветные революции»», «Вестник Россий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дружбы народов», 3/2010 г., Москва, 5-16. 《大众传媒与颜色革命》,载《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15000字,ISSN 0869-8732.

60.《乌克兰传媒格局与总统大选中的媒体现象分析——媒体、资本、权力的交织》,载《万树梨花——人大新闻学院学者文集》,新华出版社,2010年11月,9000字。

61.《20世纪30年代上海俄文报业的繁荣及原因分析》,载《新闻春秋》第十二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8400字

62.《俄罗斯动画业百年嬗变轨迹》,载《新传媒》,2010年第4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12月,14000字。

63.《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官方和民间在华出版报刊的历史考察与简要评析》,载《俄罗斯研究》,2010年第6期,12000字。

64.《对《纽约时报》乌克兰“橙色革命”报道的框架分析》,载《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第六届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12月,8000字

65.《关于1921年北岩来沪是否与史量才会晤的史实辨析》,载《仰望史量才:纪念史量才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文出版社,2010年12月,5000字,第1作者。ISBN 978-7-5075-3347-7

66.《沙俄在华办报史研究》,载《新闻学论集》第25集,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年12月,14000字。

67.《农村居民电视媒介使用行为研究——基于湖北省恩施市沙地乡的实证分析》(上),载《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第4期,7000字,第一作者,ISSN 1674-8883,CN50-1205/G2

68.《农村居民电视媒介使用行为研究——基于湖北省恩施市沙地乡的实证分析》(下),载《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第4期,6000字,第一作者,ISSN 1674-8883,CN50-1205/G2

69.《东亚同文会与日本在华中文报的“保全中国”论(1896-1906)》,载《新闻与传播》增刊,《新闻春秋》2011年春季号,11000字,第一作者。

70.《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华出版俄文报纸及控制俄侨办报活动的历史考察》,载《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6期,7000字。

71.《袁世凯称帝时期《顺天时报》的反袁言论分析》,载《新传媒》,2011年第2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7月,6000字,第一作者。ISBN 978-7-5043-6454-8

72.《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解析美国观众对《色•戒》的误读》,载《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2011年第3期,5400字,第1作者

73.《在华俄侨报人连比奇的新闻活动与办报主张》,载《俄罗斯学刊》,2011年第5期,1万字,CN23-1570/C,ISSN2095-1094

74.《中国新闻史教学改革初探》,载《新闻教学与学术研究》年刊,2011年8月。

75.《布尔什维克的第一家合法报纸《新生活报》》,载《新闻前哨》,2011年第11期,2000字,CN42-1263/G2,ISSN1003-2827。

76.《《纽约时报》对中印崛起评论的态度差异及成因分析》,载《现代传播》,2011年第11期。4000字,CN11-5363/G2、ISSN1007-8770。

77.《普京的媒体公关秀与民众对普京的态度评价》,载《新闻记者》,2011年第12期。7000字,CN31-1171/G2 、ISSN1006-3277

78.《中美媒体新闻报道的文化差异——以《纽约时报》、《中国日报》日本地震报道为例》,载《新闻业务》,2011年第48期,4000字。

79.《布尔什维克的第一家机关报《前进报》》,载《新闻前哨》,2011年第12期,2000字,CN42-1263/G2,ISSN1003-2827。

80.《基于信息通讯技术应用的农村小额支付结算服务创新研究》,载《农村金融研究》,2012年第3期,4000字,第3作者

81.《英国工人宪章派机关报《北极星报》》,载《新闻前哨》,2012年第4期,2000字,CN42-1263/G2,ISSN1003-2827。

82.《战地记者波列伏依》,载《新闻前哨》,2012年第5期,2000字,CN42-1263/G2,ISSN1003-2827。

83.《Опыт СССР и организация газетного дела в КНР (1949-1956 гг.)》,《Меди@льманах》,3/2012 г. 【50】

84.《Русскоязычные газеты в Китае (1898-1956 гг.)》,《Меди@льманах》,4/2012 г. 【51】

85.《Русская эмигрантская газетная группа <Заря> и ее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 в Китае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XX в.》,《Медиаскоп》,2012 г.

86.《马克思的美国记者朋友德纳》,载《新闻前哨》,2012年第6期,2000字,CN42-1263/G2,ISSN1003-2827。第1作者

87.《布尔什维克的第一家机关报《前进报》》,载《新闻界》,2012年第5期(下),2000字。第1作者

88.《《火星报》代办员与通讯员巴布什金》,载《新闻界》,2012年第6期(下),2000字。第1作者。

89.《来自中亚国家的传媒转型经验:哈萨克斯坦媒介生态观察》,载《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5期。

90.《哈萨克斯坦新闻控制的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载《新闻学论集》第27辑,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12月。

91.《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报》》,载《新闻前哨》,2012年第7期,2000字,CN42-1263/G2,ISSN1003-2827。第1作者

92.《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机关报《无产者报》》,载《新闻界》,2012年第7期(下),2000字。第1作者。

93.《恩施自治州农民电视媒介使用行为研究》,载《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年7月

94. «СМИ и «цветные революции»», «Россия и мусульманский мир»(статья перепечатана), научно-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й бюллетень, институт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2011 г. № 4.

95. «Русская эмигрантская пресса в Китае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ХХ в.», «Вопросы истории», 2011 г. № 1. (A&HCI)

96.《苏维埃的农民日报《贫苦农民报》》,载《新闻界》,2012年第9期(下),2000字。第1作者

97.《印度尼西亚近百年来的新闻传播业(1615年至21世纪初)》,载《新闻界》,2012年第9期(下),9500字。

98.《苏俄第一家经济日报《经济生活报》》,载《新闻界》,2012年第11期(上),2000字。第1作者

99.《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公开周报《明星报》》,载《新闻界》,2013年第5期,2000字,第1作者

100.《中国共产党的美国记者朋友斯特朗》,载《新闻界》,2013年第7期,2000字,第1作者

101. « Русскоязычные газеты в Китае»,«Россия и Германия»,(№ 1(5)/2013).

102.《《火星报》代办员鲍曼》,载《新闻界》,2013年第9期(5月),2000字,第1作者

103.《苏联的历史文献类杂志《红色档案》》,载《新闻界》,2013年第11期(6月),2000字

104.《法国《改革报》》,载《新闻前哨》,2013年第6期,2000字,第1作者

105.《国际工人协会机关报《共和国》》,载《新闻界》,2013年第13期(7月),2000字,第1作者。

106.《民主评论》,载《新闻前哨》,2013年第8期,2000字,第1作者。

107.《布尔什维克的公开日报《浪潮报》》,载《新闻界》,2013年第17期(9月),2000字,第1作者。

108.《政治新闻架构中的画框隐喻——基于《纽约时报》对乌克兰“橙色革命”报道的框架分析》,载《俄罗斯研究》,2013年第5期,1.3万,第1作者。(CSSCI,CN31-1843/D,ISSN1009-721X)

109.《流行少女杂志对“性”的呈现与构建——基于对《女友校园》、《时尚娇点》的文本分析》,载《信息化社会与公共传播》(第八届“21世纪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作者。(ISBN 978-7-5647-1964-7)

110.《媒介的意识形态批判抑或受众研究:霍尔模式的现象学分析》,载《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11期,第1作者

111.《The role of the media in the process of “color revolutions” in the CIS》,《Роль СМИ в процессе «цветных революций» в СНГ》,《Transcultural Studies: A Series i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Vol.9,nos.1-2(2013), 113-127.

112.《十月革命后俄国犹太人考夫曼在华的新闻出版活动》,载《新闻学论集》第30辑,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年1月。

113.《《真理报》编辑部1913年的改组》,载《新闻界》,2014年第1期(1月),第1作者。

114.《斯大林早期主办的报纸》,载《新闻前哨》2014年第2期。

115.《工人辩护士报》,载《新闻前哨》2014年第3期。

116.《俄共(布)党内的《争论专页》》,载《新闻界》2014年第5期。

117.《布尔什维克的社会政治与文学月刊《启蒙》》,载《新闻界》2014年第7期(4月)。

118.《布尔什维克报纸的通讯员沃伊诺夫》,载《新闻界》2014年第9期(5月)。

119.《启蒙思想家严复》,载《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第1集,长城出版社,2014年5月,3万字。

120.《“大公”报人英敛之》,载《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第1集,长城出版社,2014年5月,2.2万字。

121.《新闻学者、爱国报人戈公振》,载《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第3集,长城出版社,2014年5月,2.7万字。

122.《报业巨子陈铭德》,载《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第5集,长城出版社,2014年5月,2.4万字。

123.《抗战名记孟秋江》,载《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第7集,长城出版社,2014年5月,2.5万字。

124.《“能干的女将”浦熙修》,载《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第7集,长城出版社,2014年5月,2.9万字。

125.《1917年3月《真理报》所持立场问题》,载《新闻界》2014年第11期(6月)。

126.《布尔什维克报刊活动家维诺格拉多娃》,载《新闻前哨》2014年第7期。

127.《布尔什维克的报刊活动家古谢夫》,载《新闻界》2014年第13期(7月)。

128.《俄国民粹主义共产党机关报《劳动公社旗帜报》》,载《新闻界》2014年第15期(8月)。

129.《布尔什维克党的报刊活动家邦契—布鲁耶维奇》,载《新闻界》2014年第21期(11月)。

130.《苏联报刊活动家克鲁敏》,载《新闻前哨》2014年第11期。

131.《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阈下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再审视:资本、大众媒介与国家》,载《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期,第1作者

132.《北京城市形象国际传播中受众的媒体选择与使用行为研究——基于英语受众的调查分析》,载《对外传播》,2015年第1期,第1作者

133.《国际受众认知北京城市形象的媒介渠道及内容选择倾向研究——基于英语受众的调查分析》,载《新闻学论集》第32辑,经济日报出版社,2015年1月,第1作者,15000字

13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形象传播策略》,载《新闻学论集》第32辑,经济日报出版社,2015年1月,第2作者,13000字

135.《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载《新闻前哨》2015年第2期。

136.《报刊活动家戈尔登贝格》,载《新闻前哨》2015年第5期。

137.《国际受众对北京城市形象的认知与评价研究——基于英语受众的调查分析》,载《对外传播》,2015年第5期,第1作者

138.《俄国革命共产党机关报《劳动意志报》》,载《新闻界》2015年第1期(1月)

139.《孟什维克的第一家公开日报《开端报》》,载《新闻界》2015年第3期(2月)

140.《俄共(布)十一大关于报刊和宣传的决议》,载《新闻界》,2015年第9期(5月)。

141.《列宁在俄共(布)十大闭幕词中的观点》,载《新闻界》,2015年第11期(6月)。

142.《北京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受众认知与评价研究——基于英语受众的调查分析》,载《国际传播与国家发展——第十届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作者,13000字

143.《列宁评价苏沃林的文章《飞黄腾达之路》》,载《新闻界》,2015年第15期(8月)

144.《苏俄报纸免费发行和恢复订阅制的问题》,载《新闻前哨》,2015年第9期

145.《列宁给〈经济生活报〉编辑部的信》,载《新闻界》,2015年第17期(9月)

146.《列宁致伊.巴布什金的信》,载《新闻界》,2015年第19期(10月)

147.《关于《真理报》能否刊登广告的争议》,载《新闻前哨》,2015年第11期

148.《苏俄的报刊革命法庭》,载《新闻界》,2015年第23期(12月)

149.《日本主流媒体对北京人文形象的传播——基于《读卖新闻》报道倾向和主题分布的分析》,载《对外传播》,2016年04期,第1作者

150.《俄共(布)八大关于党和苏维埃报刊的决议》,载《新闻界》,2016年第9期(5月)

151.《张闻天:《关于我们的报纸》》,载《新闻界》,2016年第13期(7月)

152.《列宁与奥登博格尔事件的宣传》,载《新闻前哨》,2016年第8期

153.《消息报》替帕尔乌斯“作广告”事件,载《新闻界》,2016年第17期(9月)

154.《全球治理视域下“一带一路”的媒体合作:理论、框架与路径》,载《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9期

155.《苏联工农通讯员运动》,载《新闻前哨》,2016年第10期

156.«Современное журналистск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 в КНР: проблемы и реформы»,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е поле современной России: практики и эффекты», Сборник статей XIII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научно-практической конференции (20-22 октября 2016 г.) / под. ред. Р.П. Баканова. – Казань: Изд-во Казан. ун-та, 2016. – 440 с.

157.《斯大林对《无产阶级革命》杂志的批评》,载《新闻界》,2016年第21期(11月)

158.《当前中国新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改革途径》,载《新闻春秋》,2016年第4期(12月)


会议论文:

1.《РУССКИЙ ЭМИГРАНТСКИЙ ГАЗЕТЧИК ЛЕМБИЧ В КИТАЕ》,《在华俄侨报人连比奇》,第三届“21世纪的中俄大众传媒”国际研讨会,2007年5月,莫斯科

2.《“颜色革命”背景下俄罗斯国家形象塑造的媒体策略分析》,第四届“21世纪的中俄大众传媒”国际研讨会,2008年10月,北京

3.《20世纪30年代上海俄文报业的繁荣及原因分析》,新闻传播专题史学术研讨会,2009年6月,南京

4.《中国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以京剧《鞠躬尽瘁诸葛孔明》在日演出为例》,第六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8月7-8日,新加坡

5.《五四时期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苏联在华的新闻活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9年9月6日

6.《关于1921年北岩来沪是否与史量才会晤的史实辨析》,全国纪念中国报业泰斗史量才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9年12月8-9日,杭州

7.《政治新闻架构中的画框隐喻——基于《纽约时报》对乌克兰“橙色革命”报道的框架分析》,第六届“21世纪的中俄大众传媒”国际研讨会,2010年6月12日,北京

8.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общественного доверия» с помощью языка партийной прессы——На основании анализа содержания архивов общественных и аналитическ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Женьминь Жибао (2002-2009 гг.),“远东传媒大会”国际研讨会,俄罗斯全国记者协会, 2010年10月18日—23日,哈巴罗夫斯克

9.《恩施自治州农民电视媒介使用行为研究》,传播·发展·探索——“发展方式转型与传播生态”研讨会,2011年1月8日,重庆

10.《К ВОПРОСУ О КУЛЬТУРНОЙ ИНТЕРФЕРЕНЦИИ В МЕЖКУЛЬТУРНОЙ КОММУНИКАЦИИ》,《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干扰的作用机制与消除干扰的路径分析》,第七届“21世纪的中俄大众传媒”国际研讨会,2011年4月16-17日,莫斯科大学新闻系

11.《中国新闻史教学改革初探》,全国新闻学研究会2011年中国新闻学学术年会,2011年6月25-26日,6000字,北京。

12.《大众传媒与农村金融素养》,2011两岸农村与农业金融研讨会,2011年7月25-26日,台湾台北

13.《远东俄侨报界的北岩:连比奇的新闻活动与办报主张》,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年会(2011)暨“新闻史论青年论坛”首届学术研讨会,2011年8月18日,北京

14.《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解析美国观众对《色·戒》的误读》,第七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年8月27-28日,河北保定。

15.《十月革命后逃亡中国的白俄记者》,中国“外国新闻史研究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成立大会暨“外国记者·媒体与近现代中国”国际论坛,2011年11月5日,山东威海。

16.《流行少女杂志对“性”的呈现与构建:文化脚本的视角——基于〈女友校园〉、〈时尚娇点〉的内容分析》,第八届“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5月26日,北京。

17.《Study on the Conceptual Shift of Russian Journalism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drop of Social Transition》,“澳大利亚、新西兰斯拉夫研究学会”年会,2013年2月4-5日,悉尼。

THE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LAVISTS’ ASSOCIATION 2013 CONFERENCE

18.«Роль СМИ в процессе «цветных революций» в СНГ», The 11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Australasian Association for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AACaPCS),2013年2月7-8日,霍巴特。“澳大利亚共产主义与后共产主义研究学会”双年会

19.《土库曼斯坦的新闻体制与媒介发展》,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史研究委员会2013年年会,2013年9月21日,上海。

20.《中俄美角力下“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亚舆论空间的传播问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传播战略研讨会,2014年6月8—9日,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1.《北京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受众认知与评价研究——基于英语受众的调查分析》,第十届“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9月18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22.《社会转型背景下俄罗斯动画产业的嬗变》,2014数字动漫艺术与文化传播国际论坛,2014年10月18日,北京。

23.《深度协同: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中亚传播》,2015年第二届中亚传播国际论坛,2015年5月30-31日,乌鲁木齐: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4.《中俄媒体交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媒体合作:基于全球治理的思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16:中俄新闻教育与传媒发展,2016年7月9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5.《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报业的矛盾:对列宁评价苏沃林的文章《飞黄腾达之路》的解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论坛(2016)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当代中国新闻业论坛,2016年10月22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


(四)科研项目

主持的项目:

1.《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干扰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1999.4-2003.12

2.《二十世纪上半叶在华俄文媒体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03.12-2005.12,

3.《俄苏在华新闻传播活动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5.4-2007.10,

4.《中亚转型国家新闻体制与媒介发展研究》,亚洲研究中心项目,2005.5-20011.12,

5.《大众传媒对独联体国家“街头政治”、“颜色革命”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6.6-2012.6,

6.《我国农村地区大众媒介使用行为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985工程”“自由探索项目”第二批项目,2008.4-2011.4,

7.《京郊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09.9---2012.3,

8.《京郊农民对互联网的“使用与满足”及互联网对农村发展的影响研究》,网易基金,2009.11

9.《中国新闻史教学改革方略探索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09.9---2011.3

10. Research on the Japanese-run Chinese Newspapers in China,日本在华中文报纸研究(1890-1940),日本住友财团,2010.3---2011.3

11.《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俄罗斯新闻教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国际发文计划项目,2010---2015.6

12.《独联体国家传媒体制转型与政治变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明德学者计划项目,2010.9—2013.10,

13.《独联体国家政治传播研究(1991-2011)》,入选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1.12—2015.3

14.《中亚转型国家的新闻体制与媒介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出版资助项目,2012年,

15.《北京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年7月—2015年7月。

16.《苏联新闻体制变迁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4年7月。

17.《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对外传播战略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5年1月

18.《跨文化传播视阈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之子课题,2015年10月立项

19.《媒体国际协作与全球治理中共同话语空间构建:“中俄媒体交流年”战略、实施与绩效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2016年1月

20.《中俄媒体交流、战略传播与全球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6年11月

21.《日本对华战略视角下的在华日系中文报刊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科研项目,2016年11月


学术及社会兼职

2005年迄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2007-2009年,担任国家图书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1.11迄今,担任外国新闻史研究委员会副会长
2014.11迄今,受聘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2015.11迄今,受聘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兼职教授
2015.12迄今,担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传播问题咨询专家
2016.01迄今,受聘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6.07迄今,担任“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召集人


荣誉及奖励

1. 第9届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优秀奖,2006年12月,《在华俄文报刊研究》

2. 2009年获选“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3. 2009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论文题目《我国农村居民大众媒介使用行为研究——基于湖北省恩施市沙地乡沙地乡的实证分析》。

4. 2010年获选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资助项目。

5. 2009-2010年度校级优秀班主任。

6. 2010年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十佳”优秀班主任。

7.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8. 2010年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论文题目是《政治新闻架构中的画框隐喻——基于《纽约时报》对乌克兰“橙色革命”报道的框架分析》。

9. 2011年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论文题目是《中国流行少女杂志对“性”的呈现与构建——基于性别角色和文化差异的内容分析》。

10. 北京市精品教材,《新编大学本科俄语》

11. 国家民委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著作类)二等奖,《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参编者。

12.2011年10月11-14日,参加北京市优秀党支部书记培训

13.2011年,获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中国新闻传播史》合著)

14.2011年12月入选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15.2011年,破格晋升为博士生导师

16.2013年,新闻学院优秀教师

17.2013年,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论文题目是《场域理论下的媒体介入与弱势群体的媒介地位——以央视老何讨薪报道为例》。

18.2016年,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论文题目是《美国主流舆论中的华人话语权——以《纽约时报》美国“梁彼得案”报道的框架分析为例》。

19. 2017年,入选首批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

20. 2017年,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

21. 2017年,获评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上一篇:赵永华
下一篇:周泽民

周晓华(教授)

职称:教授

工作经历

周晓华博士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系教授,同时是该校医学院精神病和行为科学系兼职教授。

周博士也是美国联邦政府退伍军人事务部西雅图医疗中心医学统计研究室主任及研究员, 美国联邦政府退伍军人事务部统计学家学会会长。

2004年他当选为美国统计学会(ASA) Fellow,曾任美国统计学会流行病统计分会主席。

现任美国统计学会卫生政策统计分会主席。

1999年当选为国际统计研究院(ISI) Elected Member。


代表性学术成果

周晓华博士已在国际审查期刊上出版了165篇SCI文章。2002年他与另外两名学者合作完成了诊断医学方面第一本综合性统计著作“Statistical Methods in Diagnostic Medicine”,并由著名的John Wiley@ Sons出版社出版。该书已经翻译成中文,译名为“诊断医学统计学”,于200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年他出版了该著作的第二版“Statistical Methods in Diagnostic Medicine 2nd Edition”,并由著名的John Wiley @ Sons出版社出版。

社会兼职及荣誉

2007年 周晓华博士被美国联邦政府退伍军人事务部授予研究生涯科学家奖 (Career Scientist Award)的荣誉称号.

2007年周晓华博士獲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B类研究基金。

他还是美国联邦政府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医疗器械和放射健康顾问委员会成员. 他曾是期刊Statistical Sinica, Biometrics 副编辑,

目前是 Statistics in Medicine副编辑。

上一篇:周晓华
下一篇:周舟

周泽民(教授)

性别:男

职称:教授

教育背景

2002年7月 - 2004年5月, 北京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李忠教授,伍胜健教授

1999年9月 - 2002年6月,复旦大学,数学,博士,导师:陈纪修教授

1988年9月 - 1991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硕士,导师:戴崇基教授

1979年9月 - 1982年6月,江苏大学,数学,其他


工作经历

2004年6月 - 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数学系,教授

2002年7月 - 2004年5月 北京大学,博士后

1991年6月 - 1999年8月 常州工学院,理学院,讲师

1996年 - 1998年 任基础课部(由数学教研室,体育教研室,物理教研室组成)主管教学的副主任


讲授课程

数学分析、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微积分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论文

1、周泽民 ,Teichmuller 子空间 T0 不是星形的,数学年刊 A 辑 2008.

2、Zhou Zemin, On Extremal Quasi-conformal mappings of landslid type,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th. 32(3), 279-284(2012).

3、 Zemin Zhou, Sihui Zhang,Jixiu Chen,On weakly non-decreasabl equasiconformal mapping,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386(2):842—847(2012).

4、 Zhou Zemin, Liu Lixin, On triangles in the universal Teichmüller space. Kodai Math. J. 36, No. 3, 428-439 (2013).

5、Zhou Zemin, On locally quasiconformal mappings. Acta Math. Sin., Engl. Ser. 29, No. 8, 1543-1554 (2013).

6、Zemin Zhou, Jixiu Chen,On geodesics in Asymptotic Universal Teichmuller Space, Proceedings of the Edinburgh Mathematical Society. (2016) 59, 1065–1074

7、Li Zhong, Zhou Zemin, On substantial boundary point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16, 441(1):426-445.


(二)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11371045,Teichmuller 度量几何及其 相关问题、2014/01- 2017/12、62万、在研、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10971030,黎曼流形的谱及其相关问题 研究、2010/01-2012/12、25万、已结题、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10771153,Teichmuller空间复解析理论 的若干问题、2008/01-2010/12、22万、已结题、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11571362,拟共形映射与Teichmuller 空间的若干问题,2016/01-2019/12, 58.4万,自己主持。

上一篇:周泽民
下一篇:朱波

周舟(助理教授)

职称:助理教授

邮箱:jojoidy@gmail.com

教育背景

2006年09 月- 2011年12月,南开大学 国际关系专业法学博士;

2004年9月-2006年6月,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专业法学硕士;

2000年9月-2004年6月,广州大学 建筑工程专业工科学士。

工作经历

2012年1月- 2014年7 月,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单位 经济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


研究领域

谈判理论、印度外交


讲授课程

中国外交、外交学概论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论文
2007年,《美国中东政策的演变》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010年,《国际谈判中的议题联系》 东南亚研究 2010年第1期。
2011年,《国际谈判中的议题联系因素——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为例的研究》 《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 。
2011年 ,《中美关系中的议题联系与议题脱钩》 外交评论 2011年第2期

(二)科研项目
2013年 ,“印度的政治发展与外交政策” 江苏省重点社科研究项目。

上一篇:周舟
下一篇:朱广赢

朱波(讲师)

性别:女

职称:讲师

邮箱:zhubo19901216@163.com

教育背景

2013.09-2016.06 中国传媒大学 法语 硕士研究生

2008.09-2012.06 武汉理工大学 法语 学士学位

2010.03-2012.06 华中科技大学 翻译(双学位)


工作经历

2018.09-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中法学院法语教师

2017.08-2018.0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合作项目法语老师

北京科技大学法国国际合作项目法语老师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法语项目法语老师

北京新东方学校法语部老师

2016.09-2017.07 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汉语教师

研究领域

法语文学


讲授课程

法语


代表性学术成果

2015、2014年分别《法语学习》上发表中法双语文章《香传万代》《又见竹林》。

上一篇:朱波
下一篇:朱来义

朱广赢(高级讲师)

职称:高级讲师

邮箱:camille2000@126.com

教育背景

2010年9月-2012年6月 南京大学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8年9月-2009年6月 法国阿尔多瓦大学 交流学习

2006年9月-2010年6月 南京大学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年9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法语教师

2012年9月-2014年8月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法语教师


研究领域

法国文学、儿童文学


讲授课程

法语精读、法语视听说、法汉互译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译著

2019年 《灵魂之伤》(弗朗索瓦丝·萨冈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 《理解与治疗强迫症》(安妮-埃莱娜·克莱尔、樊尚·特里布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7年 《海盗》(阿瑟·柯南·道尔著) 新星出版社

2017年 《小人国里消防员》(弗雷德·贝尔纳著) 新星出版社

2016年 《猜疑》(乔治·西默农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二)教材

2019年 《零基础法语入门书》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三)论文

2020年 《<新童话>“孩子的巴尔扎克”和她的神奇冒险》 《新京报书评周刊》2020年11月28日

2019年 《“为了女士们的幸福”——十九世纪法国的百货商场和大众消费》 《书城》2019年11月号


七、荣誉及奖励

2017年 中国人民大学 本科生读史读经典项目“十佳研读导师”

上一篇:朱广赢
下一篇:祝安利

朱来义

邮箱:zhulaiyi@ruc.edu.cn

教育背景

1988年9月-1991年7月北京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理学博士

1985年9月-1988年7月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理学硕士

1981年9月-1985年7月阜阳师范学院数学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1997年7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

1993年7月-1997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

1991年7月-1993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讲师

研究领域

函数逼近轮


讲授课程

本科:《数学分析》、《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泛函分析》、《微积分》 硕士:《实分析》、《复分析》、《函数逼近论》、《有界解析函数论》 博士:《解析函数边界值理论》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教材

2009年 《微积分》(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年 《微积分中的典型例题分析与习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论文

1.On the degree of convergence of lemniscates in finite connected domains,Journal of Approximation Theory,131(2004),185-195.

2. Convergence of Lagrange interpolation polynomials for piecewise smooth functions,Acta Math.Hungar.,93(1-2)(2001),71-76.

3.Quasidisks and the Zygmund properties, Proceedings of American Math. Society,124:6(1996),1801-1806.

4. 一致区域和Zygmund 定理,《科学通报》第13期(1992),1153-1156.

(三)科研项目

2002年-2004年 构造性分析的一些前沿课题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荣誉及奖励

2006年 荣获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

1994年 论文“一致区域和Zygmund 定理”荣获第四届北京市优秀青年论文三等奖;

2006年 论文“On the degree of convergence of lemniscates in finite connected domains”,(《Journal of Approximation Theory》, 131(2004), 185-195)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论文奖一等奖。

上一篇:朱来义
下一篇:庄忠正

祝安利(讲师)

职称:讲师

邮箱:annie8825298@163.com

教育背景

2011年9月-2013年7月 北京外国语大学 MTI法语笔译专业 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3年8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法语教师

研究领域

法国语言及文化


讲授课程

基础法语(大一课程)、法汉互译(大四课程)

上一篇:祝安利
下一篇:Aï Ito

庄忠正(讲师)

职称:讲师

邮箱:zzz1204@ruc.edu.cn

教育背景
2011年9月—2014年7月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博士学位
2009年9月—2011年7月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硕士学位
2005年9月—2009年7月 吉林大学 哲学专业 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年8 月—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讲师

研究领域
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本论》哲学思想

讲授课程
本科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硕士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论文
2016年
《“政治经济学批判”关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7月28日。
《“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状况的批判》,《求实》,2016年第7期。
《马克思论黑格尔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6年第1期。
《论黑格尔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与超越》,《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2015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1月26日。
《论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哲学的理论渊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涵义与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5年第4期。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进路》,《理论探索》,2015年第1期。
2014年
《自由与功利主义——论约翰•穆勒的“自由原则》,《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2期,译文。
《从爱尔维修的尝试到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晋阳学刊》,2014年第2期。
2013年
《正义战争理论》,《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第6期,译文。
《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社会科学家》,2013年第6期。
《唯物主义、存在主义抑或历史唯物主义——试论为马克思主义奠基的哲学基础》,《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6期。
《马克思幸福观的三重意蕴》,《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2012年
《历史唯物主义岂能是救赎历史——评洛维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神学式解读》,《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尼采: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海德格尔论尼采与形而上学》,《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本体论:哲学对崇高的承诺与寻求——新时期哲学使命的理论自觉》,《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二)科研项目
1、主持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本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2、主持2014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青年项目“《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主持2017年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支持课题“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
4、主持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政治经济学批判’谱系中的黑格尔与马克思”。
5、参与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恩格斯辩证法理论再研究”。
6、参与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本论》哲学思想的当代阐释”。

荣誉及奖励
1、中国人民大学“十佳班主任”提名奖
2、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
3、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术论文征文比赛一等奖

footer